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蕭山謀劃未來的城市“骨架”

產業 規劃 樓市

蕭山觀察,觀察蕭山。

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我們


站在“後峰會、前亞運”風口上的蕭山,正奔跑在從傳統工業大區向創新創業新城加速轉變的最佳跑道上。初春時節,這個傳統經濟的“老樹”,再次萌發出創新發展的“嫩芽”。

3月21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蕭山召開產業創新發展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兩帶兩廊”和中央創新區產業佈局規劃,謀劃打造長三角南翼重要的中央創新區,追求一個有更多“綠色GDP”經濟活動的更好、更高質量的增長。

蕭山將通過規劃建設錢塘新興產業帶、機場臨空經濟帶、風情科創走廊、時代智造走廊,進一步整合空間資源、優化產業佈局、加速創新轉型、強化開放引領,加快“7+1”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創新發展,和培育未來八大產業,力爭將蕭山建設成為科技要素集聚、研發創新活躍、創業氛圍濃厚、生活服務完善、交通出行便捷、生態環境優美、產城創深度融合的中央創新區,加快推動蕭山“製造”邁向蕭山“創造”、“智造”。

劃重點——“兩帶兩廊” | 蕭山謀劃未來的城市“骨架”

  01

四條“融杭”產業大通道


處於“後峰會、前亞運”的重要時期,蕭山的城市化正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以城市化帶動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路徑清晰可行。

蕭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敏說,蕭山編制的“兩帶兩廊”產業發展規劃可謂汲取經驗、集思廣益、反覆討論、幾經修改,是對蕭山未來產業發展高起點、高標準的科學規劃,目的就是要讓蕭山的發展之路走得更科學、更穩健。

“兩帶兩廊”包括錢塘江新興產業帶、機場臨空經濟帶、風情科創走廊、時代智造走廊,從杭州市中心出發,分別沿著錢塘江南岸、機場城市大道、風情大道、時代大道這四條“大動脈”向蕭山的“四面八方”擴散創新的能量。

某種意義上講,“兩帶兩廊”既是城市“骨架”,撐起蕭山打造國際城區、建設杭州新中心的大格局,又是“未來產業的架構”,關乎蕭山“三區融合”的示範與榜樣意義。

比如錢塘江新興產業帶,西起亞運村,東至南陽,沿線擁有地鐵二號線、彭浦大橋、九堡大橋、下沙大橋等跨江通道與杭州主城相連,是杭州繞城內僅剩的連片待開發濱水岸線資源,是杭州“擁江發展”的重點區域,也是錢塘江金融港灣的核心區。在這條產業帶上,蕭山重磅落子了錢塘江金融城、奧體博覽中心、圖靈小鎮、亞運村、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和測試基地、萬向創新聚能城、中英產業新城和紅山科創園8個重大產業載體平臺,可謂集聚了最重要的城建與產業資源,蕭山要將其打造成為蕭山總部、金融、會展、貿易、文化創意等高端服務業的集聚帶,智能(新能源)汽車、工業大數據、雲計算、節能環保等高科技產業的創新發展帶,以及杭州擁江發展先行區、國際濱水創新岸線。

這樣的“劃時代意義”同時發生在南部。時代智造走廊,從濱江出發,沿著時代大道一路往南,直抵樓塔。這中間,未來智造小鎮、亞太科創園、三江口文旅小鎮、戴村銀泰農旅小鎮、河上綠色新材料小鎮、樓塔文創小鎮等重大平臺串珠成鏈,傳統意義上的“經濟欠發達區”戴村、河上、樓塔開始迎接全新的產業週期。業內人士表示,“這是一條南部崛起、鄉村振興的關鍵大通道,直接把南部與杭州市中心串聯起來,成為杭州市重要的科技轉化承接走廊、生態製造集聚走廊和軍民融合特色走廊,這將進一步實現蕭山東部中部南部區域的均衡發展。”

當然,“兩帶兩廊”也是對蕭山做大做強“平臺經濟”的戰略深化。進入新時代,蕭山特別重視“平臺經濟”的謀劃,將這一“發展的經濟學”為高質量發展“賦新能”。沿錢塘江南岸從西往東,蕭山依次佈局了湘湖旅遊度假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錢江世紀城、蕭山科技城和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它們猶如衝在“擁江一線”的五位戰士,撐起蕭山的國際化新徵程。

如果說“平臺經濟”是蕭山高質量發展發展的“主平臺”,那麼,“兩帶兩廊”則為蕭山的“平臺經濟學”刻畫了四條重要的“生命線”,將把各大平臺串點呈線,構築產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鏈。“沿路沿江”開發,實現發展的資源聚焦、空間聚焦和政策聚焦,一個面向全球、示範全國、引領浙江的“中央創新區”迅速萌發新動能。

新格局、新動能,撐起蕭山發展的新夢想。蕭山對“兩帶兩廊”更是傾注更多的心血、更高的期盼,和更持久的戰鬥力。比如“兩帶兩廊”的產業准入,蕭山就提高了“門檻”,突出“畝產效益”。以普通工業用地類項目為例,要求畝均固投強度不低於500萬元、畝均產值不低於600萬元、畝均實繳稅收不低於50萬元、企業年實繳稅收超1000萬元;對於創新型產業用地,相應的要求更高,畝均固投強度不低於800萬元、畝均產值不低於1000萬元、畝均實繳稅收不低於80萬元、企業年實繳稅收超1600萬元;另外,“總部經濟用地項目”的門檻更高,要求企業年實繳稅收超8000萬元、年銷售收入(營業收入)超10億元。

  02

更“綠色”更“均衡”的高質量發展


當然,毋庸置疑的是,改革開放40年來,蕭山的經濟發展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其GDP多年位居全省縣區市首位,也曾以兩位數的增速迅猛發展,令蕭山真真正正成為杭州發展的領頭雁、先行者、排頭兵,特別是以“蕭山製造”為代表的產業經濟的創新發展,讓蕭山工業騰飛併成為杭州的、浙江的“工業大區”。

但曾經的“塊狀經濟”面對大灣區、擁江發展戰略時顯得“蒼白無力”,更無法支撐起蕭山快速挺進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大格局。正因如此,蕭山審時度勢提出“三大主線”“三化聯動”戰略,打造“一心兩翼”城市發展格局,以城市轉型帶動經濟社會轉型,建設杭州的國際城區。

這當中,蕭山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務實做法,仍然具有“產業導向”,“兩帶兩廊”和中央創新區的產業佈局也正好契合這一導向。可以說,“兩帶兩廊”是蕭山未來五年重要的產業“生命線”,讓蕭山的整體GDP帶有更多“綠色”的成分,並由此構建出一個更可持續的新“生態”。

當然,實現高質量發展,蕭山也採用了“腳踏實地”的舉措。第一步,便是從2017年開始的低小散行業整治,直面產業經濟發展中的“去落後產能”問題,開啟全新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年初,蕭山更是啟動十二大行業“散亂汙”企業集中整治,為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騰挪空間。

有了“第一步”的發展空間,“第二步”順勢而來。“兩帶兩廊”便是“調結構”的重中之重,蕭山將為其注入“7+1”的新興產業體系包括高端裝備製造、信息、金融、新能源汽車、健康旅遊和文創產業等,以及重點佈局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增材製造等八大未來產業,進而改革蕭山的產業體系,加快“蕭山製造”向“蕭山智造”的轉變,加快服務業主導、傳統產業升級的產業發展格局的形成,加快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產業的佈局發展。

“兩帶兩廊”用來“調結構”的正向作用之一,還有“均衡發展”。曾經,蕭山的經濟中心在中部和北部區域,而南部甚至東部部分區域的發展表現較為“弱勢”,但“兩帶兩廊”戰略給這些“欠發達區域”注入了全新的產業基因,激活其創新活力。

比如新街,作為曾經的“花木之鄉”“鋼構名鎮”,它的產業體系在新形勢下凸顯出“無力”的一面。而機場臨空經濟帶的出現,為它打開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時間窗口”。新街提出,全面融入蕭山開發區的發展,重點做大做強生物醫療產業園區,力爭與信息港小鎮左右呼應,共同打造開發區平臺經濟發展的新藍海。

如果說“均衡發展”是“兩帶兩廊”戰略制定的“準則”之一,是為推動蕭山的全域城市化、區域一體化、城區國際化。那麼“兩帶兩廊”的能量聚焦點,便是打造一個在杭州乃至浙江都具有標杆意義的中央創新區,為杭州的高質量發展“賦新能”。這又對“未來產業”的佈局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而在“兩帶兩廊”產業規劃中,蕭山顯然已經做出戰略佈局。最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智能網聯汽車。

此前,國家級智能網聯平臺正式成立,這家由工信部汽車行業領軍企業參與打造的技術產業創新平臺,將把跨產業、跨學科的多方資源融合起來,形成更大合力,實現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蕭山企業亞太集團就是重要參與者之一。對亞太來說,在它的“蕭山大本營”,時代智造走廊的戰略樞紐上,它正在打造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創新標準研究基地,目前已經完成了主動安全控制+環境感知+移動互聯集成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佈局,形成了目前國內較為完整的智能網聯駕駛產業鏈。

不止亞太,處於錢塘江新興產業帶的“核心”位置,依託萬向集團的“萬向創新聚能城”,蕭山與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將合作打造的“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和測試基地”已浮出水面,將大力培育發展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智能汽車相關產業,建設包括國際一流的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和測試基地在內的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特區,爭取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某種意義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兩帶兩廊”上的“四面開花”,也可謂蕭山智造的重塑。不僅時代智造走廊、錢塘江新興產業帶,還有機場臨空經濟帶的“末端”益農,也在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先進製造業集群——蕭山的新材料和裝備製造產業重鎮。而“智造業”在“兩帶兩廊”上的分佈式“落位”,也體現出一種“均衡發展”的思維,一個全域發展的新蕭山,正冉冉升起。

  03

對區域發展形成更強輻射力


當然,“沿路沿江”開發,四條不同的產業“大通道”,卻指向同一個命題,城市資源的重新組合,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更為重要的是,蕭山也把最好的資源佈局在這裡,極大增強了蕭山對城市內部區域甚至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

比如從錢江世紀城、蕭山中心城區到蕭山南部,中間還有相當面積的“空間”,如何把國際城區的能量迅速傳送到南部,“兩帶兩廊”大通道上的戰略節點尤為重要,它能夠起到承前啟後的“鏈接”作用。

以時代智造走廊為例,它的“戰略節點”,就是“三江口區域”。今年年初舉行的“區兩會”上,蕭山首次提出謀劃“三江口”的區域發展。在“兩帶兩廊”產業規劃中,它再次得到了相當大的重視。“三江口”區域所在的湘湖,不僅有湘湖公學、世界旅遊聯盟總部基地,更有“院士島”,這令湘湖成為蕭山重要的“科教科研”資源集聚地之一。這群“創新資源”也將迸發出強勁的能量,推動三江口區域的發展,更輻射至蕭山南部。

另外,“兩帶兩廊”產業規劃也提出,時代智造走廊上的“三江口”區域還將佈局文旅小鎮、軍民融合小鎮、東方文化園文創集群等,這讓蕭山的發展真正意義上跨過浦陽江,讓浦陽江成為蕭山的“城中江”,並對相鄰的富陽等區域形成強勁的“產業輻射”。某種意義上來說,“三江口”區域將成為蕭山南部打造“杭州南花園”的重要門戶。

而同樣的“節點”邏輯在四條“大通道”上均有表現,輻射周邊的柯橋、諸暨、大江東等區域。

當然,沿著“兩帶兩廊”,蕭山也依託“XOD”(以各類公共設施為導向)的城市開發模式,讓重量級的城市配套“沿路沿江”佈局。比如錢塘江新興產業帶上的惠靈頓公學,機場臨空經濟帶上佈局的省婦保錢江院區,杭二中、崇文學校、學軍中學等名校、蕭山第二個區級體育中心、中法航空大學,風情科創走廊上投資27億元的青少年中心公園,以及時代智造走廊上的“院士島”甚至遠在戴村的威雅國際公學,它們都有著高度一致的邏輯,讓蕭山的城市公共配套向外擴散,引領周邊區域的城市發展。

另外,蕭山也正在快速構建平面道路、快速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國際機場等立體交通路網,進一步迸發外聯外暢的交通區位優勢。去年,蕭山已全面打響總投資達2000億元的“12588”交通工程建設大會戰,打通現有主幹路網,確保所有交通建設項目在亞運會前建成投用,加快實現蕭山“半小時交通圈”。

這種相輔相成的發展邏輯,也影響著蕭山未來。其中最顯著的正向效應之一,就是帶動人口沿著“兩帶兩廊”轉移,未來這些“產業大走廊”上的區域,將成為蕭山重要的人口吸納區。

  04

高端人才的“蓄水池”


不過,高質量發展必須由一個以競爭力和生產力為導向,具有“活力”的宏觀經濟環境來支撐。而其最大的“指向”,便是支持高質量增長的政策配套,就包括了促進“新經濟”發展的人才新政。

2017年以來,蕭山通過搭建“大平臺、科技城、科創園、特色小鎮、眾創空間”五位一體的創新載體,引進了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網易,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商湯科技、科大訊飛等一批優質企業,湧現出微醫集團、先臨科技、九州量子等新興產業代表,入駐了浙商產融、絲路國際聯盟和中鐵投等一批千億級基金。通過加強與國內外名校名院合作,引進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清華公管學院實踐基地、浙大互聯網金融學院和中俄人才創業園、中法航空大學、中烏航空航天研究院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院所,高端人才不斷集聚,創新生態不斷優化,創業創新氛圍更加濃厚。另外,蕭山也正謀劃錢江世紀城國際人才街區、湘湖“院士島”等創新平臺。

這中間,自然有蕭山的發展“規則”,即一種“螺旋式”的發展邏輯,用特色優勢吸引標杆團隊,讓標杆團隊擴大平臺影響,讓平臺構築產業基地,讓產業和城市環境幫助人才安居樂業。當然,這條思維邏輯也並非單向流動,它更是一種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能夠形成更大的產業發展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標杆團隊慕名而來,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區。

此次“兩帶兩廊”產業規劃發佈會上,蕭山再次重磅推出“人才新政”,這是蕭山專門針對“兩帶兩廊”產業規劃研究制定的新一輪更大力度、更廣範圍的人才新政,包括人才創業就業、人才創新研發、人才發展成長、人才生活安居等多方面政策,惠及對象既有處於“塔尖”的院士專家,又有作為“塔身”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也有作為“塔基”的廣大高校畢業生,覆蓋面廣、系統性強、乾貨很多,著力構建人才“金字塔”。蕭山力爭五年內引進10萬名國內外高校畢業生,引進培養5萬名國內中高級人才,引進1萬名國(境)外高層次人才。

蕭山此次更把引進包括諾貝爾獎、圖靈獎獲得者、美國等國家院士、中國“兩院”院士等在內的高端人才作為“重中之重”。比如全職引進的院士專家,每人可獲500萬元生活補貼,或者一套面積200平方米左右的免租10年的住房(全職工作滿10年並貢獻突出的,可無償獲贈所租的人才租賃住房)。

院士專家全職在蕭山創辦企業的,創新項目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對蕭山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能帶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經認定給予最高1億元的項目扶持,這當中包括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項目啟動經費、不超過3000萬元的院士人才基金、不超過5000萬元的平臺建設基金。

另外,蕭山也開創了院士舉薦制度的先河,設置院士人才基金,探索由院士本人親自舉薦優秀青年人才來蕭工作,突破了傳統的評審機制。

除了高端人才,針對國內中高級人才、高校應屆畢業生、實習期間在校大學生、國(境)外高層次人才,蕭山也都出臺了相應的補助政策。比如國內中高級人才可以獲得相應的購房補貼、租房補貼以及生活津貼三類補助,1名博士到蕭山創業就業,最多能拿到將近60萬元各類補貼和貸款;1名本科大學生落戶蕭山,能拿到10萬元以上生活補貼和貸款;如果是在校大學生,在蕭山實習期間也能拿到補貼。

據瞭解,蕭山新一輪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5213”計劃中,分別給予卓越類、領航類、新銳類或雛鷹類項目最高600萬、450萬、300萬、150萬資金扶持,給予“一事一議”項目最高1500萬元資金扶持。實行快速啟動資助,創業人才最快1個月內就能拿到首筆資金,大幅提高了政策兌現效率,解決了項目初期資金缺口問題。注重持續跟蹤扶持,對自主培養入選國家、省 “千人計劃”和市“521”計劃創業類人才,將再給予人才創辦企業最高600萬元的重獎,給予個人最高400萬元的各級配套獎勵;如果入選“蕭山區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的項目,將給予最高2000萬元項目扶持,特別重大的給予“一事一議”最高1個億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