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退烧药,宝宝有哪些使用误区?

天下奇闻异事录


宝宝发烧了,如果正确服用退烧药?

当前,适合宝宝的退烧药主要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代表药物“泰诺林”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烧药,也是世卫组织推荐的3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发烧时的首选退热药。常用剂量是10~15mg/kg(每天<600mg),4~6小时服用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

对乙酰氨基酚的缺点是,剂量过大时会引起肝损伤。另外,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蚕豆病宝宝发生急性溶血反应,所以,有蚕豆病的宝宝一定要慎用!

布洛芬,代表药物“美林”

布洛芬是另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烧药,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常用剂量是5~10mg/kg(每天<400mg),6小时服用一次,每天最多4次。

布洛芬服用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出血、恶心、呕吐等。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适当给宝宝吃退烧药。如果宝宝有热性惊厥史,为预防惊厥发作,体温高于38℃时,就可以给宝宝服用退烧药了。

如果宝宝未满3个月,出现发烧症状,爸妈要做的是立刻就诊,而不是在家里自行给宝宝服用退烧药。通常小月龄的宝宝发烧,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的,及时就医才是正道。

喂宝宝吃退烧药时,务必注意以下4点:

1、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剂量给宝宝吃药。不能多吃,以免造成宝宝肝肾损伤;也不能少吃,以免达不到退烧的效果。

2、按照体重给药,而不是按照年龄

有些爸妈总认为给宝宝吃药是按照年龄来的,其实不一定,具体要看说明书的要求。一般来说,退烧药是按照宝宝的体重来计算服用剂量的。爸妈们一定要清楚自家宝宝的体重,再按照说明书来计算药量。

3、服药时间尽量安排在饭后

空腹服用退烧药,容易刺激宝宝的胃肠道,因此,要尽量安排在饭后给宝宝喂食退烧药。

4、服用退烧药后,要多给宝宝喝水

宝宝发烧时,服用了退烧药,要让宝宝多喝水,以便补充电解质,也可以给宝宝服用补液盐。



关注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芝麻育儿


关于发烧退烧,退烧药的使用,我们国家从整体来看,确实存在非常多的误区。这其中和传统观念相关,和人们对于发烧这件事情的认识也相关。

在国内 如果你急急忙忙跑到急诊室 要求医生给你打退烧针 那你很可能遇到两类的退烧针 ,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国外已经淘汰了的 。

一类医生可能会直接给你用激素类的 , 比如说地塞米松打进去地塞米松实际上是一个激素 , 是抑制你的免疫反应 , 你的免疫反应被抑制了 , 那么你的体温就不往高走了 。

但是抑制了免疫反应 , 对于你自己身体对抗疾病 , 是不是会有好处呢 , 当然没好处了, 你自己的免疫力就降低了 , 可能你暂时看着你的体温是下来了 ,但事实上你的病根本没好。 发烧后面是有病因的 , 你只是把症状压下来了 ,但是病因你没有去除 ,照样没用,还很可能会再次发烧。

所以 ,你有可能压制了自己的免疫力之后, 反倒让你的疾病变严重了 ,也就是病程加长了。

那另外一类国内使用的退烧针 , 它可能使用的是国外淘汰很久的 ,安乃近这一类的退烧针 , 这个(安乃近)由于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 尤其对血液系统造成伤害 , 那也是淘汰了很久的 。

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大家, 发烧了不要急急忙忙认为 ,它是必须要把烧压下去就可以把病治好 , 事实不是这样子 。

从对抗疾病的角度来说 , 发烧实际上对于我们身体是一个保护的反应 , 是一个防御反应 , 所以我们不要急急忙忙去退烧。

但是对于高烧不退的情况,特别是高于38.5度的患者,特别是孩子,要采取各种退烧手段保证体温降下来的情况下再去考虑寻找原因。


Health Talk


宝宝退烧药物选择原则

1、安全为第一原则。不安全即使体温降得最快,也宝宝伤害更大。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退烧针剂,副作用大得很。

2、有效原则。可以有效缓解宝宝躯体不舒服感。

3、科学原则。有些方法貌似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造成孩子比发热本身更不舒服,所以要科学处理,同时医学是一门高速发展的学科,最近几年儿童发热的处理的理念也日新月异。

宝宝退烧药注意事项

1、宝宝只推荐布洛芬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者栓剂,没有其他。

2、布洛芬悬液大于6个月大宝宝,泰诺滴剂大于3个月宝宝,小于3个月宝宝在排除严重感染或者明确炎症感染在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可以使用。

3、不使用复发儿童抗感冒药物来代替退烧药物。

4、有些家长一日三次吃氨酚黄那敏颗粒,在高热时再吃泰诺林滴剂,这样宝宝一日摄入对乙酰氨基酚总量会超标。不建议感冒药物和退烧药物联合使用。

5、不主张美林和泰诺林联合使用,在常规一种退烧药物无效情况下,可以适当考虑交替使用方法。

6、退烧药物除了按照宝宝年龄大小,同时要注意宝宝体重,如果体重超标,需要按照体重来计算。

7、在使用退烧药物时,最好先摇晃均匀,因为是悬液,容易出现药物有效成分沉淀在瓶子底部,所以吃前先摇晃均匀。

8、呕吐明显的宝宝发热,首选小儿退烧栓剂塞肛门。

9、除了关注宝宝体温度数,更关注宝宝精神状态和孩子舒服度。

10、退烧药物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的工具,更要注意宝宝发热的原发病的检查和治疗。别因为一直使用退烧药物而耽误病情诊治。(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退热药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能缓解发热孩子和成人的不适感,让患者觉得舒服。用对了,是一点坏处都没有,用的不对,可能有损伤,甚至导致孩子死亡,下面咱们好好讲讲。
1.哪些退热药宝宝不能用。对于儿童而言,只推荐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这两种退热药。其他的退热药,比如大人可以使用的阿司匹林,对于儿童而言是不能使用的,因为可能导致瑞氏综合征,严重的导致孩子死亡,所以,这个药千万不要给孩子用于退热。
2.复合成分的感冒药不要使用。现在好多孩子们发热感冒后,家长会买些小感冒药给孩子使用,这里面有退热药成分,有止鼻水成分,有止咳成分,孩子吃了之后,也不发热了,也不流涕了,家长们觉得非常好。
但是医生一般不推荐给孩子们次这些药。因为怕孩子们吃了这些药后,家长们可能还会给孩子单独的退热药,这样的话,退热药使用次数、剂量上会超,有副作用。
3.只要发热就给退热药,这点是错误的。发热是身体消灭病原的一个过程,是个好事,只有发热导致孩子不舒服时,才使用退热药,退热药的目的是缓解孩子的不适感,退热只是个手段而已。
所以,如果孩子发热了,但是孩子精神挺好,玩的很好,那就说明孩子没有不舒服,可以不用退热药。一般而言,体温大于39摄氏度时,孩子们不舒服的可能性大,这时可以使用退热药,不要孩子体温一高就给孩子吃。
4.两种退热药合着吃,效果更好。这种说法没错,合用美林和泰诺林,会让体温降得更好,维持时间更长,但是没有必要,因为用一种退热药,就有很好的效果,到下次又发热了,再吃就行了,没必要一下吃两种。另外,还可能导致副作用重,所以不推荐。
5.交替着吃两种退热药更好。这种做法也是不推荐的,因为你可能忘了上次吃的是哪种药,没到下次吃的时间,又给孩子吃上这个药了,导致孩子一种退热药过量。比如吃了美林之后2小时,如果体温没有下降,可以服用泰诺林的,但是如果您忘了上次吃的是美林,又给孩子吃美林了,那美林就超量了。
6.一种退热药效果不好时,可以交替使用退热药,这是无奈的选择。比如美林和美林之间最少间隔6小时,泰诺林之间最少间隔4小时。如果孩子吃完美林3小时,体温又到39摄氏度了,不能给孩子吃美林了,只能吃泰诺林,家长一定要记清楚哦。

儿科医生孔令凯


小儿退烧药 九大误区

误区一:小儿用成人药:相当多的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认为只要减少一点用量就行,此种做法十分有害。

误区二:退热药用法用量不当:小儿应根据其年龄或体重,同时酌情考虑发育、营养状况或其它情况,确定退热药剂量的使用。若不根据小儿具体情况而随意使用可以引发严重后果。

误区三:和感冒药混用:感冒药本身就有退烧作用,有的像小快克那些退烧效果还很好。所以在服用任何感冒药之后,家长都应该仔细观察,谨记在重复使用退烧药。

误区四:注射退热针剂好得快:目前使用的退热药物针剂主要是吡唑酮类,如安乃近,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引起虚脱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误区五:滥用抗生素:并不是所有发热都由感染引起,60%的发热不宜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抵抗力下降等。

误区六:滥用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可以退热,但它在病理上并不能阻断病情的发展,在临床上掩盖病情的表现,从而可以加重病情。

误区七:乱服中药:中医认为引起发热有很多情况,虚寒火燥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热,虚寒用凉药,反而寒彻入骨,不可收拾,所以必须辩证施治,不要轻易用药。

误区八:糖水服药:糖可干扰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烧药的作用。总之,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最好用白开水送服。

误区九:使用退热药预防发热:退热药,顾名思义,发热才需服用。有的家长怕小儿发热,在不发热时用退热药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


健康运动中心冯春雷


很多妈妈给宝宝使用退烧药的时候会认真阅读说明书,但是还是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 体温低于38.5℃就使用

退烧药只在儿童体温大于38.5度以上时才考虑使用,低于38.5度不需要使用。打个比方,比如儿童今天早上发烧39度,给他用了一次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再烧,这种情况下不用为了预防反复发烧而按说明书上说的“每4-6小时服药一次”。

• 以为吃了退烧药就可以不喝水

使用退烧药的同时也要保证儿童有足量的液体摄入。

• 根据宝宝年龄确定用药量

退烧药按儿童体重给药,不要按年龄给药,因为相同年龄的儿童体重差别很大。

• 为按时吃药叫醒睡着的宝宝

不要叫醒睡着的儿童服药,睡眠比吃退烧药更重要

• 退烧药和咳嗽感冒药同时吃

吃退烧药的同时不要合并使用咳嗽感冒药,因为这类药里面常常含有相同的退热成分,会在无意中导致儿童服用退烧药过量中毒

• 使用餐具约略用药

不要用汤勺等餐具估计需要服用的药量,应该用量药器或者带刻度的针筒精确量取药物。

除了以上这些使用误区,妈妈们平日里一定要把退烧药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草莓或者香橙味等口味的退烧药对生病中的儿童也还是有吸引力的,临床上经常能看到儿童自己把药当饮料喝而中毒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