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最近很多家长问如何判断孩子身体里有积滞?

在此一一回答。

口臭

这个是积食的非常典型的表现

进食过多,食物消化不动,在胃肠到面“沤”着,所以你会发现有的孩子早上起来,嘴里一股酸臭味,有的孩子偶然放一个屁,则臭不可闻,或者排便奇臭无比。这些情况,也需要考虑是否有饮食停滞的现象,需要注意晚上不要让孩子吃太多,晚上少吃肉食等不好消化的食物,晚餐后要隔段时间再让孩子入睡。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头发干枯发黄打绺

发为血之余,脾胃功能畅达,气血则充盛,头发则黑亮柔顺。相反,若脾胃功能差,饮食停滞,或有虫积腹中,则头发如草木之不荣,枯槁,发黄,打绺,不柔顺,呛着长。不恰当的做一个小比方,小时候观察小动物也是如此,体格健壮的猪、羊,一般皮毛柔顺而有光泽,而病弱的小动物,皮毛则枯槁而不荣。推而广之,植物也是如此,枝繁才能叶茂,根深才能干长。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面色或黑或黄面,无光泽

现在多认为,孩子脸上白斑为营养不良,或者是体内有寄生虫的表现,但其实,比如在幼儿园中的孩子同样的饮食,为何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没有?关键还是在于脾胃功能的好坏,若胃之受纳,脾之运化功能正常,以现在的生活条件,怎么可能会营养不良呢?所以面部黑黄无光泽、并伴有白斑,很多也和脾胃虚弱,积滞内停有关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夜卧流口水、磨牙

当然,婴幼儿偶有流口水一般为正常现象,但若流涎多,伴腥臭味,并有夜卧不安,磨牙等表现时,多为饮食积滞或虫积。中医有句话,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因饮食不慎或不节,导致胃脘部食物累积,会影响睡眠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晚餐要吃少的原因。

小儿饮食积滞、脾胃功能差、晚上吃的又多,人体会本能的调动自身的气血来运化食物,口腔作为食物的入口,消化道的第一道门,也会开始“值夜班”,用磨牙的方法来参与到消化食物的过程中来,当然可能也没有什么作用。就好比身体不协调的人,要抓一个东西,本来一只手就可以了,但情急之下手脚并用,恨不得多长出几只手来,不管有没有用。特别是在睡眠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会更明显。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手脚心发热、胸腹灼热、夜卧盗汗

用农村粮食来作比喻,刚收来的偏潮湿的麦子,如果不及时摊开晾晒,堆成一堆的话,里面很容易发热。孩子的脾胃肠道也是如此:脾主四肢肌肉,若脾胃有积滞,久而化热,热迫津外泄,故而手脚心发热,出汗,夜卧盗汗,有的入睡一阵汗出,需注意孩子可能体内有积滞。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异食癖

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案例,一孩子喜欢吃蜡烛或煤油灯的灯芯,李时珍诊断为蛔虫病,经调治治好了。临床中确实有孩子对个别食物有偏好,如某些零食、肉食,甚至泥土、指甲、烟头等等,我曾遇到一孩子喜欢啃食自己的手指甲,快把指甲都啃秃了。这种情况,多属于积滞重症,有的还伴有挤眉弄眼,挖鼻孔,做小动作,注意力严重不集中等表现,现代医学可能把他归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里面,但治疗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晚上夜卧不宁,反复颠倒,或喜欢撅着屁股趴着睡

现在有的研究说喜欢趴着睡的孩子聪明,有的研究说是正常现象。但是,晚上睡觉胡踢乱蹬、睡床好似比武场、从床头盘腾到床尾的孩子,也需要注意,可能有积滞,因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舌苔白厚

库医生曾经见过一伸舌头,像是一个小布丁雪糕一样的舌头,中医管这种舌苔叫厚腻苔,如果见到这种情形,也需要注意是否有积食。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反复生病

儿科疾病反复发作、此起彼伏的

腹痛、气管、支气管、咽喉、扁桃体、腺样体、鼻炎、鼻窦炎、霰粒肿等病症,久治不愈的,也需要注意是否有积食。

孩子脾胃不好,有积滞,更容易得外感病;而反复的感冒,则又容易影响消化功能。这两种情形常相伴出现,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再也难舍难分。此种情形,是儿科许多疑难杂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反复阵发性绕脐腹痛或反复脐周隐痛

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寄生虫的话,很多都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但中医认为多是外感不彻或脾虚夹积有关。

孩子口臭、爱生病是不是体内有积食、积滞?


如何预防?

三餐规律,少食零食及生冷,不可过饱,晚餐不吃太多肉食及难消化的食物,适当运动。

肉食过多,可吃些山楂,或用山楂泡水服用。

米面进食太多可用炒麦芽、炒谷芽煮水服用。

舌苔稍有白厚的可以吃点保和丸。

积食兼大便秘结的,可配合用点王氏保赤丸。

头发枯黄的,可以用一点三甲散。

夜卧不安,腹胀难眠的可以用一些四磨汤。

盗汗,手脚心发热的可以用点小柴胡颗粒。

小儿推拿中的捏积、揉板门、掐四缝、摩腹等方法。

但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小儿积滞,常常兼夹有外感邪气,此时需要透达邪气,不能一味消导。另外也需要根据孩子体质阴阳的盛衰来确定治疗的方案,仍需辨证用药,万不可一刀切,笼统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