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深圳全市第一,福田2019年金融GDP超过1400亿

金融业集聚效益凸显,引进国内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等21家持牌金融机构,分行级持牌金融机构总数占全市比重超七成。引进金融稳定研究院、深港澳金融科技联盟、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等机构,金融中心已现新的引领之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20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超三成,长期保持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四成以上。

福田区2019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0亿元左右,增长7.2%左右!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全市水平,在复杂严峻形势下逆势走强。

深圳全市第一,福田2019年金融GDP超过1400亿

福田2019年金融GDP超过1400亿

深圳福田: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如火如荼

目前,福田持牌金融机构(含市级分支机构)总数达247家,数量占全市70%,业态齐全。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及监管机构集聚福田,平安集团、招商银行位列世界500强。

经过40年发展,深圳金融业形成东起红岭路蔡屋围、西至前海自贸片区多中心的布局。福田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金融优势,正在深圳中轴线上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其中基金产业园已经打造完成,引入了银行、保险、基金、资产管理、创投机构等众多业态,形成金融产业聚集的监管+服务平台。

接下来,福田还计划建设金融科技大厦和国内首个征信大厦,打造以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为核心,上下游围绕,全产业链的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F形金融核心区域

在福田区七届三次党代会上,福田区委书记吕玉印提出,提升福田金融总部集聚区功能,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对标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香港中环等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福田正在提高金融聚集程度,持续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金融机构总部。目前,深圳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多数首选福田区。

2017年来,福田新增持牌金融机构共51家,其中2017年20家,2018年18家。2019年上半年,福田引进了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中心(全国首家汽车金融牌照公司)、建信理财(全国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等13家持牌金融机构。

东起深交所、西至招商银行大厦总部,沿深南路两侧,金融机构高度聚集。外加深南路以南金田路、益田路的金融机构布局,福田基本形成了F形金融核心区域,这里将会被打造成深圳的金融核心区。

为高标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福田还在进一步完善辖区金融生态,增量上持续落户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机构,服务上建设金融要素交易平台,空间上实现监管机构物理聚集。

在正在开展的“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中,福田将结合对国内外经济与金融发展主要趋势的分析,进一步梳理和把握大湾区新金融中心建设外部环境,并总结国内外金融中心建设经验。福田正在朝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金融中心和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前进。

金融科技,增强未来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作为全国第一个发布专门政策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地方政府,2017年,福田区与深交所联合编制发布了全国第一只反映金融科技发展的“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数”,后续设立了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开辟了34个金融科技人才实习基地。

通过落户央行唯一批准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以及中国金融科技研究院,落地全国第一个金融科技载体“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落户包括平安科技、招商金科两大巨头在内的一批金融科技企业,并引进首个金融科技加速器(平安云加速器),如今,福田的金融科技生态已基本成形。

接下来,福田将继续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引进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市场主体,增强深圳经济和金融发展后劲。计划建设金融科技大厦、国内首个征信大厦。打造以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为核心,上下游围绕,全产业链的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此外,福田还将探索建设国内首个监管科技基础公共平台。增加监管科技基础性研究成果供给,切实防控新技术带来的金融应用风险;探索与港澳联合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试点,尤其是对涉及跨境的金融创新项目,提供监管指导并采取灵活的监管措施,实现风险可控下更高效、更快速的金融创新,促进跨境金融服务的提升。

绿色金融,积极申报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

我国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发起缔约国之一。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绿色金融。

近几年福田通过修订产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政府给予补贴,持续加大对绿色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力度。因此,去年福田得以代表深圳,向国家申请第二批绿色金融示范区。

接下来,福田将支持筹备TC322(ISO可持续金融标准委员会)第二次国际会议。会议致力于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实践纳入机构投资决策和更广泛的金融管理中,推动投资进入绿色项目和“可持续”解决方案。这将大大提高深圳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知名度。

同时,福田将联合有关机构申报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推动形成大湾区绿色金融网络、绿色项目库及联席会议制度,秘书处将设立在福田区。

此外,福田正在积极申报打造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推进联合国环境发展规划署“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FC4S)”下属的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落地。

金融扶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与企业“交朋友”

“截至目前,福田境内上市企业达51家,境外上市企业28家,有7家优质企业作为科创板后备企业。”朱江表示,福田还在持续精准服务金融机构、培育企业上市。

一方面,发布相关产业资金政策撬动发展,同时加大对辖区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企业扎根福田健康快速发展。搭建政企交流平台,主动与企业“交朋友”,成为企业贴心人;会同辖区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部门联动指挥部,共同为辖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另一方面,联合深交所、港交所、证券监管机构、金融企业等开展辖区拟上市后备企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编制重点培育年度培训计划,推动辖区优秀企业上市。

此外,对于辖区供应链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福田制定了《福田区创建供应链金融集聚示范区方案》,并联合辖区保险、银行、供应链、金融科技等公司,推出了全国首创的“跨境货物运输贷保险产品”,对银行向中小企业跨境货物运费提供的贷款办理保险,发生坏账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鼓励银行积极放贷。

而且,通过搭建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信息整合,福田完善了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搭建资金端、企业端、监管端对接桥梁,服务供应链产业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

金融监管,建设金融风险防控处置系统

金融是强监管领域,金融工作局的一大工作重心就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通过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打法创新,福田在金融监管方面正在持续发力。

目前,福田正在广泛开展涉众金融风险防控处置业务培训,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召开网贷机构良性退出实务培训会,督导网贷机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此外,福田进一步搭建了长效机制,在“福田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面、高效的归集、整合各类金融企业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涉众金融风险处置、化解的实际需求,完成福田区金融风险防控处置系统建设。

该系统实现了与信访、维稳、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的互通共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监管科技定期全面排查互联网金融、金融交易场所等涉众金融领域,做好金融风险的研判分析。

依托智慧福田,我们正在整合区直部门、街道、社区力量,实现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从被动向主动、从人力向科技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