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說到陝西作家,賈平凹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做為陝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賈老向來以“高產”而聞名。而關於賈平凹先生的作品也是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很多人至今仍然津津樂道的還是那部號稱被禁了16年的《廢都》。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在很長的時間裡《廢都》似乎和賈平凹這三個字畫上了等號,人們也似乎都在用約定俗成的看法來審視這位陝西本土作家。

當然,賈老的作品除了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讓人面紅耳赤的情結之外,更多的是源於他生活的地方的經歷,而這些經歷也成了他作品中獨一無二的“標誌”,讓人印象深刻。

而除了《廢都》,《秦腔》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關於《秦腔》

《秦腔》完成於2004年,是賈平凹第12部長篇小說,並於次年4月獲得了我們國家文學作品的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

作品是根據賈平凹的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的故事的故事發展而來的,算得上是作者的半自傳體小說,據說故事中的很多人物事件都是有原型的。

而小說的情節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讀完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我認為最令人拍案叫絕的一定是故事中那些魔幻現實主義的描述了,讓人浮想聯翩。在這之前只有馬爾克斯的筆下才能看到的情節,現在一幕幕真實的發生在了陝西南部的一個小鄉村裡,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山西省丹鳳縣,賈平凹的故鄉

賈平凹的作品一向文筆細膩語言樸實,這一點倒是有些馬爾克斯的影子,作品中對於細節的描寫達到了顯微鏡的級別,恨不得將一座房子裡所有的物品都描述殆盡,而即使是這樣,厚厚的一本書讓人讀起來也不覺得枯燥。

《秦腔》的故事是從一個“瘋子”嘴子講述出來的。在陝西,每一個村子似乎都有一個“瘋子”,而大多數“瘋子”都是一個充滿著悲情色彩的喜劇家,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笑主題,或者是人們諷刺、挖苦、調侃的對象,而對於這種人的悲哀又有多少人願意瞭解呢?書中的主人公既是這樣一個人,但他卻似乎又不覺得自己是個悲劇——當然,或許這才是最大的悲劇。

據賈平凹的描述,書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我要以它為故鄉豎一塊碑”。

整部小說描述了改革開放時期人們的價值觀的改變,通過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環環相扣的情節轉折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似乎也跟隨著賈老走進了他的家鄉,目睹著“清風街”裡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時代的變化也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漸漸的體現了出來,時代是不停向前進的,社會轉型期農村的現狀和未來事什麼樣子的呢?這或許是個問題。

這部作品講了什麼

在網上能看到很多抨擊這部作品的消息,而多數網友的觀點都是“不如廢都”,不過在我看來卻恰恰相反,《廢都》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上層社會的人物故事,而《秦腔》講述的是另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甚至連一個普通人都算不上,更不是“人才”或者“天才”,和傳統作品裡主人公“偉光正”形象不同,小說的主人公竟然是一位智商略微有些讓人“著急”的人,被村裡人當成“瘋子”——說的直白點就是類似於“阿甘”那樣的人物,但他的命運似乎和阿甘大相徑庭。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秦腔》插圖

主人公名叫引生,父親是前任村主任,因為一些原因早早的過世了,而引生的母親也很早就不在了,沒有兄弟姐妹,自然也沒有媳婦,這樣一個“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無媳婦”的人物,在任何一個村子裡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甚至是做為村子裡的“邊緣人”存在著,但在賈平凹的作品裡,他成了整個故事的親歷者和敘述人。

引生是孤獨的,他的家是父母留下的一間破屋子,屋子年久失修無人打理,自然也是破落不堪。日常陪伴他最多的只有“老鼠”和“蜘蛛”了。

除了這些,村子裡的“大戶人家”卻是另一番景象,而那些大戶人家才是影響故事發展的關鍵線索。

作品的主線是白家和夏家兩個大戶的故事。白家早已衰敗,但白家卻出了一個著名的秦腔戲曲演員白雪,白雪嫁給了夏家的兒子。夏家家族兩代人主宰著清風街,而兩代人在堅守土地與逃離土地的變遷中充滿了對抗和鬥爭。

三十年裡,清風街以白、夏兩大戶以及芸芸眾生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中國社會大轉型給農村帶來的激烈衝擊和變化,加上農民與土地之間的難捨情懷,土地的流失,清風鎮上人們的勾心鬥角,給農民帶來的心靈驚恐和撕裂。

故事中的人物錯綜複雜,關係又複雜多變,但貫穿始終的則是定期在村裡舉辦的秦腔戲了,每次的“搭臺唱戲”引生都不會錯過,這也是全村人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因此,秦腔成了那時候人們唯一的精神寄託,也成了劇情發展的催化劑。

“秦腔愛好者”

現實中的秦腔是門藝術,如今很多老人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坐在電視機旁,等待著那些本土節目裡的“名角”的表演,時而吼上一嗓子,而年輕人大多對這種藝術不再感興趣。平日裡公園和街邊也是老人們“吼秦腔”的地方。做為“老陝”賈平凹自然對秦腔鍾情,在很小的時候就在心裡有了薰陶。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公園是老人們唱戲最常見的地方

“秦腔迷”賈平凹

據說賈老師自三歲記事起就騎在大伯的脖頸上看戲,等大一些懂事了就自己趴到臺角上,聽花旦青旦唱悲慼戚的調子,不覺得就淚流滿面,常常捱了舞臺監督的腳瑞還不動彈。

每年的正月十五,三月三,端午中秋寒食節,都是村裡搭臺唱戲的熱鬧時候,這些日子也記錄了一年裡的春夏秋冬,伴隨著人們的勞作和生活。

秦腔的故事大多是歷史典故或神話傳說,通過秦腔,賈平凹從小就知道了奸臣害忠良,知道了小姐思相公,知道了楊家將的英武,知道了白娘子祝英臺的痴情,秦腔故事是他道德啟蒙的第一課,也在他感慨世事時引用得最多。

正是對於秦腔的喜愛與瞭解,讓賈平凹將秦腔運用到作品中去,給整部作品打上了濃重的本土標籤,而他說的“立碑”,也不外乎如此了吧!

賈平凹自2003年初開始動筆寫作《秦腔》,歷時近兩年,四易其稿。是作者費時最長、修改最多、最耗心血的一部作品。

我眼中的《秦腔》

陝西人一直都有戀家的情結,而陝西作家寫作業大多離不開“故土”,從文學泰斗柳青開始,到後來的路遙、陳忠實等名家,作品中無一不體現出濃濃的鄉土情節,而這些故事往往讓人倍感情切。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秦腔》插圖

但《秦腔》似乎是個異類,裡面沒有城市發展的進程,也沒有個人奮鬥的努力,更沒有太多對於家鄉的美的宣傳。有的似乎都是街坊鄰里的嚼舌根,互相猜忌的小算盤,剪不斷理還亂的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而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說裡是否必須是非黑即白呢?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畢竟現實中亦不會如此,故事中老村主任的堅韌執著讓他成為了村子裡的“強人”,也因此村子裡在一段時間是被治理的井井有條的,但表面的安詳卻無法掩蓋背後的混亂,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那個特殊年代裡各種新老交織的問題也顯現了出來,而任何方法論都會被時間拿來做檢驗。

老書記在對於現實的認識太過迂腐,他過時的想法早就不合時宜了,但可悲的是他仍然認為他是對的,而年輕的引生自喻為“老主任身邊的一條狗”,也正是這份執著讓他在村子裡或許有那麼一些閃光點,似乎能夠證明他的存在。

或許只有引生才是快樂的吧,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信仰在哪,而他的信仰又是那麼的觸手可及,畢竟大廈傾塌的時刻即使是一塊殘磚破瓦也有可能扭轉戰局,就像電視劇裡那些“成功人士”一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能成就一番大事,而賈平凹的《秦腔》是殘酷的,引生沒有辦法改變結局,他甚至沒有辦法改變自己,對於單戀許久的白雪,也只能通過各種“下三濫”的手段和自己為是的感動來麻痺自己,要說引生的痛苦,莫過於對於兒女情長的折磨了吧,可這對於他來說又是多麼的遙不可及。

書中有多少看似荒誕的情節不正是我們所經歷的嗎?現實的美好有多少是包裝出來的我不太清楚,但現實的殘酷卻是歷歷在目,“知世故而不世故”或許才是真正的境界吧,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那些看似荒誕的情節,有時候反而顯得更加的真實,就如同清風街人們對鬼神的崇拜一樣——

清風街的村民對鬼神魂魄非常迷信,他們相信世上有鬼神的存在。中星爹在家中上演一出神秘的“求壽儀式”,禱告神靈以院中的十二棵樹各減一歲為自己多添十二年陽壽引生犯病的時候,人們以為他是撞上屈明泉的鬼魂,便拿桃木條抽他以驅鬼大嬸連續幾天頭疼,渾身不自在,三嬸便在水碗裡立了筷子驅鬼,而筷子居然直戳戳立在碗中,便驗證了鬼魂的存在,這便是夏天仁的鬼魂,他還託夢給夏天智說房子漏水了,待去查看,發現墳上果然有個老鼠洞。

我們平日裡對於鬼神之說嗤之以鼻,但在真正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又何嘗不寄希望於不知名的神明呢?電視劇裡弱者在生死攸關的時候總會有俠客出來相救,而現實中的俠客又在哪裡呢?對現實的逃避讓我們沉迷於各種被包裝的電視劇情節中,那些劇中的“精英們”開場似乎和我們有著同樣的生活環境和經歷,但總是在不經意間有貴人相助或是靠自己的奮力一搏從而實現了人生的扭轉,而現實中又有多少人靠著奮力一搏走上人生巔峰的呢?更別說貴人相助這樣扯談的情節了。

賈平凹代表作之一,充滿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讀者卻說不如《廢都》

成功是需要包裝的,生活才是實實在在的,那些表面的風光必然是背後經歷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和挫折才換來的,而又有多少人會把那些故事拿出來和人分享呢?《秦腔》中所描述的情節,不就象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現實中人們的虛偽和自私。

寫在最後

優秀的作品自己會說花,能否流傳下去也是需要時間來考驗,而讀者就是小說最好的鍊金石,記得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寫到過“高質量的書的作者起碼得先去世30年”,這句話有些誇張,但相信好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網上對賈平凹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我仍然認為他是陝西不可多得的文豪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