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滴滴暫停夜間運營,表面反省,實則套路?

在三個月連續發生兩起命案後,2018年迎來了滴滴成立以來最大危機,同樣是的花季少女,同樣坐順風車,遭遇同樣的命喪荒野,如果說第一次是意外,那麼第二次滴滴的不作為確實令人寒心。


滴滴暫停夜間運營,表面反省,實則套路?

回首過去的幾年,滴滴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不少便利,而順風車作為綠色出行的楷模,費用相對較低,被群眾一直被鼓勵、喜歡著,更是成為了人們中、長途出行的優先選擇。但是也有一個弊端是我們常常忽略的,那就是准入門檻很低,司機只需要向平臺提供身份證等三證,且無前科記錄等即可登記成為車主,因此在這便捷的同時也埋下了安全隱患,以致於慘案的發生。

近日,在交通部公安部勒令整改後,滴滴平臺於9.8日-9.14日停止夜間行車並預計無限期停運順風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經常晚歸打不到出租,黑車漫天要價,讓人們一下子感覺回到了幾年前,也引發了人們的廣泛討論,目前輿論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派別:

1.滴滴不作為就活該倒閉,以後再也不坐滴滴;

2.沒有滴滴太不方便應該選擇原諒;

3.誰都有做錯的時候,整改過後還是選擇坐滴滴;


滴滴暫停夜間運營,表面反省,實則套路?

可我覺得,待滴滴恢復運營後選擇的人也不會減少,繼續坐順風車的人也不在少數,畢竟現在城市的人車比例嚴重不足,許多人為了出行方便仍會坐。以前凌晨我趕四點的火車,網上叫車很方便,停止夜間服務之後打出租半天打不到,最後只能改簽。而順風車更是用價格優勢留住了一大批人,畢竟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不乏有人為了省錢“以身犯險”,其實與其說滴滴整改,不如說滴滴是為了給人們一個下馬威,好像在告訴大家,危險又能怎麼樣,你離得開我嗎?


滴滴暫停夜間運營,表面反省,實則套路?

慘案的發生滴滴有無法推卸的責任,但這並不是網約車的錯,沒有了網約車,我們的出行就真的安全了嗎?出租車也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整改才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在出租車剛興起的時候,各種狀況也是層出不窮,至於黑車就更不用提了。秩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網約車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不能因為滴滴就一棍子打死,在這幾年滴滴一家獨大,尤其是在與快的合併之後,雖然有其他的約車軟件,但是沒有一家企業可以與滴滴抗衡,正因如此,滴滴有恃無恐不作為,也停止了進步與完善,直至慘案發生。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壟斷式的一家獨大都是不健康的經營模式,電商方面淘寶有京東作為對手,投資方面,易方達和中銀也爭得不可開交,但是提起網約車,人們首先想起的還是滴滴,據悉,京東在不久後也將推出網約車服務(不過目前劉強東出了這麼一碼事,能不能順利推出還兩說),希望在對手的競爭與監管部門的監督下,我國的網約車秩序能不斷完善,在提供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能保證乘客的安全。


滴滴暫停夜間運營,表面反省,實則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