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作為21世紀美國海軍海上打擊力量的絕對主力,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承載了美國各界的希望。然而自該艦於2017年7月服役以來,至今仍被諸多技術問題所困擾。前不久,該艦再度暴露出許多“新毛病”,美海軍高層人士甚至悲觀地預測,該艦可能要等到本世紀30年代初期才能勝任首次實戰部署。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福特級核動力航母

截至目前,福特號上安裝的11臺新型升降機中僅有4臺可用;飛行甲板檔焰板被發現無法承受F-35C艦載機的尾焰溫度;艦內彈藥庫在設計時沒有考慮攜帶新型彈藥的能力;機庫內不具備維護F-35C的F-135發動機的能力,且無法為F-35C更換隱身塗料……全部算下來,美國海軍認為該型航母還有十餘處大小隱患。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美軍測試電磁彈射器

對於福特級航母來說,其問題重重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地方或許還是在於一次性使用了過多未經充分驗證的新技術。航空母艦是海上浮動機場,艦載機是航母最重要的打擊手段與航母戰鬥群的威力體現。僅以新穎的電磁彈射器來說,恐怕不少人都沒想到,福特號航母安裝的電磁彈射器其實並未經過長時間的嚴格測試,而是“原封照搬”的實驗室產品。換句話說,在該艦於2017年交付時,彈射器還處於原理工程樣機的階段,而非成熟產品。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福特級計劃搭載F-35C隱身艦載機

數百年來,在人類武器裝備研發歷史上有太多太多的經驗表明,實驗室內能發揮出驚世駭俗的新裝備或新技術到了真實使用條件乃至戰場環境下,效果往往遠不如當初預想得那麼美好,甚至被證明是失敗品。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F-22隱身戰機測試機炮

以空空導彈為例,在其誕生後不久,上世紀60年代全球範圍內曾颳起一股取消機炮的風潮,因為實驗條件下的打靶數據表明,空空導彈能在更遠的距離上,比機炮更精準地擊落目標。接受了“機炮無用論”的美國在當時取消了大量戰機上的機炮,使其只掛載導彈作戰。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越南空軍戰機擊落美軍戰機

然而在越南戰爭初期,血淋淋的教訓讓美軍猛醒,導彈在實戰環境下根本沒有那麼驚人的命中率,可靠性更是低到令人難以接受。在貼身的近距離格鬥空戰中,機炮依然有著難以被取代的作用。只不過,當美軍終於想明白這個道理,並趕忙重新在戰機上安裝機炮時,其已經在越南上空付出了太沉重的代價。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電磁彈射系統

到了福特級航母,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的幾型超級航母過於成功,亦或是美國海軍再度過分相信實驗室產品,總之其竟然能夠接受還處於原理工程樣機階段的電磁彈射器上艦,與其說是信心滿滿,倒不如說是過分莽撞了。況且,電磁彈射器還只是問題之一,福特級身上的新技術使用率恐怕早已超出了“穩妥”的範疇。技術冒進是由代價的,倉促上馬新技術時省下的論證與檢驗時間,會在日後使用中補回來。

美國玩脫了,花130億美元造11萬噸核航母,卻只能先當直升機母艦

福特號或只能暫時充當直升機航母

如今,花費了130億美元打造的11萬噸級新一代核航母,卻無法按計劃搭載F-35C隱身艦載機,恐怕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只能以直升機航空母艦的面貌示人,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