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蘇聯能打敗強大的納粹德國,卻打不下弱小的阿富汗?

用戶447458997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蘇聯在二戰時期為反侵略而戰是正義的戰爭自然得到了很多國家的支持,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也是歷史的必然。攻打阿富汗屬於美蘇爭霸時代的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不僅遭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反對還最終輸掉了戰爭。

蘇聯為打敗德國可謂是拼盡了國家的全部實力

德國的閃電戰在歐洲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除英國外歐洲的大陸部分基本被德國佔領。希特勒的野心不止於此他還發起了入侵蘇聯的閃電戰,德軍不僅快速佔領了蘇聯的很多國土還推進至蘇聯的首都莫斯科。

面對德國的瘋狂攻勢蘇聯集中了國家的全部軍隊投入了衛國戰爭,蘇軍還不惜抽調遠東防禦日本北上的兵團,寒冷的氣候和戰鬥民族的不屈意志讓蘇聯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也打破了德軍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蘇聯同德軍的最關鍵一戰,戰役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德軍和蘇軍都拼盡了全力,尤其是蘇聯幾乎是用上了全部家當,最終蘇軍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並重創了德軍,此後蘇軍進入戰略反攻的態勢並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蘇聯攻打阿富汗屬於不正義的侵略戰爭

二戰時代對德作戰的蘇聯有美國的實力援助,和德軍對拼消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到了攻打阿富汗形勢就完全不同了。二戰後世界進入美蘇爭霸時代,因為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區別造成了兩個國家不惜通過戰爭來達到干涉別國內政,爭做世界霸主的目的。

蘇聯佔領阿富汗是為了取得對中東地區的有利地位,阿富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佔領阿富汗其戰略的意義不言而喻。然而阿富汗人民的抵抗意志是蘇軍沒有想到的,加上阿富汗多山的地形為其長期抗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蘇聯的入侵顯然違背了世界和平的宗旨,其侵略的軍事行動遭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對。作為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想勝利本身就很難,更何況阿富汗是個難對付的國家,最終蘇聯身陷阿富汗不能自拔,最終蘇軍不得不撤出阿富汗結束了這場不義之戰。

二戰時代對德軍作戰可謂是正義之師王者之師所到之處受到了各國各地區的歡迎和支持,但入侵阿富汗本就是非正義的侵略不僅遭到阿富汗軍隊的抵抗還受到了其他國家的反對,隨著戰爭的持續蘇軍內部也出現了厭戰的情緒,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秋雨魯北說歷史


打敗德國蘇聯只是出了一半的力量,歐美國家也出了一半力。阿富汗,是多山國家,不利於現代化戰爭,阿富汗民風彪悍,利用有利地形,寧死不降,蘇聯贏了也收不回成本,耗不起。

蘇聯能戰勝德國得益於以下幾點:

一、蘇聯疆域大,縱深防禦深,德國閃擊戰快速推進,蘇聯紅軍節節敗退,德國後續力量給不上,佔領的地盤還要分散兵力佔領,佔領地盤越大,兵力密度越低,慢慢的陷入蘇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二、寒冷的冬季助戰蘇聯,德國利用閃電戰,想在冬季之前攻入蘇聯首都,結束斯大林統治,沒想到還是拖到冬季,許多德國士兵沒有禦寒棉衣,被活活凍死,嚴重削弱德軍的軍事實力。

三、歐美國家的參與,德國眾叛親離,盟友意大利軍團負責搞笑,德軍腹背受敵,巴頓軍團諾曼底登陸,蒙哥馬利在北非戰場反攻“沙漠之狐”隆美爾,若是沒有歐美國家的介入,蘇聯一時間根本不是德軍的對手。

所以說蘇聯打敗德國是有水分的,若是單練,德軍吊打蘇聯。

之所以說蘇聯敗於阿富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戰爭膠著,蘇聯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論實力蘇聯碾壓阿富汗,但阿富汗多山國家,又非常貧窮落後,一切現代化裝備都無用武之地,一起回到原始,全靠人力,阿富汗打不過就鑽山溝,瞅準時機就偷襲,防不勝防,蘇聯軍費每天就花好多,阿富汗軍費幾乎為零,因為他們一直就這麼窮,習慣了。蘇聯戰爭成本收不回,賠本的買賣。

二、阿富汗人民民風彪悍,寧死不屈。有句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阿富汗人民窮是出了名 但骨頭特別硬,依靠大山的庇佑,和蘇聯打起持久戰。別說七十年代的蘇聯,就連二十一世紀的美軍都耗不起,打算撤軍。

蘇聯是敗於戰爭的持久,即便贏了也收不回成本,阿富汗要啥沒啥,不如早日撤軍。


饕餮中國


蘇聯對德國的戰爭是站在道義的角度進行的,蘇聯有前所未有的工業產能和戰略空間,而且還有英美這樣強悍的盟友為其輸血,德國站在戰爭發動者的角度,不具備道義的前提,再加上多線作戰,人口和工業也不如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蘇聯可以全心全力的進攻德國。

從1979年的12月開始,蘇聯軍隊以優勢兵力突然入侵阿富汗,在這段時間裡,蘇聯軍隊損失慘重,大約一萬五千名蘇軍士兵命喪阿富汗,經濟損失達到了近450億盧布。

阿富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性格: 歷史上阿富汗地區是兵家必爭之地,很多強大的帝國和軍隊都曾試圖佔領此地,使阿富汗地區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紛爭不斷的生活環境造就了阿富汗人彪悍無畏、勇於抗爭的性格特點,這也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堅韌不拔的品質。

阿富汗難纏的游擊戰術:在蘇聯入侵阿富汗初期,進展十分迅速,很快就佔領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公路,但是不久之後,他們就和當年入侵阿富汗的大英帝國一樣,對那些居住在山區和農村的游擊隊束手無策,並且因為屢次遭到襲擊而損失慘重,因為阿富汗國土百分之八十都是山區,大部分地區都交通不便,使蘇聯軍隊最引以為豪的機械化部隊根本發揮不出作用,而那些游擊隊們的大本營還都是在山區,導致蘇聯軍隊在圍剿山區的游擊隊時,在一些路況十分崎嶇的地區,只能靠單兵步行,或者武裝直升機來進行作戰。

其它反蘇國家的援助和外交干擾:那些反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國家給予了阿富汗游擊隊大量軍事援助,伊朗為了能讓阿富汗游擊隊在山區能夠快速機動,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摩托車和單兵武器,而美國的軍事援助則每天源源不斷的從巴基斯坦運往阿富汗,外交上一大批反蘇國家不斷給蘇聯施壓,讓蘇聯陷入了國際社會上前所未有的孤立。






大道貫心源


首先需要糾正一點:擊敗德國並非蘇聯一國的功勞

決定二戰勝利的原因只有那麼幾點:

1.德軍國力不足,難以抗衡強大的盟軍

2.英國破譯恩格尼碼,德軍整體行動方案暴露

3.美國強勢入局,給予蘇聯強有力的支援,全面碾壓軸心國力量

4.德國統帥內部矛盾不斷,戰爭中後期一系列戰略決策失敗

而入侵阿富汗則不同

阿富汗的山地環境,使得蘇聯沒有辦法一戰定乾坤。在城市裡,蘇聯軍隊雖然佔據優勢。但在山地裡,阿富汗人才是這裡的王者。在阿富汗的山地條件下,都得不到真正的發揮。即使改變戰術,也沒有取到很好的效果。蘇聯對阿富汗的遊擊軍隊也許可以取得短時間的勝利,但對於真正一口把阿富汗軍隊吃下去,也是有很大困難。

其次蘇軍作戰意志薄弱

長時間的戰爭,讓蘇聯軍隊的厭戰情緒,越來越強烈。十年的戰爭,可以說,一整代蘇聯人的童年,都是在聽著阿富汗戰爭的消息長大的。

蘇軍在二戰後就極度厭惡戰爭,更別說如此慘烈的消耗戰了。據蘇聯統計數字披露,傷亡人數近五萬,死亡人數一萬多。這可能是二戰以後,蘇聯經歷的傷亡最慘重的戰爭了。

蘇聯低估了阿富汗人的決心

當蘇聯人的厭戰情緒越來越濃烈時,阿富汗人卻鬥志高昂。因為他們在保衛自己的國土。阿富汗人在不依不饒的反抗。戰爭,不止是武器的較量,更是意志力的對抗。誰能堅持的時間越長,誰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前線分析


首先,戰爭的訴求不一樣。對德戰爭目的是毀掉對方。而阿富汗戰爭是要有效的統治。德國就算和蘇聯打的有來有往,但納粹政府一崩潰戰爭就勝利了。而阿富汗,戰場上一回合就被按地上摩擦了,但鬼都不知道阿富汗有多少個山洞以及每個山洞裡又躲了多少反抗軍。

其次對手國情也不一樣。德國是工業社會,工業社會特徵之一就是極致的相互依存。蘇聯控制或摧毀德主要工業後,德國人不想被餓死就得跪下叫爸爸。而阿富汗就坑了,那幾乎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戰場上丟光了主要城市往大山裡一跑照樣和你耗。要是戰士不特別積極甚至都可以不耽誤他們放羊~(別說蘇聯,後面老美也沒能在阿富汗佔到啥便宜)

再其次周邊環境也不一樣。打德國時是一圈人圍著德國一頓收拾。蘇聯輕工業之類民生產業不行還有美國撒錢。但打阿富汗的時候情況剛好相反。歐美人民對本拉登的感情應該相當複雜。當年可是他們不留餘力宣傳的英雄啊。在當年的戰爭中,頑強抗爭的阿富汗人民獲得了來自國際社會廣泛的同情與支撐。沒有吃沒有穿自有公知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國際友人給他們造。而蘇聯就比較尷尬了,戰爭沒有收益總不能搶阿富汗人民的羊吧。


跬步求索


阿富汗,號稱“帝國墳墓”,英國、蘇聯均在此跌了大跟頭。做為游擊戰來說,不被消滅就是勝利,對正規軍來說,不消滅游擊戰就是失敗。二戰期間,美國給予蘇聯大量的援助,請看一下p-Q船隊就知道了。蘇聯與德國是一場硬碰硬的戰爭,而德國處於兩線作戰,羸了德國不奇怪,就戰後,在烏克蘭,烏克蘭人民解放軍直到60年代初,才被蘇聯成建制消滅,而烏克蘭人民解放軍沒有外援!在阿富汗,侵阿蘇軍面對的是全面游擊戰,且沒有中心,更無建制,真正的人民戰爭。而阿富汗又有美國等外援,且蘇聯腐敗、僵化,就如《鋅皮棺材》裡說的“那裡面裝的不是屍體,是毒品。”由此來看,蘇聯的失敗,也不奇怪。


大衛思想


①納粹德國被打敗,首先兩線作戰,四面出擊,諾漫底登陸也是納粹德國戰敗的原因之一,戰敗納粹德國不是蘇聯一家的功勞。

②戰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納粹德國在與蘇聯作戰時,沒有認真考慮蘇聯的天氣,這也是戰敗的原因之一。

③蘇聯動員能力確實很強大,納粹德國認識不足。

④當時納粹德國開始很順,自我膨脹,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⑤而阿富汗就不同了,雖然弱小,但他是全民戰爭,看不見的戰爭。

⑥弱小並不意味著失敗,蚊子相對人來說太弱小了,但人類想盡了各種辦法,就是消滅不了,蚊子照樣要喝人類的鮮血。

⑦戰爭中,正義的一方是最終要取得勝利的。納粹德國與蘇聯之間的戰爭,納粹德國是入侵者,蘇聯是正義者。而蘇聯與阿富汗之間的戰爭,蘇聯是入侵者,阿富汗是正義者。

本人只是一家之言,有不同分析者,切莫怒懟。


經一常五


第一,戰爭性質不同。二戰時期,蘇聯對納粹德國的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反法西斯戰爭,國內士氣旺盛、全民皆兵,積極參加;在國際上得到了英美中等國的援助和支持。而蘇聯對阿富汗的戰爭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受到國內國際許多人士的反對,蘇軍的士氣也受到影響。第二,戰場情勢不同。蘇聯對納粹德國的戰爭是現代化的大規模機械化作戰,能夠充分發揮蘇聯強大動員體制和工業實力的優勢;而在阿富汗蘇軍面對的是來無影去無蹤的阿富汗游擊隊,蘇軍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去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從地形來看,中東歐多為平原,能夠有效發揮蘇軍現代化武器,尤其是坦克部隊的優勢。而阿富汗多山地,無法發揮蘇聯現代化武器的優勢,後勤補給也十分困難,蘇軍一度用騾馬來運輸武器給養。第三,國力發生變化。二戰時期,蘇聯仍處於國力的上升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充分適應了戰爭的需要。而阿富汗戰爭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由於蘇聯體制的僵化,加之與美國的長期爭霸,國力已不如從前。綜上,蘇聯難以取得阿富汗戰爭的勝利。其實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的失敗與蘇聯的失敗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



每天瞭解一點歷史


蘇聯打敗德國那是在二戰背景下多國援助,德軍孤軍深入蘇聯的情況下,打的集團軍作戰,人員裝備,後勤補給佔重要因素。蘇聯打阿富汗是在山地上作戰,多為游擊戰,蘇聯吃了很多虧,時間漫長,最終被拖垮。美國在阿富汗在戰術上也沒能撈到多少好處,阿富汗號稱帝國墳場,主要是當地人的不屈精神,地形地貌,地緣政治等因素決定的。





極創視聽


一般無非是三個方面的原因。

即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的原因。

政治方面。

當年德國,日本,意大利,可是獨夫,壯志與全世界作對,最終未酬。

這份飛蛾撲火的決心,還真是感人呢!

真為他們的自視甚高,無知愚蠢,感到可悲,發出嘆息。

這人,一旦迷失了自我,就離滅亡不遠了,國家也一樣。

當年的德國領導人估計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只是不跟全世界作對,就沒人聽他的,想當官,就得順應納粹的潮流,站在風口浪尖,才能獨佔鰲頭!

當年蘇聯外有全世界幫襯,內有全民一心,一心保衛家園,正義之師,士氣強盛,不勝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反觀德國,即使納粹分子再牛逼,終究是勢單力薄,以卵擊石。

而打阿富汗呢,蘇聯內部軍心不穩,背井離鄉,還是去拼命,誰願意啊?外部整個國際反對,跟當年的德國竟有幾分類似。

而且蘇聯也沒有必要為了一個狗腿子去投入太大的國力,估計他都沒打算過打贏。

政治方面,德國就不可能贏,阿富汗就沒打算打贏。

我們再看經濟方面。

經濟方面,我們不僅要看生產總值,還要看地形山水,畢竟山川地勢,是一個國家的不動產。

德國再有錢也沒有全世界有錢,再加上蘇德戰場以平原為主,全面正面戰爭,什麼策略啦,詭計了,幾乎就用不上,比的就是誰有錢。

再加上蘇聯有天然的天氣優勢,都不用打死,凍就把他們凍死了。

再看阿富汗,雖然阿富汗不是很有錢,但是人家有天然地勢啊,孫權據長江天險,就佔了江東多少年?

同時,蘇聯也沒投入多少錢,畢竟自己家的日子也得過,戰爭就陷入了膠著狀態。

文化方面。

德國的凝聚力,靠的是納粹主義,這只不過是一時興起,而阿富汗,稱為什麼?聖戰!凝聚力來源於千年文化。

他們的凝聚力就不可同日而語。

而蘇聯的凝聚力,對抗德國,來源於保家衛國,還可以跟納粹一戰,打阿富汗,就沒有什麼凝聚力可言,怎麼對抗人家的萬眾一心?

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面對萬眾一心的阿富汗,估計誰也不敢說肯定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