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的是因赵括无能吗?其实不然,从两个方面论之

发生于公元前262-260年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在长达一年多的军事对峙后,秦军最终击败赵军。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集结超过100万士兵参战,其中秦军约60万人,赵军45万人。秦国由名将白起领军,再加上国力和军事力量都远胜于赵国,取胜本不足为奇。但是,在包括《史记》在内的许多说法将赵国的惨败更多地归咎于接替接替廉颇为主将的赵括,认为赵括只有军事理论素养,没有实际指挥作战的经验,仓促之下扶上大位,最终酿成了赵国全军覆灭的惨剧,也给后世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柄。

那么,被认为只精通军事谋略却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是如何得到赵孝成王的信任,得以以倾国之兵托付?细细品味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再加以合理的推理猜测,本文认为,赵括并不是像大家想象得那么无能,他不过是在为赵国惨败背黑锅,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单个将领能决定的,而由赵国决策层战和不定的战略定位、稍逊一筹的综合国力与后勤保障所决定的。

被赵王托付重任的赵括,并非是纸上谈兵之辈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夺取野王城,使得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上党郡已然不可保。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投降秦国,愿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君臣经过激烈讨论,接受了上党郡。

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秦国对赵国白得了上党郡十分不满,公元前260年,秦军派遣王龁夺取了上党郡,进而攻打赵国本土。赵军由老将廉颇统率,赵军数战不胜,损失了一裨将和四都尉。廉颇不得不退却至丹水东岸,构筑百里石长城坚守不出,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赵国难以承受数十万大军旷日持久的后勤压力,赵王恼怒廉颇军队伤亡很多,屡次战败,却又反而坚守营垒不敢出战,于是就派赵括取代廉颇为将。秦国听闻此事,则秘密派遣名将白起进入长平战场取代王龁为主将。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的是因赵括无能吗?其实不然,从两个方面论之

《大秦帝国》中的白起形象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的是因赵括无能吗?其实不然,从两个方面论之

长平之战示意图

这次交战双方临阵换将成为了长平之战的转折点,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疑惑,秦国出动战神白起取代王龁为主帅不足为奇,毕竟长平远离秦国本土,即使是国力雄厚的秦国,后勤压力也是不小,在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白起受命出征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此时的赵孝成王不顾反对意见,令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为将取代廉颇,着实令人感到意外。要知道赵孝成王并非昏聩无能之辈,也深知军国大事不是儿戏,即使是对廉颇不满,需要临战换将,也不会轻易地将40万大军和国运交与一个被公认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将领。要知道,此时的赵国不仅有廉颇这样的名将,还有田单和乐毅这样的名将,前者以“火牛阵”帮助齐国复国成功,后者率五国联军险些灭齐。但是,赵孝成王最终选择赵括,自然是有其道理。

后世时常用蔺相如的反对意见:“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和赵母对其子担任将帅提出反对意见来佐证赵括不适合担任主将,但是,能让秦国不惜重金使用反间计,也从侧面说明赵括并非泛泛之辈,不然都难以入秦国君臣的法眼。

在这里我们也无意刻意为赵括洗白,曾经看到有资料为了证明赵括曾有实战经验,并立有功劳,而以麦丘之战为例。但是,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只能证实公元前280年,赵奢率军伐齐,并攻下麦丘城。不能证实赵括曾经随父亲出战,并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计谋帮助赵奢取胜。

《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 十九年﹞ 赵奢 将,攻 齐 麦丘 ,取之。”

话说回来,赵括临危受命,虽然知道此战异常凶险,但是还是前往长平前线。赵括来到长平之后,立即贯彻赵孝成王的指示精神,更改廉颇的战术安排,替换军中的将领,准备出击进攻秦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赵括随后主动出击,显示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取得进展,虽然史书上说赵括是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但是,赵括在无法攻下白起壁垒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镇定地构筑壁垒等待救援,在“秦奇兵二万五于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不利情况下,一坚持就是四十六天,在这段时间内,赵军防守严密,没有出现大的动乱。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赵括亲自带队突围失败,被秦军射杀。虽然随后的四十万赵军投降被坑杀,

但是秦军也在长平之战损失惨重,无力一举灭亡赵国。用白起的话讲,长平之战秦军也不过是惨胜,“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考虑到廉颇之前与秦军交战大都失利,且主要采取守势,相信秦军的过半损失大多数都是由赵括率领的赵军所造成,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赵括本人具备相当高的军事指挥能力,并非是无能之辈。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的是因赵括无能吗?其实不然,从两个方面论之

影视作品中的赵括形象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深层次原因:战和不定的决策战略与稍逊一筹的综合国力与后勤保障

秦国本是偏居一隅的弱国,到了长平之战时,经过商鞅变法一百余年的励精图治,秦国早已并吞巴蜀,锐意向东开疆拓土,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国统一天下的曙光已现。从这个意义上看,长平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其差别仅在于赵国是以何种方式失败,是小败得以保存实力还是精锐尽失,一蹶不振,很可惜,由于赵国方面的原因,赵国最终以最惨的结局告终。但是,简单地将赵国的惨败归结于赵括,认为是其“纸上谈兵”要为失败负责,实在是一种误导。即使是廉颇得以继续坚守长平或是赵孝成王以田单、乐毅取代廉颇也难以改变赵国在长平之战失败的结局。

结合史料进行客观的分析,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惨败,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赵国决策层战和不定的决策战略与稍逊一筹的综合国力与后勤保障。

一方面,我们先看一下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前后的决策判断的坚决性和一致性存在严重问题,决策立场反复无常,前后矛盾。首先,看一下赵孝成王最初的同意接受上党的决策。

由于上党地理位置重要,加上地形较高,落入赵国之手,则成为遏制秦国东进的屏障,落入秦国之手则成为秦国东进赵国的桥头堡,面对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主动送上的橄榄枝,赵国君臣颇为动心,但也有不同意见,但是,赵孝成王最终还是听从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意见派兵接收上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赵国朝堂内部对获得上党的利弊争议性不小。

《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其次,当秦国起兵攻取上党时,赵王又没有坚定之前的立场,选择退却。从最高决策者赵孝成王的角度看,既然决定接收上党郡,在吞下这块肥肉的同时,就要对可能到来的秦国反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国力储备。但是,公元前262年,当秦军攻取了上党郡,赵国并没有坚决地出兵与秦国争夺上党郡,只是将上党郡的民众转移至赵国境内安置。从实际情况看,赵孝成王显然对秦国利用上党问题试图打一场国运之战准备不足,不然冒着得罪秦国的风险却没有守住上党,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再次,赵王面临秦军压境时,战事不利就意志不坚定,先是斥责廉颇失利防守不出,而后又打算与秦国言和,结果被老奸巨猾的秦昭王玩弄于股掌之中。

当赵王意识到秦国起倾国之兵决意灭赵时,不得不启用擅长防守的老将廉颇率军抵御秦军。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秦军实力强于赵军,赵军接连失利,廉颇果断退往丹水东岸,构筑坚固壁垒打算打持久战。应该说廉颇这一计划是最合适的,毕竟秦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压力也不小。但是,赵王的决策意志不够坚定,先是斥责廉颇失利畏敌不出,而后又与楼昌和虞卿讨论派员议和之事。楼昌建议派人到秦国和谈,虞卿则坚决反对,认为应先联合楚国和魏国形成合纵之势,和谈才有机会。

《战国策》载:虞卿曰:“王聊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从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

赵王听从楼昌的建议,派遣郑朱到秦国何谈,秦国接纳了郑朱,赵王认为和谈有希望,虞卿则认为大事去矣,秦国肯定是假意和谈,而楚国和魏国看到赵国与秦国和谈,就不会打算救援赵国,这样一来,秦国就可以只面对赵国一个敌人,秦强赵弱,赵国必败。事情果然如虞卿所料,老奸巨猾的秦昭王君臣假意同意和谈,并将赵国打算和谈的消息散布各国,使得楚国和魏国等潜在盟国放弃了对赵国的援救打算,赵孝成王被秦昭王玩弄于股掌之中。

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媾秦,秦已内郑朱矣,子以为奚如?”虞卿曰:“王必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郑朱,赵之贵人也,而入于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赵卒不得媾,军果大败。

最后,赵王打持久战的意志不够坚定,临阵换将,而秦国君臣对长平之战则持之以恒,不断加码。从秦赵两国决策层的态度来看,秦国不仅实力强于赵国,对长平之战的战争意志也从未动摇,不仅暗地派遣更出色的名将白起指挥作战,而且敢于在赵括被包围的情况下,实行全国总动员,为了彻底切断赵军的后路,秦王亲临河内前线,加封该郡所有应征者爵位一级,将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征召,组成一支大军。这支临时征调的秦军,从战场两翼一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

反观赵孝成王,则对廉颇以持久战拖垮对手信心不足,在相持不过六个月后,就决定以崇尚进攻的赵括取代廉颇为将,当然这并不是说赵王一定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只能说反间计散布的内容恰好对应了赵王的想法,再加上赵括本人也确实有一定的军事才华,这才有了赵括出征的结果。赵括其实对自己的军事水平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认为他的对手是王龁,还是有机会战胜秦军,但如果是白起亲自出战,赵括认为自己也很难有胜算,殊不知秦国却真的派白起指挥作战,赵括虽英勇作战,仍然免不了被包围困守等待支援,但是从史料情况看,我们只看到秦昭王亲临河内前线,动员一切力量增援长平,而看不到赵孝成王一方的任何增援举动,不管是援军还是粮草,当然,也许赵王也采取了援救举措,但是无济于事。这是两国决策层在战争意志方面的鲜明反差。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总的来看,抛开秦强赵弱的现状,在某种意义上,长平之战是两国国君在战争决策坚决性和一致性方面的较量,而白起、王龁与廉颇、赵括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由于赵孝成王内不能坚定决策意志,外不能审时度势争取外援,决策朝令夕改,注定了赵国失败的结局,而赵括不过是最终替君主揽下失败的骂名而已。

另一方面,秦赵两国在综合国力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是赵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是秦国粮食供应充足。秦国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沃土千里,号称八百里秦川,是著名的粮食产地。此外,为进一步扩充国力,公元前316年,秦国利用巴国和蜀国两国交战之际,派遣司马错出兵巴蜀,将巴蜀之地纳入秦国版图,虽然当时都江堰还未建成,但四川盆地自古就是物产丰富之地,这就使得秦国坐拥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两大粮食产地,粮食供应无虞。

《史记·地理志下》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南贾滇、僰僮,西近邛、莋马旄牛。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柔弱褊厄。

二是秦国完备的后勤体系使得秦军粮食运输能力很强。尽管长平远离秦国本土千里之遥,但秦国的河西郡离长平不远。秦国充分利用了水运网络大大增加了粮食运输能力,提高了运输效率。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困赵长平,将请粟……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关中相望至长平。舫船载卒,一舫载50人,与3月之粮,下水而浮: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

从上述记载和其他史料推断,一个秦军士兵一个月的口粮大概在40斤左右。据此推算,当时秦军每船能载3000公斤粮食,秦国的补给线虽长,但运输方法灵活,而且粮食还相当充足。长平战争期间,秦军运送物资的船只从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河内绛邑(今山西翼城),再从靠近长平的河内绛邑转运至战区,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运输能力得到很好地保障。

而赵国将四十万壮劳力集结在长平前线,前后长达一年多,由于国力明显不如秦国,粮草难以支撑长期对峙,向其他国家求粮也没有明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赵国以更具进取心的赵括取代廉颇,也是考虑到粮草不济的因素。

《战国策·齐策二》记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结语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国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经此一役,关东六国中唯一在军事方面能与秦国抗衡的赵国精锐尽失,从事一蹶不振,秦国也扫清了统一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关于赵国的惨败,赵括虽然战败,自然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把主要责任推卸给赵括,甚至给其冠以“纸上谈兵”的帽子,实在有失公允。总的来看,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更多要归咎于赵国决策层战和不定的决策战略与稍逊一筹的综合国力与后勤保障,前者可以被认定为精神层面,后者则可以被认定为物质层面,前者决定了赵国的战争意志不够坚决和一致,使得前方将帅在战略安排、获取外援等方面受到掣肘,制约了前方军队作战的潜力;后者则决定了赵国因国力有限,加上准备不如秦国充足,难以支撑长期作战,这也是迫使赵孝成王急于结束战争的诱因之一。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