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新一代抗癌藥國內上市

記者 | 金淼

過去十年間,中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現已成為中國男性第五大常見癌症。前列腺癌起病隱匿、發展較慢、疾病早期無明顯症狀,通常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經發展至晚期。

前列腺癌在歐美國家發病率、死亡率佔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第二位。目前國內前列腺癌發病率、死亡率佔全部癌症前十位,並且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的改變,國內前列腺癌發病率近年來呈現了明顯上升趨勢。

“前列腺癌是多發於老年男性的惡性腫瘤。過去由於人口的預計壽命偏低,診斷手段的落後,大眾對於前列腺癌的認知度偏低,所以前列腺癌的診斷率、發現率都是非常低的。”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會分會主任委員王建業教授在西安楊森阿帕他胺片上市會上指出。

作為一種雄激素依賴的腫瘤,內分泌治療是目前除根治手術、放射治療、化療之外臨床上比較主流的前列腺癌治療方案。傳統的雙側睪丸切除術已很少使用,僅有少數晚期老年患者或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在使用。

王建業教授表示,國內確診的前列腺癌患者中至少30%左右的病人處於晚期。對於早期前列腺癌而言,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會更多,“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和化療”。接受過手術去勢或內分泌治療的患者,經過14-30個月後,幾乎所有都會發展成去勢性前列腺癌(CRPC)。而CRPC又分為非轉移性CRPC和轉移性CRPC。

在新型內分泌治療出現之前,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3%,且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隨著疾病進展急劇降低。

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雄激素剝奪療法後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上升,有很大概率進入去勢抵抗階段,如果不及時干預,近九成的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會發生骨轉移,導致疼痛、骨折和脊髓壓迫,威脅生命。

“近年來,隨著新型內分泌等治療的到來,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僅提高到30%。因此,及時在NM-CRPC(指接受局部治療失敗後接受雄激素治療,對雄激素產生抵抗,但是傳統影像學證據未顯示腫瘤轉移的前列腺癌)階段進行干預治療,推遲轉移發生,延緩患者進入預後最差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臨床階段,是治療前列腺癌的關鍵突破點之一。”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周利群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

阿帕他胺是目前國內首個用於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新一代雄激素受體抑制劑。此前被藥品審評中心授予“優先審評”資格,並且在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中。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抗前列腺癌市場已超過100億美元,而國內2018年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前列腺癌藥物市場規模已近50億。

現階段,在男性前列腺疾病的篩查中,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指標被認為是精確性高,性狀穩定的檢查指標之一,因而被普遍使用。周利群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推薦50歲以上男性進行社區PSA篩查,如果有前列腺癌家住病史,45歲時便可以開始進行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