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舊文重讀」皮鈞:警惕,特朗普終於準備“吊主”了!

「舊文重讀」皮鈞:警惕,特朗普終於準備“吊主”了!

「舊文重讀」皮鈞:警惕,特朗普終於準備“吊主”了!

近來,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八月七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價值16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最終徵稅清單,其中包括279項商品,並表示將從8月23日開始向這些商品徵收25%的關稅。美國及西方政客,媒體在中國對新疆的治理的攻擊不斷髮力,美國參議院於八月一日通過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含有多項消極的涉華條文。美歐開啟貿易談判,並發表《聯合聲明》。本文系盤古智庫盤古智庫特約高級策略研究員,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社長皮鈞在特朗普上任之初做的預測分析,他精準地分析和預測了特朗普的領導理念以及美國的制度運作機理,解釋了中美摩擦的根本原因並分享了兩個需要警惕的方面。

本文發表於2017年02月03日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特約高級策略研究員,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社長皮鈞。

「舊文重讀」皮鈞:警惕,特朗普終於準備“吊主”了!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特朗普說明書”這樣一種東西。他不會按道理出牌,我們也不能從道理上來理解他——但他會按利益出牌,並會隨時調整自己的“主牌”和“副牌”以及出牌邏輯。我們需要警惕的是,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特朗普將引導美國再一次使用“吊主”戰略,也就是通過推倒其他國家的社會支柱的做法,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

二戰以來,美國成為一個非常善於使用“主牌”的國家,他不僅僅有著把自己的好牌叫成“主牌”的優勢,還有著隨時更換“主牌”的能力。確切地說,“冷戰”其實是一個漫長的“吊主”過程——特別是當里根政府把“軍備競賽”和“自由貿易”叫成了“主牌”的時候,徹底“吊”完了前蘇聯和東歐,才改變了兩級世界而一家獨大。兩代布什政府和克林頓、奧巴馬政府把自己在海灣、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和北非的軍事行動吹噓為“現代化戰爭”,其實不過是“現代化屠殺”,是“將吃”別人副牌的過程。同樣,上世紀90年代,很多國家集體採納了美國為社會主義國家量身打造的“休克療法”改革,走上一條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去政府職能化的道路。因為抽掉了“國家支柱”,這些國家全面私有化,資本集中,從而進入為資本牟利、貪汙腐化、動盪不安的寡頭政治時代。西方跨國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就輕而易舉地摧毀競爭對手的戰略性產業。確切地說,這也不是貿易戰,是“赤裸裸的搶劫”。

但是今天,里根時代的“主牌紅利”已經用完,美國已經無力“將吃”他人了,因此,美國再次轉向“吊主”戰略,就成為必然。

有趣的是,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竟然是一個“吊主”能手。看看他的競選套路就一目瞭然:特朗普一開始就把他的長套——資金、民意、自媒體叫成了“主牌”,隨後“吊”完了希拉里的“主牌”,然後分分鐘滅了她的精英“副牌”。現在也有不少人認為安·蘭德(俄裔女性美國小說作家,作品以宣揚精緻利己主義、自由放任市場經濟價值理念著稱)是特朗普的精神導師,認為通過分析安·蘭德可以預知特朗普。幾年前,當我在美國杜克大學做訪問學者時就開始研究安·蘭德。確切地說,不是特朗普在追隨安·蘭德的理念,而是安·蘭德深刻洞察了美國的制度運作機理,而特朗普恰好成為這種理念的承擔者而已。

現在,特朗普已經明確地亮出了自己的“叫牌理念”:國家想要為孩子們提供優良的學校教育,為家庭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為每個人提供好的就業崗位——孩子、家庭、就業崗位。要知道,這不是普世價值,也不是全世界的孩子、家庭和就業崗位,這就是美國白人的孩子、家庭和就業崗位。遠的不講,墨西哥人、穆斯林甚至已經生活在美國的移民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有人認為美國在逆潮流而動,在逆民主潮流和全球化潮流——這其實未看清事物的本質。美國從來就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民主國家,而且對美國而言,是無所謂潮流的。在美國人的心目中,他們往哪裡流,哪裡就是潮流。我們絕不能把希望寄託在美國的所謂“覺悟”上——當美國想休息的時候,他就奉行中立主義,當他想瓜分世界的時候,他就提“門戶開放”。當他能夠主導聯合國的時候,他就可以組成聯合國軍入侵朝鮮、轟炸南聯盟;當他主導不了國聯時,他乾脆就退出自己倡導的國聯。全球化也好,反全球化也好,都不會是特朗普自己的主意,而是利益使然。

其實,真正要警惕的是如下兩個方面,也是特朗普的“主牌”:

一方面,要警惕特朗普在政治上從“政治冷淡”走向“政治娛樂”甚至“政治虛無”。特朗普的上臺,除了國內因素,其實是有深厚的政治思潮為背景的。自上世紀末以來全球流行的政治冷淡主義早已預示了這一點。特朗普相當於是出現在臨界點上的“異次元”:作為一個靠“反對政治正確”起家,沒有政治積累而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的政治元首的做法本身,就不僅僅從理念上向人們顯示了“政治的娛樂性和虛無性”,更是從結果上導致了“漫畫式的政治”,這才是最可警惕的。製造業迴歸只是他的幌子,本意還是他的民意牌——民意二字掛在普通人嘴上,一文不值,但來自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的首腦之口,其殺傷力就非同一般了。“我們要奪回被中國搶走的工作崗位”,大家不要認為這句話是說給美國人或者中國人聽的,這是說給全世界的人聽的!所有曾經感受到中國製造壓力的國家,又有誰不暗暗點頭稱是呢?當我們認為以美國金融資本為代表的少數人在統治全世界時,其實他們已經想好了潑髒水的理由,那就是中國人搶走了大家的就業崗位。要知道,這個的話題的共鳴和感同身受的程度,大大超過任何高深的理論。這種充滿實用主義味道的言辭,其殺傷力是不容小視的。

特朗普實實在在叫出了自己的“長套”——這會在全世界引起巨大的理念動搖,尤其是在知識分子、中產階層和青年人最易產生幻覺,並將會引導很多國家的商人們磨拳擦掌,利用本國民眾對政府的各種情緒參預政府事物,而加速這種政治虛無主義的蔓延。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世界上90%以上的國家的政府都是權力型政府,是國家政治的支柱。而美國政府其實是一個服務型政府,對國家的政治影響是有限的。這並非是美國政府多麼高尚和謙虛,而是美國社會的制度設計決定的。除開與之並行的立法、司法權力,美國政府只是諸多社會支柱中的一個,其對美國社會的支撐作用,甚至並不比大企業、銀行、大學、NGO甚至教會、智庫更大。而且聯邦政府是幾乎不需要考慮內政問題的。因此美國政府的效率高下與否,對美國的社會影響是有限的,換言之,美國政府並不居於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政府起著整個社會政治支柱的作用,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因此,要警惕的不是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政治擠壓,而是美國這種做法將會引起很多國家的“政治塌縮”,形成權威喪失、社會動盪的局面,也就是“吊主”所起到的作用。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經濟上將會使全球更加“資本主義化”。美國作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對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研究和發展,都是貢獻最大的。但正因為如此,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國最擅長的就是通過資本主義式的手段解決一切問題。馬克思、列寧等人對資本主義的深刻剖析,仍然是深刻而準確的。只不過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和特朗普撕下了政客們偽裝的面紗,而更加鮮明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特朗普諸如退出“TPP”、否決奧巴馬醫改案、修建墨西哥隔離牆、與蔡英文通話等等,就不足為奇了——更加出人意料的做法還在後面呢。特朗普將以一個標準的“資本主義者”的面貌為全世界樹立一個“行為榜樣”——只幹對自己有利的事,無需考慮他人感受。這種自私的做法在短期內一定是是直接而有效的,而且也會引起很多國家群起而效仿。應該說,他真正的啟動了人們心中的慾望,把所有的面具全部撕下來,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全世界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本性和精神實質。

要知道,美國真正懼怕的不是全世界都效仿美國,而這恰恰是他所希望的結果,美國人自詡的天命就是“按照自己的面目塑造全世界”。確切地說,特朗普並不是在反對“全球化”,而是在反對“多元性”——美國懼怕的是不同的“有效制度模式”的興起。當年蘇聯的強大記憶猶新,而今中國的崛起全在“意料之外”。特朗普不會笨到如奧巴馬那樣去“將吃”中國的——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拿不下。要知道,委內瑞拉嘗試了經濟命脈產業國有化的道路,美國便氣急敗壞地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中國這麼一個巨大體量的國家,竟然走通了一條完全不同的制度之路,這才是美國最為懼怕的。新中國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工業進一步發展,體系的完整度已經超過大多數國家。憑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憑藉“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巨大生產能力,中國的崛起開始從根本上結束西方發達國家輕易收割發展中國家羊毛,養尊處優的好日子。因此,特朗普採取更加“資本主義化”的手段解決問題,無非想“用利益換制度”,通過組成具有較強執行力的團隊(將軍+CEO),通過“短平快”的手段謀取眼前利益,拖垮那些缺少“制度定力”的國家——東歐和中東、北非等國家就是樣本。

綜上,當前美國對全世界的戰爭壓力和文化壓力並非主要矛盾,政治壓力和經濟壓力是主要矛盾。但是,當這些壓力一旦奏效,也就是說,只要把別人的主牌“吊完”,戰爭將隨之而來,而且是屠殺式的。■

「舊文重讀」皮鈞:警惕,特朗普終於準備“吊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