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當寶寶遭遇溼疹,發病原因何在?如何應對?每一位家長都要看看!

當寶寶遭遇溼疹,發病原因何在?如何應對?每一位家長都要看看!

溼疹是嬰幼兒常見皮膚病,也稱特應性皮炎,特點是瘙癢、皮疹形狀多樣化,呈慢性病程,易反覆發作,這裡我們分析下溼疹的發病原因:

一.引起新生兒或嬰兒溼疹的原因有哪些?

1.內因,通常與遺傳因素有關,比如家族成員有溼疹或過敏性體質病史。為社麼有些寶寶沒有溼疹,而有些寶寶容易發生溼疹,這就是遺傳體質因素導致,容易發生溼疹的寶寶

2.外因,食物、衣物、花粉、塵蟎等等外界因素刺激皮膚導致過敏。由於外因太多,如果需要明確過敏原需要家長用心觀察甚至拿出筆記本記下寶寶吃的東西以及吃了之後的反應,是否有溼疹發生或加重,從而初步判斷過敏原。很多寶媽選擇母乳餵養,這是強烈推薦的,因為如購買配方奶粉,過敏發生溼疹的可能性更大。母乳餵養時寶寶溼疹,需要記錄寶媽的食物清單,如果發現某種食物導致過敏溼疹重症較重,一定要避免再吃。

當寶寶遭遇溼疹,發病原因何在?如何應對?每一位家長都要看看!

二.多管齊下應對新生兒和嬰兒溼疹

很多寶寶剛出生後有溼疹,後期到了半歲時症狀會減輕,有些1歲後不治療自己也慢慢好了,但這不等於家長朋友們可以對溼疹無所作為,任期自然發展,相反,家長朋友應做到藥物治療和皮膚護理雙管齊下:

外用激素藥膏,可以有效控制溼疹嚴重時的紅腫、瘙癢症狀。如果溼疹伴隨感染了,需要塗抹激素藥膏半小時後塗抹抗生素藥膏如金黴素藥膏。我寫下激素藥膏的同時,倍感壓力,我知道很多家長朋友排斥激素,很多家長有不同程度的“激素恐懼症”,擔心小孩子用激素不安全,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或者引起發胖等副作用,因此拒絕使用激素藥膏。

其實外用激素軟膏含激素量非常少,且只是作用於局部皮膚表面,通過緻密的角質層才能部分進入體內,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會因與衣物的擦碰等因素損失一部分,實際上進入人體內的量更少。只要選用合適的中、弱效的激素藥膏,一般是不會引起全身嚴重副作用的。如果寶寶溼疹症狀較重,可能需要服用口服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類抗過敏藥止癢。當然,寶寶的藥物治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當寶寶遭遇溼疹,發病原因何在?如何應對?每一位家長都要看看!

2.皮膚護理:多管齊下

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通過細心呵護,可以修復寶寶的受損皮膚屏障,有利於溼疹消失。

1) 寶寶的衣物應選擇材質柔軟、純棉的,穿起來適當寬鬆為宜。

2) 注意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溼度,為避免接觸過敏源,建議不養寵物、少養花草等。

當寶寶遭遇溼疹,發病原因何在?如何應對?每一位家長都要看看!

3) 做好寶寶的皮膚保溼護理:每日 1~2 次溫水沐浴;使用低敏無刺激的潔膚用品,pH 值最好偏弱酸性,接近皮膚正常值;寶寶洗澡後擦乾皮膚即刻外用保溼劑、潤膚劑,有助於恢復皮膚屏障功能。

我是方健,中山大學藥理學碩士,三甲醫院副主任臨床藥師。

歡迎關注藥師方健,分享藥物與健康的乾貨知識。

如果我的內容對您有幫助,敬請轉發,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