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请问硫酸钾型复合肥+磷肥一起施,有什么作用?

宝贵细中求


硫酸钾型复合肥加磷肥一般都是在底肥使用,但是用量一定要少。正常情况下用磷肥用20斤,硫酸钾型复合肥50斤就可以了。简单点说,用复合肥做底肥时,要再加磷肥就需要把复合肥减少用量。



磷肥的作用有很多,在底肥上主要是为了苗期生根。不管什么植物,苗期都吸收养分很少,所以用量不需要太大。一般用磷酸二胺就可以。现在底肥最好也需要用一部分有机肥。单纯用大量元素,效果不好。大量的使用硫酸钾复合肥,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因为复合肥,磷酸二胺,都是有残留,有残渣的。常年残留在在土壤中,而无法吸收。


现在追肥过程中,复合肥由于无法全部水溶或者水溶后有残渣,建议都是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来追肥。在追肥时,也可以加入适当的磷酸二氢钾,这样效果也很不错。单纯使用磷酸二氢钾,吸收利用率比较低。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也可以补充磷肥。

磷肥虽然有很多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过量使用。过量使用磷肥也会限制别的元素吸收,比如磷肥和钙肥就会产量反应,产生磷酸钙沉淀,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


土壤大管家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对复合肥来说,只要是三元复合肥就都包含着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差别不过就是养分含量不一样罢了。如果把硫酸钾复合肥再加上磷肥一起施用,就是想提高磷元素养分的含量,来促使作物生长的。

磷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很多:可以促使农作物的根系生长、花芽分化、果实籽粒饱满等。但是磷元素移动性比较差,养分发挥较慢,又容易被土壤固定。因此,有人在施肥的时候,会在施入复合肥的同时加上适量的磷肥,来补充磷元素。这基本上都是作为底肥来施用的,用量不应该太大,而且单纯过多施用大量元素,会造成土壤板结、污染。应该在施底肥时,重视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肥,配合施用复合肥比较好。



而对于追肥来说,用复合肥根际追肥,养分发挥比较慢,且复合肥无法全溶,或者水溶后还会留有残渣,因此不太适宜冲施。采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进行追肥,也可以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来追肥,肥效发挥迅速,易于农作物吸收利用。在从土壤根际进行追肥的同时,也可辅助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方式,补充磷钾元素养分。

总之磷肥虽然作用很多,但是也不能过量使用。过量使用磷肥,就会容易影响农作物对其它元素的吸收利用,比如磷肥和钙肥一起施用易发生磷酸钙沉淀。所以,在给农作物施肥时,一定要注意适量施用比较好。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人们一直存在一种误解,以为硫酸钾是氮与钾的二元复合肥,于是在使用过程中又加入磷肥。其实不然,硫酸钾型复合肥,不但是氮磷钾的三元复合肥,而且含有S、Ca、Mg、Zn、Fe、Cu等中微量元素。此种肥料适合于各种经济作物,特别是忌氯作物。硫酸钾型复合肥的主要成分有 MAP (磷酸一铵) DAP(磷酸二铵),硫酸铵(主要是低温转化富余的硫酸与气氨中和所得)。 硫酸钾 、尿素等其他还有一些少量的杂质如硫酸钙、磷酸的铁、铝、镁等盐以及微量未反应完全的氯化钾。



(一)硫酸钾型复合肥的配方比较广泛:比较常见的有 15-15-15 ,16-16-16 ,17-17-17 ,18-10-12, 18-9-18 。

硫酸钾为化学中性、物理酸性肥料,广泛地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特别是忌氯化物,硫酸钾替代氯化钾,成为良好的钾肥。

其具体使用方法主要有:

A、可用作基肥。旱田用硫酸钾作基肥时,一定要深施覆土,以减少钾的晶体固定,并利于作物根系吸收,提高利用率。

B、用作追肥。由于钾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应集中条施或穴施到根系较密集的土层,以促进吸收。

C、可用作种肥和根外追肥。作种肥亩用量1.5~2.5 公斤,也可配制成2%~3%的溶液,作根外追肥。



(二)关于磷肥的几点看法与说明。

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促使早熟;还能促进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提高结果率,增加浆果、甜菜、甘蔗以及西瓜等的糖分、薯类作物薯块中的淀粉含量、油料作物籽粒含油量以及豆科作物种子蛋白质含量。

(1)当磷肥用量超过一定的度后,会产生许多问题。

A,过量施磷肥,作物会从土壤中吸收过多的磷素营养,促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质大于积累的干物质,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作物过早成熟,籽粒小,产量低。

B,过量施磷肥,会诱发土壤缺锌。若过量施用磷酸钙,会使土壤里的锌与过量的磷作用,产生作物无法吸收的磷酸锌沉淀,使作物出现明显的缺锌症状;过量施用钙镁磷肥等碱性磷肥后,土壤碱化,造成锌的有效性降低,进而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

C,过量施磷肥,会使作物得磷失硅。 过量施用磷肥后,还会造成土壤中的硅被固定,不能被作物吸收,引起缺硅,尤其是对喜硅的禾本科作物的影响更大,如水稻,若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到较多的硅元素就会发生茎秆纤细,倒伏及抗病能力差等缺硅症状。

D,过量施磷肥,会使作物得磷缺钼 适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磷肥会促进作物对钼的吸收,而过量施用磷肥,会导致磷和钼失去平衡,影响作物对钼的吸收,表现出“缺钼症”。

E,过量施磷肥,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积累。 磷肥主要来源于磷矿石,磷矿石中含有许多杂质,包括镉、铅、氟等有害元素。施用磷肥会引起土壤中镉的增加,年增长量分别为0.15%~0.08%,且这种镉有效性高,易被作物吸收,给人畜造成危害。

F,过量施磷肥,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若施用过磷酸钙来补充磷肥,因过磷酸钙含有大量游离酸,连续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而却钙镁磷肥含有25%-30%的石灰,大量施用会使土壤碱性加重,理化性质恶化。

(2)如何正确施用磷肥 。

A、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小于5mg/kg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应为1:1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5~10mg/kg时,为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10~15mg/kg时,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当有效磷(P)含量大于15mg/k时,视为暂不缺磷,可以暂不施用磷肥。

B、掌握磷肥在作物轮作中的合理分配。在旱地轮作时,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C、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根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施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D、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综上所述,在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时,可根据植物的品种与生长需要,少量加入磷肥,一般情况下,笔者还是不建议重用磷肥。


苍松聊三农


复合型钾肥,一般有硫酸钾,氯化钾等。但硫酸钾中的磷含量较低,所以,在施硫酸钾的同时搭配少量磷肥。目地是保证植物养份供给均衡,同时,磷肥单独使用分解慢,结合施用的话,就增加了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