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重磅!清華大學與Lancet聯合發佈中國城市健康報告

重磅!清華大學與Lancet聯合發佈中國城市健康報告

四月,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與Elsevier旗下著名學術期刊《柳葉刀》聯合發佈了《城市健康:釋放城市力量,共築健康中國》特邀報告。報告由清華大學聯合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多個機構和高校的45名專家學者參與,歷時兩年完成。

重磅!清华大学与Lancet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健康报告

報告分析了在中國快速、充滿活力的城市建設進程中,健康城市建設所面臨的挑戰,總結了當前應對措施的成效與不足,並對中國建設健康城市提出了五點建議,具體包括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提高公眾參與度、促進跨部門合作,設定因地制宜的建設目標並定期評估進度,以及加強關於健康城市的研究和教育,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計劃提供了明確的途徑。據悉,這是《柳葉刀》創刊近200年來首次和中國的研究機構合作。

重磅!清华大学与Lancet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健康报告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

1978年進行經濟改革時,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農村人口(約7.9億),自1978年經濟改革啟動以來,快速的城市化使中國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城市化社會,從那以後,中國在人類歷史上擁有最大的城鄉人口遷移率,1978年至2015年間,城市化率從17.9%增加到56.1%,城市人口從1.7億增加到7.71億(圖 1)。預計202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到60%,再加上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預計城市人口將會長期持續增長,到2030年城市人口預計會達到10.7億。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大城市的增長率最快,而東北的城市人口淨流失。預計2030年左右北京的人口密度(比2010年密度高出25%)和上海的人口密度(比2010年密度高出36%)達到峰值。

重磅!清华大学与Lancet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健康报告

圖1 總人口,城市人口和總建築面積(1978 - 2015年)

報告也指出,過去四十年來,中國的快速城市化為城市人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健康獲益。2016年,城市人口中約93.8%的城市有醫療保險,而在1998年僅4.1%有醫療保險。2010年男性城市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估計農村長7.09年,城市女性比農村女性長6.64年。

重磅!清华大学与Lancet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健康报告

圖2 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各省的預期壽命和城市人口比例

慢性病負擔

在中國,非傳染性疾病已經取代傳染病,成為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統疾病是2015年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人口的快速老齡化使易感老年群體增大,同時,生活方式與環境的變化使得非傳染性疾病變得越來越普遍。

自2010年以來,中風在三項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一直被評為中國人群最主要死因。其他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臟病,也是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以及由冠心病引起的死亡率正在升高。2013年,中國城鎮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達到每10萬人259人,佔全因死亡人數的41.9%,較2003年(每10萬人174人)死亡人數增加69%。

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是中國城市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環境問題。 根據2016年中國環境狀況報告,2016年338個城市中只有84個(25%)達到了目標執行水平。在過去十年中,PM10,SO2,二氧化氮(NO2)和PM2的濃度· 雖然臭氧(O3)濃度繼續上升,但已開始減少。 這些趨勢反映了中國為減輕SO2,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排放所做出的值得讚揚的努力。 控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功

重磅!清华大学与Lancet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健康报告

圖3 2003-2012年31個主要城市的主要汙染物年濃度

身體運動不足

成年人的工作和家庭體力活動水平在20年內(1991 - 2011年)下降近一半。一項關於11個城市9-17歲兒童和青少年的研究顯示,只有22.6%的男孩和11.3%的女孩符合每天至少60分鐘的中等運動強度的身體活動建議。

此外,傳染病、水汙染、道路傷害、精神疾病、失衡的生活方式、菸酒傷害以及極端天氣影響等等,都是建設健康城市過程中的挑戰。

建議

針對中國健康城市實現中的重要障礙,充分考慮到中國城市的獨特性和結構以及來自不同國際環境的經驗。報告提出以下五項建議: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國家層面,城市和區域規劃不能再作為一個孤立的部門運作。它需要納入涉及整個社會的跨部門政策框架。這一變化將需要政府,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

提高公眾參與度。讓公眾參與健康管理是健康中國2030計劃的一項高度優先任務。中國的城市通常遵循一種模式,其中計劃和項目由政府領導,公眾參與。然而,對當前實踐的分析表明,公眾被動地接收項目規劃和實施的所有信息。加強自下而上的方法將補充中國傳統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方法,並鼓勵個人更積極地採取行動,改善他們的健康和社區的健康。為在中國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健康城市項目奠定了基礎。

促進跨部門行動。保證城市健康的挑戰之一是城市設計和管理任務的隔離。基於短期考慮的城市設計或管理決策可以修復建築環境的特徵,但可能會長期產生健康問題。

設定因地制宜的建設目標並定期評估。目前中國的城市在健康城市發展的行動程度和滿足公民健康需求的程度上差異很大。但是,到2030年,所有城市都應至少達到國家目標,這將需要針對每個城市的短期和中期目標和計劃。

加強健康城市的研究和教育。中國城市面臨的健康挑戰的規模遠大於歐洲和北美。 在這種背景下成功應用健康城市方法將需要新思維和新思想。需要進一步推進基於現代技術,跨學科研究和定量建模的綜合監測的研究,以支持健康城市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