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方法变,结果大不同!

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方法变,结果大不同!

01

听到中国的父母们聊起孩子的学习,最多的感叹是:累!孩子学习不主动不自觉,要盯着,要管着。

学习本来是孩子的事,现在却变成了很多父母的事。甚至不少大人对孩子学业上的操心程度超过了孩子本人。

孩子天生就不喜欢学习吗?显然不是,好学是人类的天性。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对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探索学习的欲望。获得知识和技能,不断挑战成功带来的成长价值,给他们极大的内在满足和快乐。

很多孩子变得不喜欢学习,往往是父母不当的引导和做法抑制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行为与内心和谐统一的状态时是最快乐的,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内动力。

因此,让孩子喜欢学习的关键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心和行为和谐统一,而不是被外力胁迫压抑自己。

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方法变,结果大不同!

02

不要这样引导孩子:

一、功利性的学习目的

比如,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谋生、为了有个好工作。这样就让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快乐属性。

有些孩子还会因为家里有钱,就觉得不需要好好学习,生活也没有问题,失去了学习的动力。退一步说,就算家里钱不是那么多,他也不一定非要学习,做做别的什么也可以养活自己。

二、让孩子觉得是为了家人和老师而学

如果孩子学习只是为了父母开心,为了讨老师喜欢。孩子的学习过程就会被外界所左右。如果他努力了,父母依然不开心,或老师没有肯定他,他可能就因此放弃努力,不再好好学习。了。

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方法变,结果大不同!

03

那么我们要怎样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呢?

一个人之所以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往往是因为这个东西给他带来新奇和快乐的体验。

学习这件事本身就充满着新奇,所以,只要做到让孩子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就能产生动力,爱上学习。

一、制定易实现的学习目标,给他成就感。

"成就感"让我们对一件事永不生厌。所以,聪明家长善于引导孩子获得学习成就感。

在学习中给孩子设定阶段性小目标,可以比他目前的能力超出一点,让他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这样,孩子在不断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成就感满满,爱上了学习。

注意目标不要太高太难,否则孩子努力了却难以抵达,弄不好反而失去信心而不再努力。

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方法变,结果大不同!

二、对孩子自身价值和进步进行肯定,而不是跟别人比

首先,总拿孩子跟别人比,永远只会沮丧。因为总有比你家孩子更好的,比他进步更大的。

这世上学霸总是少数,攀比只会产生焦虑,所以,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

其次,跟别人比的过程本身就带着功利性。从古到今,人类学习的原始目的就是为了活得更好更幸福,而不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

而孩子最快乐的不是学习成绩比别人好,而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对未来充满信心。

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方法变,结果大不同!

三、鼓励孩子不断挑战自己,而不是不断提高对他的要求

虽然目的相同,做法和过程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挑战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体验到快乐而爱上它,提高要求却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压力和打击,结果只会是厌学。

孩子在挑战自己的过程是主动的,即使失败也依然兴致勃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下次做得更好。如果挑战成功,带来的是更大的自信和喜悦。

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着魔力和乐趣,能从深处唤醒孩子的潜能。

而不断提高要求,只会给孩子增加学习包袱。

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是处于被动的,学习进步了也不轻松,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他甚至会觉得这样那还不如不努力,至少压力不会这么大。

如果没有进步,那就更加悲惨了,不仅父母失望,自己也会很沮丧,更糟的是,他可能还会因此受到责罚。

这样的体验,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我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你的要求,干脆不努力了。

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方法变,结果大不同!

四、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千万不要看到孩子一时学习退步或排名不靠前就沮丧。说孩子"笨",唉声叹气:"完了,没希望了。" "聪明的孩子太多了,就知道你比不过人家。"

有句成语叫"三人成虎",听到有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可能不信;听到两个人在说,半信半疑;听到三个人这[ 样说,就相信了。谎言重复多了也会被当成真理。

类似的话家长说多了,孩子也会信以为真。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和困难,就相信了自己"笨",退缩而放弃努力。

孩子学习暂时退步了,告诉他目前的学习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明白自己还有巨大的潜力。

让孩子学会肯定自己的强项:"我记忆力很好。所以,我不但可以快速记忆英语单词,也一定能快速背诵课文和数学公式……"

这样的暗示,让孩子将记忆英语的信心和和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点燃了原本讨厌学科的兴趣。

学习的真正目的和价值,在于能够让自己能力更强,活得更好,内心更加充实快乐,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回归学习最初的本质,让孩子内驱力和潜能得到激发,爱上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