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打坐實修“入靜”程度不同,外顯不同,來看看自身到達哪個層面?

打坐入靜是古今中外所有實修成就者關鍵所在。而實修的成效,取決於自身入靜的程度。

入靜是打坐實修過程中逐漸達到一種思想寧靜,意念集中,輕鬆舒適,頭腦有序化的境界。

入靜狀態即不同於正常清醒狀態,亦不同於睡眠狀態,而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

由於每一個打坐實修者的因緣不同,習性和修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入靜的程度有高低和快慢之分。

下面來簡述其內不同,算是拋磚引玉,以供各位同修參考


打坐實修“入靜”程度不同,外顯不同,來看看自身到達哪個層面?

打坐修行實則是在修日常


打坐實修入靜的差異性

打坐入靜的狀態還與個人的修養,神經類型、年齡、性別、文化等有關。

一般說,修養好的,不易因外界因素的刺激而情緒波動的人,易於入靜;

神經類型屬於抑制型的,易於入靜;而興奮型的則難以入靜;

德性高的人,易於入靜;德性差的人,難以入靜。


打坐實修“入靜”程度不同,外顯不同,來看看自身到達哪個層面?

萬事萬物因緣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不同


打坐實修入靜的幾個階段性粗解

打坐入靜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原理是一致的。

所有的入靜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寧靜,使思想專一,止住在一點上。

要真正達到入靜的要求,必須下一番苦功夫,而且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也絕沒有捷徑可走。

隨著打坐實修程度的不斷加深,入靜程度也就逐步顯現出不同層次來。

入靜大體上可經過以下三個步驟,達到三個層次。


打坐實修“入靜”程度不同,外顯不同,來看看自身到達哪個層面?

有階段才有感悟


第一步:一念代萬念,達到初步入靜階段。

初學打坐最難做到的是調心入靜,越想入靜越是百念俱起,“心猿意馬”不知所措,閉上眼睛一切景物還歷歷在目。

通常禪定者多選用替代法,即一念代萬念的方法誘導入靜。

如觀想法,觀想藍天白雲;意守法,如把意念引向百會、膻中、會陰、湧泉等穴竅;

數息法,如默唸自己的呼吸或聽自己呼吸的聲音等;

讀數法,如從一到十,反覆重複數數等;

還有捻珠法,念訣法,誦佛號等等。

通過上述方法,會使打坐實修中所生雜念相對減少,隨著意念的導引進行實修,

打坐中感到身體舒適,情緒安定,常出現輕微的氣感,如輕、重、熱、涼、麻、癢、動等感覺。


所以對於初修者或層次較低的人來講,用一念代萬念的過渡修煉方法,僅能使紛亂的雜念得到收斂,拴住“心猿意馬”。但進入初級入靜階段後,切不可著相、執著,否則會妨礙入靜的深入發展和增強,也難以達到較高層次的入靜階段。


打坐實修“入靜”程度不同,外顯不同,來看看自身到達哪個層面?

鏡中看花,花非花


第二步:遺其欲,澄其心。達到中級入靜階段。


入門易,入化難,要打坐進入靜境,絕非易事。

經過初級入靜階段,只是一種暫時的替代法,而不能持久,仍存未純之心,這就是多妄想、多遊思。

妄想生貪慾,遊思多不覺。法在於止觀,收心入內,修心自慮,以心制心,以心悟心,斷盡煩惱,安定心神,打掉分別心,直至進入佳境。這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修到無我方是法,行到無心方入道。


實修入靜,是個慢功夫,長功夫。往往一念剛息,雜念又生,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要“念起即覺,覺之即無”。要獲得心靈的解脫,就要做到見景不生情,

見物不動心,也就是說心不要被景物所牽。

所以,在打坐實修中,要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眼不斜視,耳不旁聽,入耳即流的態度。

《清靜經》上講:“遺欲自靜,澄心而自清。”滅欲自然清靜,神凝氣聚,

真氣足而神自靈,凝神聚氣,全在清靜。”

無所求無所欲,妄想也就無能為力了。氣不清而神不安,神不安而無成矣。

寧心無一事,少思必定神安,打坐功夫就在不知不覺無私無慾之中,漸臻上乘。


打坐實修“入靜”程度不同,外顯不同,來看看自身到達哪個層面?

水中望月,月是月


第三步:修德行貫全程,達到高級入靜狀態。


打坐入靜到高級階段,修煉者主要是陶冶情操。涵養道德和引發特殊效應。

修德是實修的根本原則,前進的成敗,從根本講,就是看道德修養如何。

有志求學菩提道者,不但應修身,更應修德。


古人曰:“三千內功易成,八百外行難圓。三千內功,修身也,八百外行,修德也。”

打坐實修只修不養,像一邊蓄水一邊開閘,只養不煉則切斷活水源頭,無以濟事。

功從德上來,德為功之源,作為內心修養的德,從它的含義上講,德就是得。

養德則功進,無德則功損。道德是靈魂的力量,道德能彌補智慧的缺陷。

簡而言之,實修不修德,心定要著魔。


打坐實修“入靜”程度不同,外顯不同,來看看自身到達哪個層面?

打坐實修就是個“觀”的過程



養德的關鍵在行德上,只有想法還不行,要有恆心去行德。

《禮記》中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因此打坐實修要和日常生活、工作以及整個生命活動結合起來,

每時每刻都要想到並且做到“無我”、“利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修德還要遵紀守法,助人為樂,淡化名利,講究社會公德。

只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也就“人若慈悲何須讓,心本平和不用忍”了。

行道在悟性,行德在善命。

對此各位同修如何看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