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112家农贸市场提前营业“菜篮子”不空

112家农贸市场提前营业“菜篮子”不空

1月29日,我市一些农贸市场提前开业,并且备足货源。记者在夫子庙农贸市场看到,新鲜蔬菜品种繁多。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摄

112家农贸市场昨提前营业

大量本地蔬菜提前上市供应,一周可达5万吨

南报网讯 (融媒体记者 王丽华 于飞)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蔬菜供应保障工作,昨天起,我市112家农贸市场提前开门营业,确保全市“菜篮子”不脱销不断档。记者昨天从市农业农村局也获悉,与往年相比,今年南京本地蔬菜已经开始提前采收上市,在田蔬菜面积达20万亩,预计产量达到34万吨,与往年同期生产水平基本持平。其中近一周预计可收获面积为3.5万亩,可收获产量5万吨。青菜、油麦菜、小白菜等应季蔬菜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据了解,春节大年初二,市农业农村局就发动谷里、龙池、龙袍、马鞍、和凤等各大蔬菜基地大量抢收上市,发挥特殊时期稳定蔬菜供应的作用。

“市民一般都会在年前囤好了一段时间内的蔬菜量,所以以前刚过春节的十天时间里,蔬菜销售相对较少。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提前到来了,价格较去年同期略高,我们也提前一周至十天左右开始分批上市。”南京六合龙袍生产基地负责人沙进成说道。

南京谷里生产基地负责人张端喜介绍,受今年暖冬天气影响,蔬菜总体产量比去年同期偏高。目前,全市在田蔬菜品种以叶菜类为主,主要有青菜、油麦菜、小白菜、芹菜、菠菜、莴苣、甘蓝、萝卜等应季蔬菜。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田蔬菜面积近800亩,预计产量达150万斤,其中小青菜、包菜、大白菜三个品种占六成,货源充分。

“春节期间突击供应蔬菜,找工人会困难一些。我自己的合作社里采摘、加工、运输等岗位已经到齐,现在有21个职工开始正常工作。现阶段情况特殊,我们增加了用工酬劳,人工费从以前的一天100块涨到了200块。”张端喜告诉记者。

“虽然还在疫情防控阶段,但我们南京市民对蔬菜供应可以不用恐慌。”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近期各农贸市场相继营业和蔬菜调运工作及时启动,全市地产和外调蔬菜供应会更加充足,市场将会保持平稳,目前蔬菜价格属季节性小幅上涨,但总体平稳,后期随着气温上升,蔬菜上市量加大,价格会有所回落。

除了蔬菜基地抢收以外,昨起,我市112家农贸市场也提前开门营业。

上午7点,凤凰花园城社区菜市场经理周德就陪同商户整理蔬菜了。来自街道、应急管理、城管等部门的执法人员查看了菜场人员登记台账,检查了市场内的安全环境后,菜市场拉开大门正式营业。商户邢光利一家,把前一晚准备好的新鲜蔬菜再次整理好,不一会儿,就有许多附近居民陆续来买菜了,大家很有礼貌地排着队挑选。

西兰花6.5元一斤、西红柿8元一斤、青菜5元一斤……30多个品种的新鲜蔬菜几乎样样都受欢迎。“这个青菜太新鲜了,而且价格也不贵。”戴着口罩前来买菜的付女士告诉记者,她买了20块钱的青菜,完全没想到家门口的菜场这么早就能开门,而且随到随买,根本不需要买很多。邢光利介绍,他们一家人大年初二就从苏北老家回到南京,28日得知菜场具备开业条件可以进场后,立刻联系了众彩的商户,报告自己想要的蔬菜品种;又联系八卦洲的本地农户。“往年春节假期都要到大年初八才营业,供货的老朋友起初都不是太愿意,但卖了这么多年菜,我有需求时,大家克服运输、人手不够的困难,还是快速向我供货了。”他说。

毕竟是人员较多的场所,周德细心安排,在菜场门口安排了测量体温和检查佩戴口罩情况的专员。记者看到,前来买菜的市民都自觉戴了口罩也很配合测量体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