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6月网贷雷潮到来,P2P面临怎样的业务危机?

近期网贷行业,颇不宁静。

自微龙网、远程金服、小灰熊金服等平台暴雷后,似乎开启了网贷雷潮,6月大半个月已经累计31个平台出来问题(数据截止19号,来源于网贷天眼)

昨天就一天就出现了8家平台暴雷,唐小僧的局还未消停,这有出现这么多的跑路平台,弄得投资人人心惶惶,各种猜测,网贷撑不住,要凉了。

米咖理财返利来大家看看p2p 行业到底目前面临一个怎样的危机。

1.金融严加监管,备案的压力。

2018年上半年是备案冲刺阶段,无法按期完成备案的平台会退出或转型,行业将出现一波合并、转型大分流。门槛的增加也会给平台带来较大的合规难度。银行存管是一座大山,确实还有不少平台没上银行存管。随着互金风险整顿工作的加强,今年的平台数量还将进一步下降,网贷合规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凸显。

6月网贷雷潮到来,P2P面临怎样的业务危机?

2.遥不可及的延期背后是无力背负的人力成本

从合规角度出发,网贷平台合规已经延期两次,2017年到2018年,每次到了最终时间监管都给出了延期,而且政策不断加码,有些地区给出了“双降”,平台未完成合规之前,消化存量,不得增量。

在“无限期”的过程中,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不能新增业务,还得背负着越来越大的人力成本,这对平台股东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考验着股东家底硬不硬。所以,很多平台“易主”是苦于漫长的合规带来的成本压力。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在这个过程中或者未来产生了一定的亏损,随意很多平台都提前清盘。

3.随着互联网红利消失,变现走人成常态

互联网金融是时代的产物,在2013—2015年,平台享受的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流量红利。在行业爆发阶段,安全、合规几乎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有利润可图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失去理性,这也不足为奇。

但随着2016年进入监管期,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网贷平台,业务模式受到一定的限制,资金流向受到监控,利率也随着下降。从2016年开始,整个行业慢慢地失去了“流量红利”。有部分网贷平台,发现前景不乐观,流量下降,投资人减少,加上前几年赚足了金钱,索性卖掉平台变现走人。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其实是“挣快钱”,依托着流量来获取了一波红利,然后变现走人。


6月网贷雷潮到来,P2P面临怎样的业务危机?

4.供应链金融的隐患

监管规定企业在单个网贷平台借款最高不能超过100万元,在所有网贷平台借款不能超过500万元。

而正是因为监管对限额的规定,滋生出来了“壳公司”资源,甚至有中介掮客专门负责包装“壳公司”然后打包出售给平台借款,这些皮包公司,差一点的只有注册地,没有办公地址;包装的好一些的,花钱请人做帐,搞来身份证自己做劳动合同等,一整套包装下来,也就几万块钱。

再有地头蛇财团,利用地方优势,用“核心企业”身份来关联自融,把投资人的钱源源不断的输入到自己身上。尤其是最近,受到企业违约潮、贸易战、股市不稳定等波及影响,不少比较虚、缺钱的上市公司盯着P2P,大肆收购意图不轨。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理财方面的知识,可以关注米咖理财返利网,学习更多的生活理财方式,赚钱盈利从身边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