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大的倒霉蛋之—赵括


赵括,这个2000多年前的年轻人历史上留下的唯一记录就是“纸上谈兵”。但是历史从来不是真正的事实。他只是基于事实的故事。至于这个故事应该如何来写。就由后来的史官们说了算了。而我对于这个故事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赵王任用赵括不是受到什么反间计,而是不得以而为之。因为主动进攻已经是赵国唯一的选择。也许廉颇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但是,廉颇素来主守。让一个主张防守的将领去组织进攻。所要冒的风险也并不比启用一个年轻的将领要好。在战国年代唯一可以在武力上与秦国较量的只有经过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骤然崛起的赵国。但是赵国跟秦国比。不缺良将,缺的是钱粮。而战争打的就是钱、粮。秦国拥有关中千里沃野,又占据蜀中天府之国。有钱、有粮、有人。而且由于四处攻伐。虎狼之秦的名声已经遍布诸国。没有人敢惹他,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可以倾举国之兵进行战略决战。反观赵国。国土面积小于秦国。西北五郡与匈奴接壤,当地无法进行耕作,当地人以放牧为生,自给尚有困难,更不用说给国家交粮。赵国能用于耕种的土地太少。根本无法支持旷之久的战争。长平之战发生时,廉颇率领五十万赵军已经跟秦军对峙两年之久。赵国国内早已是不堪重负。在拖下去即便是战场上不输,国内也撑不先去了。所以赵国需要速战速决。即便是打输也要迅速结束战争。所以主张进攻的青年将领就成了赵王唯一的选择。在兵力方面。赵军五十万。秦军七十万。秦军是有兵力优势的。后勤充足。也没有后顾之忧。而赵军除了粮食供应问题之外。还有分出近二十万兵马防备匈奴和齐国。事实上当时镇守北方匈奴边境的就是后来名镇天下,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赵牧。当然赵牧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边镇将领。离他后来声名鹊起大败匈奴还有些时日。背后的齐国趁秦赵大战之机从背后捅了赵国一刀想捞点好处,结果被从长平调换回来的廉颇一顿狠揍,被斩首八万,才老实下来。但是赵国毕竟要防备他们无法倾举国之兵。即便是到后来长平战败。秦军兵 围邯郸。防备匈奴和齐国的大军仍然没有调回。而赵括另一个为大家所诟病的就是阵前斩杀八员主张防守,反对进攻的将领。但我认为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虽然血腥了一点,但却是当时稳定军心,统一思想的最好办法。自从秦赵对峙。赵军一直是取得守势。军中上上下下都是把它作为指导思想。既然现在要进攻就必须统一思想。阵前杀将以为了震慑军威。二来也是为了统一思想。告诉全军全力进攻,莫要言守。统一军心。事实上他的手段是有成效的。赵军的攻势很猛烈。给秦军不小的冲击。但是,历史给赵括开了一个玩笑。可悲的是赵括刚登上战场就遇到了白起。那个被称为杀神的人。终白起一生屠戮六国将士近150万人。要知道那个时候七国人口加起来也不过近2000万人。而被他攻杀的就有近150万人,显然40万赵军占据个这个数字很大的份额。赵括还没有经过任何历练就遇到他不能不说你是一种悲哀。后来战场的演化就跟后人所说的一样,40万赵军被围困。缺水少粮。40万人缺粮40余天,以至于人相食。但是却没有哗变。你能说赵括没有统兵之才吗?他带着赵军饿着肚子不断的攻击秦军的营垒。秦军几乎要支持不住了。最后秦昭王下令河内15岁以上是男子全部征调派往前线,才稳住战线。此时战场上已经集结了60万秦军,装备精良,固守营垒。而赵军却饿着肚子,不得不吃战死袍子的尸体维持战力。而后方20万赵军却无法征调派往前线。试想如果赵国没有秦军的后顾之忧,征发20万赵军前线,很显然可以一举击破秦军的围困,打通粮道。这样以赵军的战力恐怕胜负还是未知之数吧。可是历史没有假设。最后赵括亲自带队冲锋,战死!赵军随后土崩瓦解。白起恐怕也是畏惧赵军的战力,怕弹压不住数量如此众多的赵军才想到了坑杀之计吧。秦军也实力大损。战死者20余万。虽然最后用疲惫之师进攻邯郸,也是久攻不下。反而损兵折将。最后信陵君魏无忌用十万之众就将其击败。只能仓皇撤退。赵括的悲哀即在于战场,一战而败,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可是纵观整个战国,从白起领兵开始,从未打过败仗。多少名将都被他击败,身死军灭。赵括负于白起,也不能证明他就会纸上谈兵。恐怕他的这个名声跟他的父亲也有关系。赵括之父是马服君赵奢。赵奢曾与赵括谈兵,竟不能取胜。不知是出于一个父亲的脸面还是什么原因。说赵括只是纸上谈兵。既然他父亲都这么说,大家也就姑且这么觉得吧。赵括被任命以后他的母亲找到赵王,说赵奢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可委以统兵之人,还说以前赵奢带兵大王有什么赏赐他从不往家里带,都是分给手下将士,而赵括呢?大王赏赐给他的东西,都是带到家里从不与士兵分享。这样怎能做带兵之人。理由竟然如此荒诞。说道赏赐,后来的王翦不也是领兵在外的时候拼命向秦始皇要良田,要宅邸,要美女。因为他打了胜仗,所以他的行为被理解为是为了消除秦始皇的猜疑而故意这么做。但是因为赵括打了败仗,同样是事在赵括这里就变成爱财了,历史何其的不公啊。赵括战败,40万人身死,但事实上赵王并没有怪责赵括。难道不也说明赵王及赵国大臣知道。赵括战败他已经尽力,只是时运不济,非战之罪也。可历史就是这样,谁又会为赵括来鸣一句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