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第一大股东被列被执行人,上市搁浅?沪江回应:将另择良机登陆资本市场

第一大股东被列被执行人,上市搁浅?沪江回应:将另择良机登陆资本市场

文丨刘珂君 蒋超 图据东方IC及网络

在曲折上市之路再遇搁浅之后,沪江教育再次曝出的一则消息,引发关注。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11月20日,在线教育公司沪江第一大股东“上海互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1.44亿。

第一大股东被列被执行人,上市搁浅?沪江回应:将另择良机登陆资本市场

沪江第一大股东被列为被执行人

此外,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也于10月22日,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73150元。

天眼查显示,互捷投资五位股东中的三位股东伏彩瑞、唐小浙、于杰的股权也于7月18日遭到冻结,冻结股权数额分别为67.9万人民币、10.02万人民币、 12.02万人民币。

第一大股东被列被执行人,上市搁浅?沪江回应:将另择良机登陆资本市场

三位股东被冻结股权

曲折一年

第三次上市搁浅

据报道,沪江原计划于2019年1月18日挂牌,后因种种原因搁浅。5月7日,沪江未更新申请或挂牌上市,按照港交所上市6个月申请期限的规定,沪江的上市之路宣告失败。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沪江就表示具备上市条件,但为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放弃上市;2015年,沪江创始人伏彩瑞表示准备登陆A股战略新兴产业板,后因“战兴板”被取消搁置;2018年7月3日,沪江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并在随后的11月22日通过了聆讯,但自12月7日沪江发布修订版聆讯后资料集后,关于上市的进展就再无音讯。

第一大股东被列被执行人,上市搁浅?沪江回应:将另择良机登陆资本市场

坏消息不断

四年亏损超21亿

沪江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沪江的亏损分别为2.8亿元、4.22亿元和5.37亿元,2018年的前8个月亏损就高达8.63亿元,累计亏损达21亿元。而从今年1月以来,沪江先后被曝出集团高层集体降薪、裁员、退费难、未按时履行回购清偿义务等消息,更有传言称,沪江大量裁员系对赌协议失败导致

对此,沪江否认了对赌协议的存在,并强调亏损正在收窄。沪江曾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和截至2018年8月31日,沪江自有品牌课程(包括正式课及体验课)的每名付费用户的获客成本分别为122.6元、92.6元、71.1元及59.5元。

通常情况下,在线教育企业持续亏损主要是由于营销成本居高不下。业内人士认为,沪江营销费用居高不下或与续费率不理想有关。近一年以来,多家媒体曝出不同地区的沪江学员退费难的新闻,其中更有涉及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师资不佳等情况。综合来看,沪江的表现确实不足以让所有学员满意,以致于退费退课现象频发。

第一大股东被列被执行人,上市搁浅?沪江回应:将另择良机登陆资本市场

媒体曝光沪江“退费难”

沪江回应

将另择良机登陆资本市场

老牌网校沪江能否东山再起?“流血”上市之路是否还将继续?11月27日,记者联系上沪江公关。对于第一大股东被列被执行人一事,该公关表示,

上海互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沪江股东,是在工商注册存续的独立主体,其日常运营情况沪江并不知情。“我们目前也正在积极了解相关情况,但因涉及当事人隐私,更多信息还需要时间去了解。”

沪江上市计划是否被搁浅?“此前调整系公司综合市场环境,未来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后的主动调整,沪江教育将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板块登陆资本市场。”公关同时告诉记者,沪江教育经过3月份针对内部亏损产线的优化减亏与组织架构调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运营效率的提升。“公司自6月份以来,已连续盈利5个月,目前业务状态良好,经营活动正常。”

沪江能否实现持续盈利?老牌网校的上市之路多远?值得持续关注。

排版丨wan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