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戰士畫頁》(下)

《鐵道兵戰士畫頁》最後一期:第三版美術作品,與一、四版彩色的區別是黑白。作品的形式有版畫、國畫、年畫、剪紙;14幅作品,8位作者:葉曉山、倪培忠、姜妙生、 葉志傑、林建津、蘇清平、林發翔、應龍森。一個鐵道兵師,在上世紀六十年,可謂人才濟濟。鐵道兵,足證是一支有文化的工程技術部隊。

這些作品,最可貴的是用圖畫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為歷史存照。

第一組3張版畫,《英雄大戰“一六六”》,描繪的是鐵道兵歷史上一次重要的“緊急備戰”。1962年,海峽對岸計劃對我東南沿海發起軍事行動。我軍組建軍事運輸司令部,鐵道兵2萬名指戰員開赴“前線”,擔負鷹廈、外福鐵路的防洪搶修、防炸搶修、整治線路病害,保障戰區運輸暢通。這3幅作品,戰爭氣息濃烈,驚濤駭浪,風掣電閃,義憤填膺,一往無前,給人以力量、鼓舞。

《四句話》是一組剪紙,是當時鐵道兵部隊真實生活的寫照:處處有歌聲、月月有晚會、經常做遊戲、假日有活動。這“四句話”是鐵道兵機關對全部隊的要求。時代變遷,內容“微調”,但部隊普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始終伴隨鐵道兵歷史的全過程。鐵道兵是一支充滿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部隊。看看這組剪紙,蹦蹦跳跳,打打鬧鬧;再唱一遍鏗鏘而又浪漫的《鐵道兵志在四方》,就能體會“樂觀主義”此言不虛。

再說說“英雄主義:《翻江倒海練硬功》,在波濤洶湧的大海泅渡、投彈、射擊(有人以為是虛構,——真事兒,鐵道兵直到1980年連隊還配發槍彈),英雄虎膽啦;《移山填谷》、《戰鬥的前奏》:山高石堅,在戰士的鋼釺大錘下,千年頑石開裂搬家;“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排難萬難,去爭取勝利!”“山大沒有我們的決心大,石堅沒有我們的意志堅”,鐵道兵,冰雪精神、松柏意志!

《加油》,利用汽車“加油”的間隙學習;《豐收》《新到的報紙》,戰士的形象各具神態,饒有情趣,呼之欲出。

《增產節約好風尚,艱苦作風代代傳》,很讓我感動:節假日,營區,戰士們正興趣盎然地擺開架勢修舊利廢,鍋、碗、水壺等,修修補補再用嘛!“艱苦作風代代傳”,追查一下,到哪一代失傳的?現在一方面“路有凍死骨”,一方面“朱門酒肉臭”,浪費太嚴重了!

我是真喜歡這些“畫報”,絮絮叨叨、苦口婆心這麼多,都是希望大夥兒多看一眼:回眸我們走過的路。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英雄大戰“一六六”

倪培忠木刻

葉曉山 詩

一九六二年六月,東南沿海颳起一股惡風,蔣匪在美帝唆使下蠢蠢欲動。這時,閩北地區正暴雨連綿,洪水猛漲,南福線“一六六”地段被洪水衝開了一個長達四十八米的缺口。鐵路通前方,運輸怎能斷!六七〇三部隊給水營一、二連同志們滿懷階級仇恨,奮力投入搶修,克服重重困難,誓叫洪水低頭。終於提前搶通了“一六六”。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四句話”——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鐵道兵頻道】鐵道兵戰士畫頁記錄了那個年代鐵道兵的戰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