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近些年来,前交叉韧带

的损伤似乎越来越常见,除了较为轻微的前交叉韧带扭伤,一般来说大部分严重的前交叉韧带拉伤、部分断裂甚至全部断裂的患者是建议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

既然建议手术,那么这个手术会不会给我们术后的康复之路带来一些风险呢?

以下,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一些常见并发症。

按时间顺序,在术后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


1.膝关节肿胀、积液

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至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由于骨隧道的开凿和关节镜进入膝关节,在手术过程中对关节腔内组织的修整,新鲜的伤口会造成膝关节内部局部出血或组织液渗出,会导致膝关节内部肿胀和积液。

肿胀、积液的发生是十分正常的,几乎所有前叉术后的朋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通过拆线前的冰敷、抬高患肢,拆线后康复师的淋巴回流手法、超声波或无热短波的理疗和肌内效贴布的消肿贴扎,肿胀会在2-4周内消除。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2.术后吸收热

很多前叉术后的朋友在刚术后的几天会“莫名其妙”地发烧,每天傍晚温度开始上升,早上降温,温度一般在39℃以内。正值刚做完手术心里紧张,不明情况的朋友可能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退烧,殊不知,这个是手术后常见的“术后吸收热”。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我们在手术后,由于手术对膝关节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一些在手术中没有被清理得十分干净的滑膜或结缔组织等软组织会在膝关节内部慢慢被我们自己的免疫细胞清理“吃”掉,这些就叫做“无菌性炎症”,把这些炎症吸收的过程会产生“术后吸收热”。

“术后吸收热”本身对于是术后的朋友们是没什么损害的,但是体温升高后自身免疫力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因此这段时间由于伤口还没拆线,预防伤口感染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术后发烧温度高于39℃,而且持续不降,这就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必须确保没有术后感染。


3.鹅足腱滑囊炎

这个问题多见于前叉术后早期,一般在术后6-8周内,患者感觉患侧腿膝关节偏内侧或腘窝处肿胀、疼痛甚至淤青。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天呐!这个地方和我打骨道的地方这么近!难道骨道出了问题!?”曾经有过一些术后患者这么担忧地问过我。其实,骨道不是这么容易会打坏的,更多见的,是由于患者在术后过早地进行主动屈膝的相关动作或练习,导致前交叉韧带术后的另一个常见问题:“鹅足腱滑囊炎”

我们知道,现在大部分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都是采用自体腘绳肌取腱,也就是说,我们重建的那根韧带是从腘绳肌中的股薄肌和半腱肌取的,而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共同组成了“鹅足”。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所以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术后过早地进行主动屈膝,频繁地用到已经受伤了的半腱肌和股薄肌,那么“鹅足”的发炎是不是就在所难免了?因此,为了预防鹅足腱炎和鹅足腱滑囊炎,一般的原则是在前叉术后6周后再进行主动屈膝的练习,在这之后取腱的肌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引发鹅足腱滑囊炎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4.髌腱炎

髌腱炎作为前叉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之一,经常被我们所忽略。很多患者会以为髌骨下方的疼痛感或不适是由于重建的韧带牵扯导致的,然后吓得不敢再动,肌力开始迅速下降,关节角度受限的程度也随着不敢再动而越来越明显。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可是,又称之为‘跳跃膝’的髌腱炎,跟我的前叉有啥关系?我又没跳。。”当我跟患者解释“你可能有点髌腱炎”的时候,以上是正常反应~

其实,我们知道,髌腱是股四头肌跨过髌骨的肌腱,简单来说算是股四头肌的一部分,在我们术后,肌肉因为制动而萎缩,肌肉力量下降的同时髌腱的强度也会相应降低,4周脱拐行走后,由于力量不足,为了走路显得正常些,“虚弱”的股四头肌超负荷收缩,肌肉变得十分“紧张”,持续牵扯强度也降低了的髌腱。在得不到充分放松的情况下,髌腱炎发生了!


5.术后黏连、滑膜增生

术后黏连和滑膜增生几乎是所有前叉术后的朋友都要面临的一个并发症。黏连和增生后大家可能就会明白那些什么“手术完了就没事了”的理论都是骗人的,大部分人前期康复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与黏连和增生作斗争上(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术后黏连和增生是怎么发生的呢?简单来说,手术会对膝关节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无论是切除的多余滑膜还是修整的半月板、清理的关节囊),这些损伤在愈合过程中会使关节腔内充满着一种富含蛋白质的关节液,这些蛋白质就像黏糊糊的胶水一样慢慢附着在关节内部,把我们的关节“粘”住,造成关节黏连。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而滑膜增生虽然形成的方式和黏连不太一样,但是都会影响我们的关节活动。我们知道,手术时为了让关节镜看清楚,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除很多多余“挡视线”的滑膜,这一举动会造成术后滑膜的“爆发式”增长,就像如果钱花光了,我们会更加努力再把钱赚回来一样,滑膜的这种“爆发式”增长就造就了滑膜增生。

不过滑膜增生并不像黏连那么可怕,一般来说,除了有一些增生影响关节屈伸角度时需要通过手法和理疗的方式进行解决,大部分增生会在术后1-2年内被机体自行吸收。


6.髌骨软化

髌骨软化,是目前大多数运动爱好者和40岁以上人群的多发病,也是前叉重建术后的并发症之一。

所谓髌骨软化,主要就是不正确的髌骨位置和错误的运动模式造成的。前叉重建术后,为了可以正常下地走路,我们会尽量发动我们可以发动的肌肉帮助我们尽早掌握步行的能力,所以也恰恰是这个时候,我们走路的姿势在外人甚至我们自己看来是非常怪异的,而且又是因为我们为了能走路,动用了我们所有能动用的较强的肌肉,久而久之,强者愈强,弱者更弱,严重的肌力不平衡会让我们运动模式彻底坏掉,髌骨开始在错误的位置上摩擦它下面的软骨,慢慢地,当髌骨软骨被磨坏了,髌骨软化症状就发生了。

因此,术后正确的肌肉力量训练和正确的运动模式的建立,对于预防前叉术后髌骨软化这个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这种“逃离狼群,又入虎穴”的囧事反正我不想经历~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7.前交叉韧带的二次断裂(简称“二断”)

这个并发症听上去可就吓人了,又断了?

先不说是不是手术的问题,你先跟我说说,是不是没听话又“作死”了?

首先,从统计上来说,前叉术后发生“二断”的可能性最大的时期在术后3个月左右,因为我们前叉的强度是根据我们用来做假体的重建肌腱强度和新长出来的韧带强度综合表现的,假体韧带的强度是因为水解会一直下降的,但是新长的韧带强度会越来越高,综合来说在术后8周开始重建“前叉”的综合强度开始下降,到12周到达低谷,然后强度慢慢增强,在16周后慢慢到达一个稳定。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前叉术后“九九八十一难”


因此,术后3个月左右的时候,大部分医生和康复师都会告诉患者,这段时间不要“作死”啥都敢做。然而不幸的是,还是有一些患者觉得自己3个月的时候和正常人几乎没什么不同,该跑跑该玩玩,然后一个不小心,很不经意的一个转身,只听“砰”的一声,不幸再一次降临(请再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当然,有一些“二断”的患者还真不能怪他们,因为根据一些手术方式的不同,前叉二次断裂的可能性也不尽相同,有一些技术和理念相对落后的医院可能会用一些较为落后的手术方式,这些手术方式可能会增加“二断”的风险。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术后并发症还有很多,主要的今天李婶就介绍到这里,之后我们还会将上述的几个常见并发症展开详细为大家介绍相关症状、机理和康复思路,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