05.04 漢唐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存在時間漢卻排第三,唐已跌出前五

在我國曆史上,漢朝和唐朝被公認為最為強盛的朝代,從“漢族”、“唐人”這些稱謂上也可以看出漢唐兩朝影響力之巨大,因此也獲得了“強漢盛唐”的讚譽。

先說說漢朝。漢朝的文景之治、武昭宣中興、光武中興,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第一個盛世的重要標誌。漢朝出了多位明君: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光武帝,單此一項就令其他朝代只能望其項背。在治國方略上,漢朝一手不放弩劍,一手休養生息,有所為,有所不為,取得了空前的輝煌,歷朝歷代都以強漢為標準,但沒有一個朝代能再取得如此的輝煌。2017年熱映的影片《戰狼2》中令人動容、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經典臺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就是源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中“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是當時陳湯向漢元帝彙報擊退北匈奴郅支單于的功績時所言。由此可見,當時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已經爆棚。

漢唐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存在時間漢卻排第三,唐已跌出前五

強大的漢朝

接下來說說唐朝。唐朝是僅次於漢朝的一個朝代,曾開創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唐朝“詩聖”杜甫在詩歌《憶昔》中描繪了開元盛世的景象: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從詩歌中不難看出開元時期百姓生活的富足和各行各業的興盛景象。在軍事上,唐朝統治西域超過120年;唐朝太宗高宗時期統治漠南50年,統治漠北數十年,是漢人王朝裡唯一一個真正在漠北建立了統治的朝代。個人認為,軍事實力方面,唐朝不弱於漢朝。

漢唐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存在時間漢卻排第三,唐已跌出前五

繁榮的唐朝

漢唐如此強大,理應存在時間最長了吧?大錯特錯,在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存在時間排名上,漢朝僅僅排第三,距第四名夏朝也僅幾年時間間;唐朝排第六名,已跌出前五名;第一名是周朝。請看各朝代存在時間排名:

1.周朝791年(包括西周276年和東周515年)

2.商朝600年

3.漢朝405年(包括西漢210年和東漢195年)

4.夏朝400年

5.宋朝321年(包括北宋168年和南宋153年)

6.唐朝289年

7.明朝277年

8.清朝268年

9.南北朝169年

10.東晉104年

最後我們來聊聊排名第一的周朝。周朝分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存在時間約為791年。

漢唐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存在時間漢卻排第三,唐已跌出前五

八百年的周朝

中國古代二十五個朝代中,為什麼周朝的壽命如此之長?有什麼內在原因嗎?

自古以來對周朝長壽原因的分析已經有很多,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比較權威的說法主要有兩個:其一,周王朝採取分封制、井田制與諸侯國之間進行經濟利益分割,有利於王權的鞏固。其二,周公制定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從天子到庶人都嚴格遵守,教化國民對周王朝統治的服從。

作者對此並不完全認同。理由市,史書已經對周朝長壽的原因已經進行過權威的總結了。請看下面這則歷史故事“婁敬勸帝遷都”。司馬遷的《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和班固《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中對此都有記載(婁敬後因劉邦賜姓改名劉敬)。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在群臣“大王德施四海,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實宜,願大王以幸天下”的勸進中,於定陶建國稱帝,定國號為“漢”。5月,劉邦等人前呼後擁的來到洛陽,置酒南宮,並且有長期住下去(定都)的打算。這時候在文武群臣中間就開始了“在哪定都”的激烈爭論:一種說法定都洛陽,一種說法定都長安。其中大臣婁敬的勸誡對劉邦定都關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邦原本想建都洛陽,婁敬建議定都關中。婁敬首先談了周朝定都洛陽的原因:從周朝的先祖后稷,講到武王伐紂、成王嗣位、周公輔佐、定都洛陽,直到最後滅亡,闡明瞭“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的道理:意思是洛陽居於全國中心,和平年代便於四方來朝,戰亂時期也利於四方進攻。

接著,婁敬對高祖說,周室起家靠德,“積德累善十有餘世”;而高祖起家靠的卻是戰,“大戰七十,小戰四十”,連年征戰,生靈塗炭,滿目瘡痍,哭泣之聲不絕於耳。在這種情況下定都洛陽,如同將自己置身於怨恨之中,無異於自取滅亡;不如定都關中(長安),關中之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物產豐饒、天府之國,即便山東(崤山以東)有亂,關中還可以保全,所以定都關中乃不二之選。

道理都講明白了,但是劉邦還是有點割捨不下洛陽,百般糾結之下,就去問最信任的張良,張良的回答是:“婁敬說的沒錯。”(意思就是完全同意婁敬的意見)。於是劉邦決意定都長安。

漢唐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存在時間漢卻排第三,唐已跌出前五

漢朝都城關中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長治久安,靠的不僅僅是國家強盛,更重要的是以德治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