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幾天前的極客公園2018IF大會,登臺的李彥宏和羅永浩理論上提到了同一件事。

李彥宏在談到百度搜索和信息流都是百度的AI基因之後,提到一句“沒準以後最能體現AI技術的還是手機。”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錘子科技也要發力人工智能了。羅永浩稱今年會推出一款革命性產品,把人們習以為常的主流計算平臺上的重要設備的工作效率提高300%以上,“你們到時候準備好紙尿褲。”有分析認為,結合羅永浩去年不斷向外界透露的訊息,這款新產品很可能是深度整合人工智能的T3。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AI手機來了,在全面屏手機風口之後。

去年9月份iPhone X發佈時,面部識別FaceID和搭載的定製芯片A11 Bionic被普遍稱為黑科技。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 Phil Schiller 在發佈會上稱A11 Bionic是“目前最強大的智能手機芯片”。現在,因為有了Face ID和AI芯片,iPhoneX被叫作“AI手機”。

AI手機的“普及”快得也讓人目不暇接。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去年10月,華為在德國慕尼黑正式發佈Mate 10系列,搭載的麒麟970芯片被稱為“打開人工智能在端側應用的大門”。華為海思麒麟芯片專家Eric Zhou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芯片能在加速運算能力的同時降低功率消耗,還能進行實時翻譯及圖像識別。

雄踞智能手機市場一方的還有三星,較於芯片,三星智能手機加持的AI技術體現在語音助手上。

去年11月,三星中文版Bixby人工智能助手在北京正式發佈,與蘋果Siri、谷歌Google Assistant、微軟Cortana、亞馬遜Alexa等爭鋒語音助手市場。只不過,三星方面表示Bixby並不能簡單地看成蘋果的Siri. Bixby是學習型AI,開啟了人機交互的全新模式。對於這款語音助手,路透社指出,三星希望能在Note7事件之後重振旗鼓。

近日,有消息稱三星競爭對手LG的高層已經下令要求回爐重造新款旗艦手機 LG G7。韓國媒體稱LG或推出加強版本的 LG V30,面對搭載Bixby的三星S8和Note 8系列的洶湧來襲,分析人士認為LG或在尋找AI賣點。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風口下,國產手機品牌自然也不甘落後。

逐步擺脫樂視危機的酷派宣佈戰略轉型,希望依靠佈局人工智能實現彎道超車。未來圖靈在酷派官方網站上看到,其發佈的新款AI手機搭載了亞馬遜的AI助手Alexa,並宣佈“正式跨入了亞馬遜AI智能體系。”

當紅小鮮肉張若昀代言的國美AI手機則主打AI美顏雙攝,集面容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三重生物識別於一身。我們好奇的是“AI美顏”這一說法,但遺憾的是,除廣告語上的“智能AI美顏算法”外,並沒有找到相關的算法說明。這款售價分為1399元/1699元兩檔的AI手機在官方通稿中也被稱為“千元機攪局者”。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張若昀在國美U7發佈會現場

同樣主打AI美顏的還有OPPO R11S。OPPO方面表示,前置2000萬AI智慧美顏通過採集254個面部特徵點,智能分析性別、年齡、膚色、膚質信息,讓美顏更智慧。該技術由商湯科技支持,主要是為手機品牌雙攝提供匹配多種模組的軟件算法,利用雙攝圖像處理和Deeth信息,提供實時牌照虛化效果、先拍照後對焦、人像分割、物體場景分割、高精度深度圖等功能。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不難發現,AI手機之所以為AI手機,智能芯片是其一,其二則是在語音智能、圖像智能等領域的外部技術加持。但僅僅是這兩方面,在目前的弱人工智能水平下,並不能簡單歸結為“AI手機”。

誠然,AI芯片的研發升級一定程度上仍然對智能手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大大提高手機處理任務效率,並能夠優化智能手機其他功能上。譬如iPhone X的定製芯片A11 Bionic,除可以支持Face ID,還在手機的攝像頭的AR功能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用戶隱私和安全性保護。TechnoAnts有文介紹,目前的大多數機器學習服務都必須把用戶數據上傳到雲端進行實際的分析處理。如果擁有專用硬件,更多廠商就會選擇把AI任務放在本地運行,用戶也就可以在離線狀態下使用AI服務,並存儲相關數據,這也就降低了數據洩漏或被黑的風險。

只是,TechnoAnts也點出,除非是真正的高需求用戶,當下的AI芯片並沒有為用戶帶來什麼實際意義。本質上看,它和高端智能手機的其他功能區別並不大。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對AI芯片誇誇其談在現階段是一種不錯的營銷方式,但用不了多久,它就變成智能手機的另一個標配零部件而已。”

此前地平線創始人&CEO餘凱也向未來圖靈表示,對於AI芯片自己是看好的,但是“手機上的人工智能屬性讓我覺得不夠興奮,我還是喜歡那種在地平線上的大氣感。”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而在語音、圖像智能方面,AI應用場景的雷同與當下智能手機功能、特色大量“撞車”如出一轍。人臉識別、語音助手、拍照場景識別和美顏等都受限於當下AI本身水平和落地方向。可以說,也並沒有為用戶帶來什麼新鮮感。

iPhone X發佈之時,庫克面對媒體對蘋果AI技術應用的質疑曾舉例說明,比如照片應用的圖像識別,相冊歸類;Apple music的聽歌推薦,通過對用戶聽歌記錄的學習來調整作出相應的推薦。iPhone的電池續航,手機的電池管理系統使用了機器學習,瞭解用戶的使用習慣並作出相應的調整,使續航更持久。這意味著,用戶很難從表層發現AI的“魔法”。

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大多數廠商並沒有找到一個能夠顛覆消費者認知的落地場景。”

更多的則是用戶對於品牌接連的概念轟炸的疲憊。

人工智能風口下,不難理解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心態。尤其是在目前智能手機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各大手機廠商急需衝出重圍。此前有數據機構預測,2018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在 16~18 億部。但在既定的技術壁壘條件下,無謂的鼓吹概念對於品牌傷害或許更大吧。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庫克本人也並未宣揚過iPhone X是“AI手機”。“蘋果只喜歡談論那些即將上線的產品功能,不會穿越去做2019、2010、2021年才做的事情。”他曾這樣向記者解釋蘋果的AI應用落地。

李彥宏那句“最能體現AI技術的還是手機”也還有後半句:“但是未來的手機,和我們現在說的手機,可能不是一個概念。”因此,AI手機究竟是什麼樣,甚至未來還需要手機與否,需要市場冷靜沉思。

千元價位、美顏雙攝,智能手機突圍戰,搶灘的AI手機真「AI」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