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深度解析貴州茅臺的投資價值之二:茅臺的利潤為什麼如此之高!

上回探究了茅臺盈利增長和茅臺酒提價、銷量提升的具體關係,這回咱們從頭好好捋一捋茅臺的關鍵分析路線:以茅臺的“酒”為核心,集齊歷年的“產”、“存”、“銷”為一根線,分析這根線如何一步步成長,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茅臺的樣子。

先來回顧一下歷史吧:

深度解析貴州茅臺的投資價值之二:茅臺的利潤為什麼如此之高!

先容囉唆一句,小黃認為投資股票就是入股企業,股東入資,從投入固定資產開始,到產出存貨(基酒),再到包裝銷售···最後又實現股東權益墊厚,這是所有實體公司盈利的根本邏輯(也就是股票長期盈利的必然之道),茅臺也是如此。如上圖,茅臺近20年以來,圍繞茅臺酒為核心的 “產能——產量——存量(貨)——銷量” 的發展歷程已經一覽無遺,各位看官可自行總結和判斷。小黃在此只說幾點:

1.請抓住第一個邏輯:產銷關係。如今對於茅臺來說幾乎不存在銷售端的問題,只存在供給側的產量受限問題,所以看茅臺酒歷年的基酒產量(剔除系列酒的產量),觀察其增速和變化,再結合歷年茅臺酒(剔除系列酒)銷量、存貨(量)的變化,不難判斷出茅臺在過去是產大於銷、還是產小於銷。(當然根據季老的信息、還有老唐的提法,5年後茅臺酒銷量大致等於5年前的當年基酒產量的75%)搞清楚這個問題,心中大概就能有個數:茅臺在接下來,能在已有的基酒之上,額外(比預期)釋放出多大銷量。

2.看一個細節問題:茅臺每年的“庫存商品”和下一年的銷售成本之間的關係。從2001~2017年,這一佔比(庫存與下一年的成本之比)基本維持在3成左右,足以說明了茅臺酒並沒有包裝完成就馬上發給經銷商,茅臺銷售公司確實也會累積大額的存貨(但又不會過多,而是恰到好處),這個銷售過程在數據上就是如此反映一二的。收了經銷商的貨款,延後發貨,這也足以說明茅臺酒的銷售很高明。

3.下面來重點看看線中的“銷量”的細節。

深度解析貴州茅臺的投資價值之二:茅臺的利潤為什麼如此之高!

如圖所示,高端茅臺酒的銷量營收基本主導了整個茅臺集團的營收。這也是小黃為何重點剖析除系列酒之外的高端茅臺酒的原因。回顧上一條線:重點扣住“茅臺酒”的產、存、銷即可。

數據不給大家唸了各位看官又是自行觀察和判斷吧!

除此之外,小黃還在思考這個問題:

深度解析貴州茅臺的投資價值之二:茅臺的利潤為什麼如此之高!

通過“噸”的數量計算,跟以“瓶”的計算,結果有差異,還好不大。

現在再看看整條線的“上游”部分,即“產能”。

一直很好奇,白酒行業的固定資產應該是越來越值錢,(第一次是從前在李劍那裡聽到這個觀點的,如酒窖的微生物數量會隨著年份而更有價值)茅臺固定資產的折舊、以及每年資本性支出如下:

深度解析貴州茅臺的投資價值之二:茅臺的利潤為什麼如此之高!

對於茅臺來說,沒有多少的研發費用、廣告費用,每年的資本性支出幾乎都集中在新產能的投入,連舊設備維護費用都很少,固定資產折舊也比較慢。某些製造業重資產的公司,一年的固定資產能折舊和減值共達15%~25%,下回有空拿實例PK給大家好好看一看,到底是它們(重資產公司)賺錢的速度快,還是不斷投入的資產折舊快、資本性支出快。看懂了這一點之後,你就會非常慎重對待重資產的製造型企業了:凡是隻講效益,閉口不談資本支出就是瞎鬧。

如上,大家都能看到,茅臺過去17年間的資本性支出總額為280.7億左右,這些支出大多數進入了當年的在建工程,而十多年間的固定資產投入佔據了200億以上。這些支出實實在在地成為了茅臺的產能,且折舊還非常慢(實際上如李劍所言,還會升值),而且還源源不斷地供應了成千上萬的、價值斐然茅臺酒產品!小黃認為,對於茅臺公司本身而言,這些資本支出就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

2010年,茅臺以53億的固定資產,造就了3.2萬噸的基酒、當年117億的營收,50億的歸母淨利潤。2011年,以68億的固定資產,近4萬噸基酒,當年184億營收,88億的歸母淨利潤。

······

哪怕在2016年,茅臺也以190億的固定資產(原值,以上都是原值),締造了389億的營收,167億的歸母淨利潤。

下回有機會好好跟大家展示一下,一些重資產行業的公司,它們的固定資產轉一圈能創造多少價值,大家就會有目共睹了。

茅臺本身的資產很“值錢”,由此可見一斑。所以茅臺的資本性支出,今天的支出就是明天的收益,會計師把這些開支定義為“資本性支出”是有道理的!

茅臺每做一項新投資,其本身的收益率都是遠超一般行業和公司。

回顧全文,小黃的解釋已覆蓋整條主線,已基本把茅臺這十多年的歷程呈現如上。小黃其餘沒說到的點,其實都已經融入在表格的數字裡了,各位看官自行挖掘吧!

明天我們來討論茅臺的估值問題,現在還能不能買茅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