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國清寺內的這塊“鵝”字碑,真是王羲之的真跡嗎?

浙江省台州市的國清寺,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一開始叫“天台寺”,後來取“寺若成,國即清”之意,改名為“國清寺”。

據史書上記載,國清寺最初是依據天台宗創始人智顗親手所畫的圖紙而建。

國清寺內的這塊“鵝”字碑,真是王羲之的真跡嗎?

國清寺入口處

相傳智顗開創天台宗後,夢想建造一座寺廟,作為該宗的正式祖庭。但是,建寺的資金不夠,遲遲沒有動工。他在臨終遺書上寫道:“不見寺成,瞑目為恨”。晉王楊廣也就是後來的隋煬帝知道以後,深受觸動,便派司馬王弘監造國清寺。據說初始的國清寺寺址在今天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到唐會昌時,原寺毀於火災,很快,當朝又重建了一座。

位於國清寺內羅漢堂前的廊壁上,有一塊刻有“大中國清之寺”的碑刻,即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於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在寺後石壁上題寫,至今仍清晰可辨。

從唐到清的八百多年間,國清寺在天災人禍面前,屢毀屢建。每一次重建或復修,寺宇規模都有所擴大,位置也越來越考下,直至挪到了山麓平曠地帶。

國清寺內的這塊“鵝”字碑,真是王羲之的真跡嗎?

寺內正在清掃落葉的僧人

國清寺依山就勢,按五條南北向的軸線佈列了六百多間殿堂房舍。它們順地勢佈局,自自然然地散落各處,雖無秩序,卻顯得非常協調。寺內古木森森,綠意盎然,山門外則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烘托出靜謐幽深的意境。

要說國清寺內有何奇絕之處,筆者認為那塊“鵝”字碑頗有看頭。

在三聖殿左側,綠蔭下有一塊高約二米的石碑,上面黑底紅字寫著一個大大的“鵝”字,被人稱作“鵝字碑”,說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筆。相傳王羲之很喜歡觀察那些在水中嬉戲的大白鵝。有一日,他恰好目睹了一隻大白鵝撲閃著翅膀的樣子,突然有了靈感,隨手寫下一個“鵝”字,一筆到底。看過的人,無不稱其寫得絕妙,真如一隻活靈活現的鵝,在水中引吭高歌。有人特把這個字刻在了碑上,立碑於華頂山上。後來,碑又被挪到了國清寺內,歷經歲月更迭,一直靜靜地立在那兒,供世人瞻仰。

國清寺內的這塊“鵝”字碑,真是王羲之的真跡嗎?

左圖為國清寺內的“鵝”字碑,右圖為紹興蘭亭內的“鵝池”碑

但到了清朝,碑上的“鵝”字有一半幾乎沒了痕跡。當時,一位名叫曹掄選的書法家,苦心鑽研王羲之的書法很多年,頗有些造詣,得知“鵝”字少了一半,遂有意提筆補足“鵝”的另一半。到了國清寺,曹掄選表明來意,經寺院方丈同意後,在石碑上寫下了“鵝”的另一半。果然,筆力遒勁,一氣呵成,與原來的那半渾然一體,令人拍手叫絕。

這只不過是個傳說。

如今立在國清寺內的鵝字碑,其上的“鵝”字實際上由寺內一位苦練書法達7年之久的僧人寫成,臨的王羲之在別處寫下的“鵝”字,那就是如今位於紹興市蘭渚山下紹興蘭亭內的“鵝池”碑上的“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