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當坐飛機時耳朵有不適症狀別大意,措施不當易導致航空性中耳炎!

當坐飛機時耳朵有不適症狀別大意,措施不當易導致航空性中耳炎!

當坐飛機的你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瞬間,感到耳痛耳脹耳鳴等不適症狀,醫學上常稱其為航空性中耳炎,它與急性中耳炎不同,無感染、不需採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航空性中耳炎是由於氣壓迅速改變,鼓室內外氣壓不能平衡而引起的中耳、內耳前庭及耳蝸損傷,主要表現是耳內不適、雙耳脹悶或脹痛、耳鳴、眩暈、聽力障礙及聽力下降。航空性中耳炎是飛行活動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飛行,臨床上因航空性中耳炎而致停飛者佔耳鼻喉科疾病停飛人數的22.4%,佔整個醫學停飛人數的2.2%,所佔比例較高。

氣壓損傷導致航空性中耳炎

當氣壓改變時,尤其是飛機下降時,外界氣壓不斷增高,鼓室內氣壓相對降低形成負壓。由於咽鼓管具有單向活瓣作用,外界氣體不能自動進入鼓室。鼓室內外壓力不易自動獲得平衡,咽鼓管口軟組織將成瓣狀閉塞管口,咽鼓管來不及開放,鼓室內負壓不斷增加,15m/s下降時,不引起航天性中耳炎,越接近地面,下降速度越快,症狀越明顯,引起中耳氣壓性損傷,發生航空性中耳炎。

推杆吞嚥預防航空性中耳炎

航空性中耳炎可防可治,重在預防,遵循《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則:加強衛生宣傳工作,讓乘機人員瞭解咽鼓管的解剖結構、生理特性、氣壓損傷的原因,瞭解“推杆吞嚥”的習慣動作。

綜上,航空性中耳炎多見於飛機下降時。在正常情況下,咽鼓管始終處於關閉狀況,僅在打哈欠、吞嚥、咀嚼等下頜關節運動及用力擤鼻時帶動其作瞬息開放。當大氣壓壓差出現瞬息大幅度改變時咽鼓管如不能及時開放以調解鼓室內外的氣壓,即可對內耳產生損傷。當身體素質良好的情況下,飛行時不產生航天性中耳炎,但大多數人也會及時預防,吞嚥動作、吃小零食等,嬰兒採用餵奶通過吸允動作來調節;若有感冒、鼻炎、鼻息肉等病理因素存在,耳內大量分泌物會加重航天性中耳炎,但並不是感冒就不可乘機,此時,應保持耳內清潔,服用偽麻黃鹼等藥物進行預防。

飛行過程中,可進行吞嚥、咀嚼動作促進咽鼓管開放,調節耳內氣壓。待飛機迅速下降時,保持清醒而不是睡眠狀態,及時調節耳內外氣壓相等,避免航天性中耳炎的出現,健康出行。

王海紅(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保康醫院)

得過航空性中耳炎的人可以再坐飛機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得過航空性中耳炎的人即為航空性中耳炎的高危人群,如果必須坐飛機也要做好保護措施,比如棉花塞耳朵。

因搭飛機再次引發急性中耳炎,須立即就醫。醫生可馬上在無菌操作下,用七號長針頭從小張鼓膜的前下部進行穿刺,從雙側中耳腔各抽出一毫升淡黃色液體,患者便可立刻改善雙耳聽力。坐飛機時,如出現持續性耳痛,或明顯阻塞感令聽力下降時,下飛機後應立即前往醫院請專科醫生診治,以免病情加重和遲延不愈。

當坐飛機時耳朵有不適症狀別大意,措施不當易導致航空性中耳炎!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當坐飛機時耳朵有不適症狀別大意,措施不當易導致航空性中耳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