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苏绰说过“用贪官,反贪官”?别造改历史了,一派胡言。

不知道哪位网络大神发明创造了一篇奇文《宇文泰、苏绰问对录》。该文章借用西魏当家人宇文泰和“孔明”式的人物苏绰深夜论道的典故,编纂了一套如何任用贪官的政治理论。更奇的是,众多网友看后都“顿开茅塞”,高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权谋之术盖世无双。

因为这篇文章比较长,我就不引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着看一看。我想在借驳斥这篇伪《问对录》,重点介绍一下苏绰这个“孔明”式的人物。

宇文泰,苏绰深夜论道

宇文泰是一位“曹操”式的人物,他精通军事、政治、好权谋。他没做过皇帝,但却是西魏政权的实际当家人,北周王朝的奠基者,死后被儿子北周孝闵帝追尊为文帝。

宇文泰久仰苏绰的大名,一直没有机会交谈。有一次宇文泰去昆明湖看捕鱼,路过汉代仓库遗址,宇文泰便问身边人这里的故事,但谁也答不上来,这时就有人说:“苏绰学识渊博,一定知道。”宇文泰立刻就命人找来了苏绰,苏绰对宇文泰的提问对答如流,侃侃而谈。宇文泰大喜,鱼也不看了,带着苏绰就返回了府里,与苏绰谈论治国之道直到深夜。宇文泰大概是累了,就躺着听苏绰说。苏绰越说越精彩,不知不觉宇文泰就坐了起来,还移座向前。苏绰一直说到天亮,宇文泰仍意犹未尽。

我们不知道宇文泰和苏绰谈论的具体内容,但绝不是什么用贪官的理论,因为史书明确记载他们谈论了申不害和韩非子的理论。

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周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五》

申不害、韩非子

申不害是法家的“术”派,韩非子讲究“法”、“术”、“势”三派合一。我们且不管这些派别的争论,要知道申、韩二人都是法家学说的代表性人物。他们都主张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尤其韩非子更特别提出“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见解。

如果苏绰向宇文泰讲述了申不害、韩非子的理论精要,怎么会鼓励宇文泰任用贪官呢?这不是打脸吗。

苏绰说过“用贪官,反贪官”?别造改历史了,一派胡言。

苏绰的制国理论

苏绰非常精通算术,他为宇文泰创制的记账和户籍等方法,很长时间都被后世沿用。

另外苏绰为了改革制度,制订了《六条诏书》,在六个方面进行改革,分别为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治身心说的是治民者要“心气清和,志意端静”,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

这样的治理理念,怎么可能建议宇文泰任用贪官?《六条诏书》倍受宇文泰推崇,宇文泰规定,不能背诵《六条诏书》不精通记账法的人不允许当官。

为了抵制六朝以来的浮华文风,苏绰亲自写了范文,要求官员作文都要仿照来写,使当时的浮华之气大减。

公元537年,东魏兵分三路攻打西魏,苏绰和宇文泰力排众议,集中兵力攻击一路,大获全胜。

苏绰说过“用贪官,反贪官”?别造改历史了,一派胡言。

苏绰的品德

苏绰的生活非常简朴,他从来不经营产业,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财。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招揽贤才,推崇教化上。他所提拔的人,都成了国家的栋梁。

而宇文泰对苏绰也十分信任,可以说是推心置腹,彼此无猜。甚至宇文泰要出去巡视的时候,都会事先在空白纸上签好名字交给苏绰,让他遇到事情自己做主。回来以后,也只是草草一看,从来没有反对意见。

苏绰说过“用贪官,反贪官”?别造改历史了,一派胡言。

公元546年,苏绰病逝,享年49岁。宇文泰知道后放声痛哭,“哀动左右”。下葬时,宇文泰知道苏绰一生简朴,为了尊重,只用白色的车子拉着棺椁去下葬,宇文泰亲自在灵车后以酒洒地,痛哭着说:“苏尚书平生做的事,他的妻子,孩子不知道的,我全都知道。只有我明白你的心,也只有你懂我的心。本来准备一起平定天下的,没想到你竟然舍我而去,有什么办法啊。”说完放声大哭。

太祖亲于车后酹酒而言曰:“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因举声恸哭 《周书》

苏绰的一生,尽忠职守,为宇文泰的政权霸业洒尽了最后的心血,映合了诸葛的誓言“时间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