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满清在努尔哈赤入关之后,经过皇太极、顺治帝时期的治理,天下太平。但是有一个问题迟迟无法解决,那就是满汉之间的矛盾。一个在当时被汉人看做蛮夷之族的满族用武力统治了比它文化经济水平高的多的汉族,这引起了众多汉族的内心的不满。面对这种情况,以武力统一中原满清王朝的统治者,也想妄图在文化上战胜汉族。“剃发易服”的制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实行。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早在进关之前,满清的军队对汉人的投降者就进行“削发留辫”,用此来测试投降者的忠心。努尔哈赤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他不久就因年迈加上多年旧疾而去世。皇太极建立大清时期由于政权还不稳定,实施此项制度时,因为此项制度涉及到汉人的尊严,所以受到很多汉人的反抗,甚至有人为此建立起义军来对抗满清政权,于是此项政策实施的并不严格。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在皇太极去世之后羸弱的顺治帝登上皇位,叔父多尔衮做摄政王,真正的执掌政权的是多尔衮,征战沙场多年的多尔衮对汉人实行铁血的“留发不留头”的“削发易服”政策。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此时,孔子的第子六十二代孙,出生于1593年的孔闻謤已经51岁了。曾经在明朝做官的他,在自己的父母去世之痛后,又经过战乱。在清军入关后又在清王朝做了一个小官,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产业继续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悠哉,愁哉?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或许是为了自己能留名万世?毕竟明朝的言官都有这个爱好。或许是为了民族尊严?现在是哪种已经不可考。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上书多尔衮,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儒学大家的一篇文章妄图感动说服铁血的多尔衮。他是这么说的“臣家宗子衍圣公已遵令薙发。。。典礼之宗,章甫缝掖(儒者冠服),三千年未之有改。。。。应否蓄发以复本等衣冠。。。”。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他用自古以来的服装头饰为理由说他想遵守多尔衮的制度,但是几千年没变的服饰一旦改变关系到对祖宗的不敬,清王朝真尊孔应该留几千年未变的服饰衣冠。

他以为会感动说动多尔衮,但是多尔衮一想孔子的后人如果都能剃发,谁还敢不听我的?多尔衮便以顺治帝的名义下旨说:剃发的制度严格,违反者绝不姑息,孔闻謤的这种做法已经和孔子的“中庸之道”相背离,对于这种离经叛道,不忠于朝廷的人本应以杀头罪处理,但念及他是先贤的后代,就不以杀头罪论处,但是他忤逆朝廷,削去他的官职,再也不让他做官。不久,孔闻謤就在家中贫困,疾病,急火攻心中去世。

大清下剃发令,孔子62代孙说:圣人后裔不剃发可否?多尔衮:该贬

这或许就是文人和当权者对抗的后果,几千年来也没改变“谁有权利谁就掌握话语权”的真理。而在多尔衮的铁血政策下,汉族人民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史料出自《清史稿》、《清世祖实录》、《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四·西宁死事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