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雄偉壯觀,巍峨挺拔,結構堅固,山東省濟寧太子靈蹤塔

太子靈蹤塔,原稱寶相寺塔,因寶相寺而得名。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寶相寺內,建於熙寧六年至政和二年(公元1073-1112年),是由京師賜紫僧知柔和主管佛教的副功德僧雲太親自監造、仿照京師開寶寺靈感塔(今開封鐵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皇家佛牙塔(宋真宗嘗迎"道宣佛牙"至開寶寺靈感塔供奉),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雄偉壯觀,巍峨挺拔,結構堅固,山東省濟寧太子靈蹤塔


太子靈蹤塔,因年久失修,毀於1946年。1993年,汶上縣修葺該塔時,在塔的地宮內發現佛"舍利"、捧真身菩薩、銀菩薩等141件稀世文物,始知此塔名為"太子靈蹤塔"。寶塔整體雄偉壯觀,巍峨挺拔,結構堅固,底層是宋代比較流行的蓮花座造型,塔身全部用青磚砌成,呈八角形,塔高為45米, 底座直徑為10米,共13層,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築風格,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雄偉壯觀,巍峨挺拔,結構堅固,山東省濟寧太子靈蹤塔


尤其是第三層飛簷下飾蓮花寶座,更體現了太子靈蹤塔在佛塔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塔體東、西、南、北各設一券門佛龕,龕內供奉佛像,北面龕門為拜塔引路甬道,有螺旋式臺階達於塔頂,塔剎呈葫蘆狀,上置相輪,符合《大般涅盤經後分·遺教品第一》的記載 佛告阿難:佛般涅盤,荼毗既訖,一切四眾收取捨利,置七寶瓶。當於拘屍那伽城內四衢道中起七寶塔,高十三層,上有相輪,一切妙寶間雜莊嚴,一切世間眾妙華幡,而嚴飾之。四邊欄楯,七寶合成,一切裝校,靡不周遍。其塔四面,面開一門,層層間次,窗牖相當,安置寶瓶如來舍利,天人四眾,瞻仰供養。

雄偉壯觀,巍峨挺拔,結構堅固,山東省濟寧太子靈蹤塔


1994年3月15日,山東省汶上縣寶相寺的太子靈蹤塔北宋地宮被發現。出土佛教文物一百餘件、舍利數百顆,其中有佛牙一枚,彌足珍貴。從石匣銘記和塔宮牆壁上的文字記載得知,佛牙舍利於熙寧六年來自於京師嘉王宮,政和二年葬於當縣寶相寺大子靈蹤塔。 "太子靈蹤"特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

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原來是釋迦族迦毗羅衛國的王大子,故有"釋迦太子"的尊號。清初鼓山寺住持釋道霈在《建正法藏殿記》中,稱佛牙為"稀有之靈蹤",即舉世珍罕的佛牙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