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場景和對話:

孩子從冰箱拿一個雞蛋,家長立馬大吼“別打碎了,快放回去”家長在洗東西,孩子一湊上去,家長便不耐煩地說:“快走開,別把衣服弄溼了”拖地時候,孩子剛用手去抓拖把,家長便一把將孩子推開:“髒死了,別打擾媽媽打掃。”……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小、做什麼都是在搗亂,小時候便很少給到孩子動手嘗試和探索的機會。

殊不知,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就這樣在家長的一次次制止中被毀掉了……

01

最近看了一個視頻,才讓我知道,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毀掉一個孩子。

這是世界著名天文物理學家、作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的一個演講。

他在演講中說,當孩子從冰箱裡拿出一個雞蛋,讓孩子們發現雞蛋落下去會碎,這就是一個物理實驗。

而進一步讓雞蛋破裂,讓孩子明白雞蛋能孵化成小雞,這又變成了生物學的範疇了。

他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具備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索力,總喜歡做一些具有“破壞性”的事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他建議,父母不要對孩子的搗亂、搞破壞,給予否定或者制止,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理解客觀世界的慾望,驅動著他們去不斷地探索世界。

瑞士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

“兒童就是科學家,雖然嬰幼兒還遠沒有達到理解世界的程度,但他們卻是天然的探秘者,往往比成人更具備發現世界的眼睛。”

經常聽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是破壞大王,卻忘記搞破壞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02

2~9歲是孩子搞破壞行為的高發期,孩子們在這個時間段特別熱衷於撕東西、扔東西、拆東西,似乎永遠不會消停。

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難以自抑地‘搞破壞’,其實是因為強烈的好奇心

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是從好奇開始的,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孩子的求知慾,對創造性思維與想象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孩子做出某些看似有“破壞性”的行為時,家長不需要再強制勒令禁止孩子。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相反,聰明的家長會主動教孩子“學壞”。

  • 教孩子“拆東西”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手和腦是相互促進、互相協調的兩個器官,允許孩子動手,孩子的大腦才能更聰明。

從一個小玩具到家裡廢棄的鬧鐘、遙控器等,都可以作為拆卸的對象,在拆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帶孩子認識每一個零件的名稱、作用、內部構造、運作流程等。

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還能加強孩子對事物的認識、鍛鍊記憶力,幫助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就拿如今家喻戶曉的望遠鏡來說,它的靈感來源正是來自於一次“拆除”過程。

16世紀末,眼鏡商人詹森的兒子偶然地將父親的眼鏡拆成了若干個鏡片,還裝在了一根鋼管的兩端。通過鋼管,兄弟倆竟然發現原本書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變的清晰可見了。得知此事的詹森非但沒有責怪孩子拆了眼鏡,反而與孩子們一起進行了反覆的實驗,製造出了第一架手動“望遠鏡”。

由此可見,“拆東西”這樣一個看似“破壞性”的舉動,其實正是孩子好奇心、求知慾的體現,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以及愛觀察、愛思考的品質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 陪孩子一起“玩”

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關在家裡,讓孩子看繪本、學認字,就算偶爾去一趟戶外,也時刻不忘制止孩子玩泥巴、玩水,怕孩子弄髒衣服等等,殊不知這樣會逐漸讓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所謂的“自然缺失症”,是指因為城市和科技的發展讓孩子極少接觸到大自然,而花大部分的時間在大型室內或者室外人造遊樂場玩耍,這種現象極不利於孩子好奇心的發展。

瑞士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兒童就是科學家,雖然嬰幼兒還遠沒有達到理解世界的程度,但他們卻是天然的探秘者,往往比成人更具備發現世界的眼睛。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對0-2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是靠感覺和動作探索周圍世界,逐漸形成

物體永存性觀念

到了2-7歲的時候,他們的感覺運動行為模式開始逐漸內化,形成表象或形象思維,特別是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兒童會日益頻繁地用表象符號來代替或重現外界事物。

這時,孩子就會開始把過去儲存在感官記憶裡的信息提取出來,產生真正的好奇心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 允許孩子問“為什麼”

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會讓他們不停地向大人詢問一個又一個為什麼,可是很多家長卻在有意或者無意中抹殺孩子的這種求知慾。

“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懂,你上課不是學過嗎?”“你哪來的那麼多為什麼?能不能安靜一會別說話!”“不知道,別再問了,媽媽要是都知道的話早就成科學家了?”……

這樣的回答不僅會嚴重挫傷孩子求知的積極性,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讓孩子以後都不願也不敢問,甚至是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03

2018年,浙江衢州高中生饒依珂,獲得第18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

令人讚歎的是,這一殊榮,全國僅有3個名額。

接受媒體採訪時,當被問及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她回答說:“因為父母支持自己的愛搗亂。

小時候的她就是很多父母眼中的熊孩子,喜歡拆玩具,到處搞破壞。

下到拖地的拖把,上到房頂的電燈,好奇的她,總是動手拆一拆、裝一裝。

別的父母遇到這些情況,可能就要暴打熊孩子一頓,可饒依珂的父母不僅不阻止,還會手把手教她。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養育孩子,從來不是輕鬆的,讓處於好奇心年紀的孩子,不再調皮搗蛋,消耗的可能是孩子的未來。

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世上本沒有缺乏創造力的孩子,可父母一味地把孩子的“探索力”當“破壞力”,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無形中就是切斷了孩子今後自由飛翔的翅膀。


04

“神聖的好奇心”是一株脆弱的嫩苗,它是很容易夭折的。

面對因為孩子拆掉金錶而大發雷霆的一位母親,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制止道:

與其把孩子暴打一頓,不如把金錶送到錶行,請師傅修,讓孩子在一旁看。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所以,給予孩子 “搞破壞”的機會,甚至陪著他們一起“破壞”

在“破壞”的過程中,和他們一起去發現、體驗、探索這個世界,這,才是很多父母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學壞”

養育孩子,從來不是輕鬆的,讓處於好奇心年紀的孩子,不再調皮搗蛋,消耗的可能是孩子的未來。

讓孩子主動探索、自然成長。


-END-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歡迎關注“海豚世界”,id:dolphinsworld。這裡百萬媽媽的共同成長社群,提供眾多媽媽自我提升乾貨(情感婚姻、育兒等),定期邀請專家進行指導,並聚集眾多優秀美媽一起交流學習,最有趣有料的線上和線下活動,等你來!

一一老師,三親教育體系創建者、創新心靈教育實踐者,國家高級家庭教育導師、心理諮詢導師,幫助眾多媽媽度過生完孩子那艱苦的幾年,陪伴共同成長,我們的宏願:讓每個家庭笑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