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焦圈豆汁炸醬麵,和北京人聊北京美食和米其林“必比登”榜單

11月18日,米其林提前公佈首本《米其林指南北京》必比登推介餐館名單,共有 15 家餐館上榜。在新聞稿中,米其林說道,“該獎項旨在表彰那些以人均 200 元人民幣以內,提供高品質菜餚的餐館。” 榜單一共收錄了 10 種風味的美食,其中風格鮮明的京味美食,如豆汁兒、爆肚兒、涮羊肉和烤鴨等,佔據重要比例。

焦圈豆汁炸酱面,和北京人聊北京美食和米其林“必比登”榜单

此次上榜的北新橋滷煮。本文圖片 IC

完整榜單如下:

爆肚金生隆

寶源

北新橋滷煮

功德林

靜一

Keaami

柴氏風味齋 (海淀)

柳泉居

方磚廠 69 號炸醬麵

榮小館 (百子灣南二路)

紅館

天廚妙香素食 (朝陽)

璽源居 (前門大街)

尹三豆汁

玉華臺 (西城)

社交媒體上,網友們對這份榜單眾說紛紜,躍躍欲試者有之,大聲吐槽者亦有之。澎湃新聞就此採訪了兩位在北京土生土長,對北京美食有自己看法的北京媒體人,請他們談談如何看待這份榜單,以及到底什麼是“北京菜”。

董克平美食評論家、美食專欄作者、《中國味道》總顧問

張琳旅遊媒體從業者,喜歡用時代變遷的視角,看北京文化的歷史與當下

澎湃新聞:在這份榜單裡,老北京餐廳或是小吃店佔了快一半,北京特色的滷煮、豆汁、爆肚等都出現了。社交媒體上好像也有很多吐槽,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你覺得米其林的選擇有多權威?

張琳:總體來說,這次的榜單有些迷。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必比登。必比登推薦的是廉價但美味的平民美食,這次上榜的美食中,有一些屬於價位在人均百元以上,其實不算廉價了。再說種類,這次上榜的美食有北京地方美食(尹三豆汁、北新橋滷煮、爆肚金生隆),總店在其他城市的連鎖店(功德林、榮小館),甚至還有主打國外美食的餐廳(keaami),不知道是不是北京的飲食文化不算突出才有了這麼多種類。

別的不好評價,上榜的幾家北京美食還是可以說一說的,尹三豆汁、北新橋滷煮、爆肚金生隆,總體來說這幾家整體不錯,但北新橋滷煮和爆肚金生隆算不上我的心頭好。尹三豆汁沒得說,水平比護國寺小吃店這種國營店裡的豆汁高出一大截,發酵程度不錯,酸度適中。

滷煮和爆肚我更推薦陳記小腸滷煮和爆肚馮,巧的是這兩家都位於廊坊二條上,相隔不到百米,可以一次性兩家都吃了。陳記這家我吃了十多年,在前門一帶搬過幾次,我一直追著吃,還帶外國朋友去吃過。陳記小腸滷煮相比較於上榜的北新橋滷煮要鹹,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陳記小腸滷煮位於南城,南城以前都是窮苦的體力勞動者,需要大量補充鹽分,南城的老館子會偏鹹一點。爆肚馮也是一家有傳承的店面,其實從招牌就能看出來一家店是不是有歷史,那種家族式傳承的小店,為了表示對手藝的尊重,會把主營產品放到前面,後面掛上姓氏,這家“爆肚馮”就是這樣的,在北京類似的還有烤肉季。

在這份榜單上,還有一個柳泉居,這我姥姥的保留項目,當然我指的是柳泉居的豆沙包,餡料飽滿,價格實惠,在西四一帶有多個柳泉居豆沙包的外賣窗口。

澎湃新聞:許多外地人都吐槽過京味美食,但北京本地人怎麼看待焦圈、豆汁等傳統北京食品呢?它們能代表北京人的口味嗎?

董克平:

我是北京人,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當然喜歡北京飲食了。

張琳:回答這個問題前需要先界定一下北京人具體指哪類人。北京人的構成非常複雜,能接受的了焦圈、豆汁的,主要是老北京人。歷史上北京的區域並不大,就是現今二環包的那一圈,加上歷史上各種原因,如戰爭避難遷出北京,真正的老北京不算多。我屬於第三代北京人,祖籍山西,爺爺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到輔仁大學(今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上學,這才舉家遷到北京。我爸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了,但到現在家裡的飲食習慣還是略偏山西,比如吃麵食類必定放醋,家裡還有做撥魚兒(一種傳統山西面食)的工具。所以說真的,能接受豆汁的主要是那些標準意義上的老北京。我經常在老北京聚集的南城一家護國寺小吃店吃飯,這家店一推門進去就被北京腔環繞,我發現這些老北京人很多人會點豆汁,吃什麼都可以配豆汁,竟然蓋飯也能配豆汁,把它當湯一樣。

焦圈豆汁炸酱面,和北京人聊北京美食和米其林“必比登”榜单

護國寺小吃

澎湃新聞:你有喜歡吃的京味美食嗎?北京菜的特點和精華是什麼?

董克平:雖然很多人說北京沒菜,八大菜系中沒有京菜。北京作為國都幾百年,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風味,經過時間的積澱,形成了北京自己的風格。因為受魯菜影響深重,但又有別於魯菜,因此很難以區域來界定北京菜的風格。我從小在北京長大,習慣了構成北京菜基礎的街頭巷尾衚衕院子的坊閭味道,吃著炸醬麵、鍋貼、門釘肉餅等,肚子裡妥帖踏實。東奔西跑出差後回到家裡,吃上一口熟悉的吃食,魂兒才歸位,心才安穩。這是腸胃裡的飲食基因決定的,是自小習慣的味道帶來的安全感。

張琳:回答這個問題前,我特意去知乎看了下大家對於北京菜的觀點,沒想到北京菜這麼招黑……我要替北京菜發個聲:北京菜其實很好吃!不服來……懶得辯,本身口味就是很個體化的事兒,沒有道理可講的。北京菜主要傳承的是魯菜,以前在北京開餐館的很多是山東人,大名鼎鼎的全聚德最早就是山東人經營的,這次上榜的柳泉居其實也是魯菜。清真菜在北京也有一席之地,像涮羊肉這種就是來自北方遊牧民族。所以歸根結底北京菜是一個融合菜,吸收了各地飲食文化,口味以鹹鮮為主。我最愛的一道菜是老北京燒茄子,賣相很不好看,黑乎乎的一灘,油了吧唧的,但吃起來很下飯,也不費牙,味道好就可以了!

我家裡還常吃糖火燒,糖火燒是將紅糖、麻醬加入到麵粉裡,可做主食,小區周邊的賣主食的小商鋪大多有賣,一些高級點的餐廳也有把它做成精緻如點心一樣的吃食。北京人很愛吃麻醬,老北京涮羊肉的蘸醬以麻醬做底,這與重慶火鍋的幹碟和油碟有很大不同。到了夏天,還有麻醬涼麵,新川麵館的麻醬涼麵與柳泉居的豆沙包一樣都是我姥姥的保留項目。

焦圈豆汁炸酱面,和北京人聊北京美食和米其林“必比登”榜单

柳泉居豆包遠近聞名

澎湃新聞:

和京味美食和老餐廳有些怎樣的記憶和故事?

董克平:我這個年紀的人對美食的記憶基本上是1995年以後的事情了。在此之前都是溫飽問題,那裡有什麼美食?紅燒肉、燉帶魚這些過年的食物就是美食了。更別提什麼去餐廳酒樓吃飯了。等有了條件去外面吃飯,正是老字號衰敗的時期,新興的民營酒樓風頭正勁,等到老字號緩過氣來已經是北京奧運會之後了,他們老菜做不好,新菜不會做,除了那些名聲之外,基本上可以放棄了。因此和老字號沒故事。

張琳:這裡我要說灶溫。灶溫曾經是老北京有名的館子,以前民國時候本土作家寫的老北京小說、美食散文多有提及這家店。灶溫的老闆姓溫,山西人,祖輩幾代人經營這個館子有200年的歷史,館子就位於東四隆福寺一帶,隆福寺這個地方本身就很有歷史,這裡曾經是北京最大的“商圈”,賣百貨的、餐飲業等各行各業都很興旺。當時灶溫與其他的北京老字號都是隔壁,灶溫最有名的是一種叫一窩絲的麵條。我爸就是出生成長在東四,和灶溫老闆的兒子是北京五中的同學,只是那個時候灶溫已經沒了,也有一種說法是,公私合營的時候,灶溫加入了隆福寺小吃。據說在上世紀70年代前後曾經在東四恢復過灶溫,但沒兩三年又關閉了。為了配合隆福寺的升級改造,隆福寺小吃在前兩三年也關閉了,這裡的很多有點歷史的小店都關了,不知道還能否有機會再吃到這些記憶中的美食咯。

澎湃新聞:這次上榜的有一家炸醬麵館,不過據說很多老北京都覺得外面賣的炸醬麵永遠沒有家裡做的好吃,是這樣嗎?

董克平:炸醬麵這種家常食物一定是家裡做的好吃。而且早年間飯館飯鋪裡沒有賣的,都是家裡自己做著吃,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餐廳都賣,打著老北京炸醬麵的招牌。餘生也晚,不知道老北京炸醬麵是個什麼樣子,但是這種吃食倒是自小就吃,算起來也吃了幾十年了。

小時候是醬多肉少,不過既然是炸,多少比平時多了點葷腥,吃起來蠻香的。日子過得寬裕了,醬裡肉逐漸多了,肉丁也變成肉塊了,煸透後又被黃醬浸潤過肉丁,吃起來又香又過癮,勁韌的麵條,脆嫩的面碼,拌上肉、醬個半的炸醬,再點幾滴香醋一勺辣椒油,拌勻吃下去,那種舒坦勁就別提有多美了。

就我的經歷而言,新北京炸醬麵絕對比老北京炸醬好吃太多了。過去吃頓炸醬麵是改善生活,油不多肉也少,現如今想吃就吃,油肉隨著自己的意願走。譬如我吧,一般是七兩黃醬三兩甜麵醬混合好蒸透,再來一斤硬肋五花肉肉丁,這樣炸出來的醬那才好吃呢。這樣的炸醬麵小時候沒做過,也沒聽老輩人說過舊日有這樣的做法。

烹飪大師牛金生老師和我說過炸醬麵的事。北京人吃炸醬麵,講究的是炸醬要小碗幹炸。什麼是小碗幹炸?說法很多,牛老師說那些基本上都是胡說,有些號稱大師的人講得更是離譜,真不知道他們早年間吃過幾頓飽飯。說一千道一萬,小碗幹炸的標準就是一個:炸好的醬放在碗裡,用筷子中間劃開,縫隙不粘合,只有這樣才是真正上好的小碗幹炸。

再說醬,有人用六必居的,有人用天源的,還有用桂馨齋的,這裡面其實也有講究。一般的講,南城的人喜歡用六必居的,北城的人喜歡用天源的,回民都用桂馨齋的。炸醬有肉醬、素醬、桂花醬;素醬沒什麼說的,桂花醬就是雞蛋炸醬,肉醬過去用五花肉,因為過去的肉肥,用五花肉正合適,現在有很多人依然說要用五花肉,牛老師講這是不對的。因為現在都是瘦肉型豬,五花肉和以前的已經不一樣了, 用現在的五花肉炸醬已經出不來以前的味道了,現在要用硬肋肉,只有硬肋肉還有點以前五花肉的意思。同時黃醬不蒸不糗也炸不出好味道的炸醬來。

炸醬的道道也不少。北城和南城的炸醬是不一樣的,南城炸出的醬黑,因為南城炸醬要放醬油,一要顏色二要鹹口;北城則是不放醬油的,放了醬油黑乎乎的,不好看,沒面子。這樣的區別和當時南城城市貧民多,北城旗人多,有錢人多有著很大的關係。要知道清朝建都北京,把漢人都趕出了內城,城牆裡煮的都是旗人,生活水平當然比南城要高出一些的。旗人的講究也多,因此炸醬絕對不能黑糊糊的鹹鹹的,好像是要讓人少吃似的,那多丟人啊!

張琳:很遺憾,是真的。每個家庭的炸醬麵做法都不同,這個不同體現在醬、菜碼和麵上。炸醬麵的精髓在炸醬上,傳統做法是五花肉配上黃醬、甜麵醬,有的還用雞蛋做醬,但在我家以瘦肉做醬,配上些許洋蔥丁來解膩。炸醬麵上的配菜叫菜碼,正統的菜碼是心裡美蘿蔔絲、芹菜丁、黃豆兒等,但這又刨絲又切丁的著實太麻煩,我家就給簡化成了豆芽菜和黃瓜絲。至於麵條本身,我減肥,半魔芋絲半面,我爸糖尿病,用的是蕎麥麵。

其實,炸醬麵是我家的“懶人飯”,連續幾天沒時間開火的時候,就做上一碗醬放冰箱裡,隨吃隨取一點出來,放微波爐里加熱,同時將超市買的麵條和豆芽菜下鍋煮熟,撈出後把炸醬倒上、拌勻,齊活!

澎湃新聞:你覺得小時候吃的京味美食和現在相比有變化嗎?

董克平:味道一定是有變化的,不變的是沒有生命力的,是死亡的。社會在變,人在變,味道怎麼能不變?味道的傳承一定是在人們唇齒間鮮活流轉著的,變是永恆的,不變只是留在記憶中的。

張琳:我擔心我29年又6個月的人生經驗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於是拿著這個問題問了我媽,我媽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是啊——!菜沒菜味,人沒“人味兒”了。“菜沒菜味”意思的是原材料蔬菜的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了,化肥的使用等原因,讓蔬菜缺少了些許甘甜和清香。若干年前,北京一個大棚推出來可採摘“古法”種植的蔬菜,尤其還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吃的胡蘿蔔,但還是很多人趨之若鶩,看來老口味的蔬菜真的已經成為了一種情懷了。“人沒‘人味兒’”意思是奸商不少,豬肉價格飛漲時,魚香肉絲就變成了魚香菜絲,一些店鋪沒有堅持品質實在是惋惜。

澎湃新聞:北京的老字號依然保持著水準嗎?

張琳:肯定有其他老師從手藝的傳承、店面的發展等角度來談了,那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一說——吃客與老字號。近十多年北京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北京隱隱約約形成了這麼個格局:前門前面東西走向的前門大街,歷史上它既是老北京內城和外城的分界線,同時當下也大致是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聚居地粗略的分界線。為什麼這麼說呢,歷史上的南城,也就是老北京的外城,住的都是貧苦之人,沒有什麼好的資源。而資源是具有傳承性的,客觀地說,當下的南城的確沒有好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如果不是因為錢的因素,對子女教育極注重的新北京人,大概率不會把房子買在南邊的,即便一時買在了南邊,也是心繫北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北邊新北京人聚集,反倒是在南城住著很多老北京。老北京多的地方就會有老北京餐廳,一家老北京餐廳如果能在南城站穩腳跟,就說明了經受住了很多老北京口味的檢驗。以前的吃客,尤其是某家店的老主顧,要時不常地提點意見,“嘿,今兒這個兒鹹了啊”。其實說到這個,我們也可以統計一下這次上榜的餐廳,尤其是老北京美食餐廳,有多少個是在南城呢?

澎湃新聞:如果向外地人推薦幾種北京傳統食品,你會推薦哪些呢?

董克平:我推薦的話大概會有北京烤鴨,涮羊肉,厲家菜,大董意境菜。

張琳:肯定有人推薦炒肝、灌腸這種未上榜。但同樣代表北京的小吃,我就不說這些吃食了。我推薦一個北京人到現在都吃的,而且淘寶上只能找北京代購才能買的到的——義利的果子麵包! 義利創建於1906年,其實它並不是北京的本土品牌,而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從上海遷過來的,北冰洋汽水也是他們家的。它家做的果子麵包可謂是北京人從小吃到大,這款麵包裡面混有堅果和果脯,現在其他一些麵包品牌做的“老北京果子麵包”,其實參照的就是義利。北京人還是認可義利,這款麵包現在分為蠟紙包裝和普通包裝,蠟紙包裝是手工做的,更筋道,比普通包裝的貴一塊多錢。義利現在在北京開有很多分店,能很容易就買到。這家店的自來紅也是很多長輩所喜愛。

另外,現在冬季了,來北京可以吃一些應季的美食。比如糖炒栗子和糖葫蘆,這種都屬於剛做出來時最好吃,網上也有經過深加工的栗子和糖葫蘆售賣,但味道相去甚遠。糖炒栗子做得最好的我個人首推秋慄香。糖葫蘆一般在超市門口就有賣的,味道大多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