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好营养特辑

NO.2

终于到了“宅在家”也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躺在床上刷手机,却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席卷下,在父母、家人的唠叨议论中,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未知,才恐惧。面对“病毒”这个让我们闻之色变的“敌人”,更多的了解它,才是战胜它的基础。

在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的当下,我们特别分享一本关于病毒的科普书籍,这本《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教授等编著。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

本书作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他用通俗的文字叙述,将复杂深奥的科研与协调工作带进公众视野,用浅显易懂的叙述,带领读者从流感的历史、疾病的发展、免疫和健康、生命和进化、社会和国家、全球与人类的层层递进、娓娓道来,通过十章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将科学的知识,犹如打开了神秘的藏宝图,在疑惑的海洋中探险猎奇,听科学家讲述科学的传奇,向我们传播科学的春天。

● ● ●

2018年,距1918全球大流感爆发整整一个世纪!在这世纪回眸的历史节点上,作者系统回顾了人类与病毒之间百年的博弈之路。书中通过10章的内容,带领读者从流感的历史、疾病的发展、免疫和健康、生命和进化、社会和国家、全球与人类等方面一路前行,层层递进地为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通过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对病毒知识进行了全面科普,追述了科学家们在筚路蓝缕的奋斗途中与病毒博弈的神奇往事,并指出全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勠力同心构筑防控之路,才能形成人类与病毒和睦相处的共赢局面。作者通过一个个悲怆的故事,一项项改变人类命运的发现,将医学融入生活,科技化为艺术,将思想镌刻成文字,用健康谱写华章。

病毒知识的博古论今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病毒如同一个幽灵,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30多亿年,人类与之共存了数百万年,科学对其的认知虽然短暂,但必将成为人类战胜病毒的终极武器。马克思曾言:科学绝对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拿出自己的知识为人类服务。作者用科学的知识为读者开启了科普之旅,通过无数难以忘怀的历史事实提醒人们:传染病没有国界,它周游世界无需签证。流感病毒是如影随形的致病之源,甚至能跨物种传播,早已突破了国家和地域限制,是盘旋在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幽灵。

作者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角度切入,介绍了流感病毒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带领读者进入健康消毒、卫生措施、个人保护的生活常识,然后从病毒发展以及重症发生后导致人体疾患的临床表现,概述了以被救者和救治者为焦点的双重挑战。通过牛奶的故事,回顾了预防医学和战胜病毒的光辉经典。正是由于发明牛痘疫苗预防天花,从此开启了免疫学的大门。

作者还对疫苗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全面科普。如今已知针对病毒的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人类研制成功的疫苗无不遵循“以毒攻毒”的经典理论,却又常常求索于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之间,问道于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作者讲述了地球的主宰与小小病毒在一个世纪中的无声较量,让读者探秘在知识的幽谷,逐浪在科学的海洋,奏响了流感与人类、疾病与健康、病毒与生命的交响乐章。它不仅是一部令人心潮澎湃的科普著作,也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文学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常常会被字里行间作者高深的文学修养、唯美的艺术描述而感动,从而使一位充满着人文情怀的科学大家形象跃然纸上。

如影随形的致病之源

认真比无心更为可怕,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人类只有认识流感病毒,立足科技创新,预防控制疾病,最终才能贡献健康事业。本书出版之际,恰逢1918全球大流感爆发百年祭。当时“西班牙流感”横扫全球,夺走地球上近1/20人类的生命,是有史以来最为致命的一次流感大暴发。其中近半数的死者是婚育年龄的年轻人,被称为“双重死亡”,更可怕的是对罪魁祸首一无所知。如今人类早已知晓,流感病毒是致病的祸根。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流感四大天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和丁型流感

尽管一般人认为流感主要分为甲、乙、丙、丁4型,但其实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太多太快,其中包含无数的亚型,而变异正是流感病毒偷袭人类的法宝,近年来时常暴发的禽流感就是一个例证。正是这些多变的毒种,让我们在对抗流感病毒时产生应接不暇的感觉。这些看似微小的生命,多年来一直与人类纠缠不清,始终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我们身边,常常幻化出各种形态,迷惑和躲避人类的追踪。即使有时会突然无影无踪,但经过风平浪静间隙,却又突然刮起旋风,给人类制造新的劫难。尽管随着科技发展的一日千里,我们会产生依靠科技躲避流感的念头,似乎可以在某种空间状态下,创建一个生命区间的隔离域。正是这种对病毒缺乏了解的天真想法,常常误导人类在流感来袭的时刻,无论在潜意识上或真实的生活中都未能严阵以待。由于科研水平的限制,至今流感疫苗的制备还跟不上病毒的变异。人类应对流感病毒的基本原则依旧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读后感言:本书带领读者进入流感病毒的微观世界,体验传染病防控的精彩历程,领略生命健康的创新之路,沐浴科学技术的金色光芒。

勠力同心的防控之路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使命,就要把科研成果贡献给祖国。科学创新要融入大众才能充满活力,科技创新的火种只有深植于心灵、动力才能源源不绝,而科普正是这星火燎原的春风,传播着科学的思维、知识、方法、成果及精神。作者坚信,健康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梦想不灭,定有未来。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人类终将找到病毒变异的规律,通过和衷共济的努力,研制出精准制服流感病毒的雕翎箭,命中阿喀琉斯之踵。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得以更好地认识流感病毒,享有健康生命的权利。

(转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对于时刻面临病毒威胁的我们来说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保护自己

1、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不要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做到不随地吐痰,以防接触传播病毒。

2、居室和办公室,都要经常通风,减少室内聚集的细菌和病毒数,保持室内清新的空气。

3、疾病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比如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

4、到医院看病,最好戴口罩。呼吸道疾病大多由空气传染,医院就诊者多为各种疾病的患者,易被传染。

5、一定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减衣服,防止因感冒着凉引起的免疫力低下。

6、日常饮食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指导,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多喝水,戒烟限酒。同时要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7、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坚持户外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一个简单好习惯,勤洗手远离病毒

洗手冲水加肥皂

揉搓指缝不可少

手心手背都洗到

至少停留二十秒

泡沫全都冲洗掉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毋庸置疑,流感病毒是人类近年来所面临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威胁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与自然交互的日益频繁,会有更多的未知病毒闯入人类生活的空间。征服疾病是我们要去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的原动力,其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与挑战。

作者坚信,健康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梦想不灭,定有未来。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人类终将找到病毒变异的规律,通过和衷共济的努力,研制出精准制服各类病毒的雕翎箭,命中阿喀琉斯之踵。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不出门读好书丨“认知病毒,科学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