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日本的浮世绘总给人淫艳之感?

紫衫龙王张耀武


日本的浮世绘,其实就是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的一种风俗画、版画。它诞生于日本的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时期,其特色在于丰富的色调与人物(尤其是女性)的丰姿,据说给十九世纪欧洲的印象主义与古典主义都带去了启发。


浮世绘诞生的年代就是中国的清代,那时随着日本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城市里出现了町人文化,也就是一种市民经济。人们开始有了装饰家居与反应市民审美的一种需求,有着丰富色彩的浮世绘在东京与大阪等大城市应运而生。



浮世绘主要分为肉笔画与木版画,前者是手绘,后者是印刷,能够满足于城市里批量生产的需求。现在看来,就跟近代、现代、当代挂在人们家庭里的美女图片其实从性质上来看差不多。


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作品主角是娼妓和艺伎,女性,裸体,性感美,色情是其标志性特征。用现代艺术眼光看,可算“人体绘画艺术”,其中的大胆的性爱题材引起注意,成为古代东方一种人本主义的新研究方向。)和“役者绘”(戏剧人物画)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画面的着色,开始只有黑白两色,逐步发展为简单彩色,最后成为多色的“锦绘”。


在浮世绘之前,有一个名为大和绘的艺术,它主要是贵族使用。而浮世绘更多是一种反应民间审美的艺术。


日本人认为,描绘艺伎、娼妓性感美的浮世绘是乐而不淫,表现出了肯定的态度。这是日本和东方巨龙在性、女性上认知的差异。



北京不冷东京热


为什么你觉得淫艳?

因为提起浮世绘,

你总想到春画。

眼中总看到这样的浮世绘画,

那自然就觉得浮世绘很淫艳嘛!

不过,

这确实也是第一个原因:

春画,是浮世绘中的一大重要类型。

江户时代日本各阶层在幕府的阶层统治下,

循规蹈矩、无从逾越,

只好在纵情寻欢上找到了宣泄口。

因此在江户时期,

浮世绘春画达到鼎盛。

这些春画用比较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很多闺房场景,

所以大家难免对浮世绘就形成了淫艳的印象。

第二个原因,是浮世绘的色彩非常饱满。

浮世绘中有很多美人画,

我们想像一下,

如果面对两个女孩子,

一个浓妆一个淡妆,

那浓妆的那个肯定给人的感觉更性感一些。

同理,

浮世绘中的美人图也因为画面的颜色浓厚,

所以多带了一些淫艳的气质。

除了美人图,

大量风景浮世绘也是用线条勾勒艳丽的色块平涂,

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

浮世绘的版画不重色彩的浓淡处理、不画出阴影,

并且采用平涂的色彩,

对造型进行归纳和简化,

线条清晰、分明、充满律动感。

因此,

这样的浮世绘作品常常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色彩上的浓艳,

也会增加淫艳之感。

所以,你懂了吗?


感谢你的阅读,喜欢请尽情点赞和发表看法吧!


art张小玉


我个人那对日本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浮世绘的作品产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它主要是全面反映当时日本社会生活的状况。作为写实主义的一种方式,它表现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可能是高雅的,也包容了世俗的,甚至低俗的日常的生活内容,而当时日本的娱乐,包括色情文化,是比较发达的一个阶段,有很多作品也把创作的视野投向娱乐方面,所以,就产生了一系列跟这个内容相关的作品。


日本的色情文化应该追溯到江户时期。江户时期,日本处在信仰佛教的氛围之下,人们会觉得人生充满苦难,万物无常。经济发展到一定一定时期以后,社会出现了一种对佛教文化的反动,于是更肯定现实生活,更强调要享受当下,要珍惜短暂的人生,所以,那个时期出现了一个浮世文化的时代。

人们热情地拥抱浮世时代。很多艺术品里面也出现了描绘日常百态的作品,名为浮世绘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描绘美景,也画美女,更喜欢描绘男女纠缠的性爱场面,也出现了一大批色情内容的文学作品,包括《好色一代男》等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小说,成为当时流行的作品。


另外,江户京都大阪三个大都市还出现了一种,叫做游廊,也称花街的场所,其实就是现在的红灯区。它是经过徳川幕府认证同意的一套公娼的制度。当时的德川幕府选择以管理代替禁止,来掌控性产业的发展。人们将游女分成不同的等级,第一级成为太夫,收费很高,而且可以拒绝客人。第二等的游女,在江户的称为格子,而在京都和大阪称为天神。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异特别大,而在这种享乐在游玩中,人们这种界限被消除了,不管是威风凛凛的武士,还是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只要有钱,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在消费领域,财富决定了地位的高低,原来的身份地位被打破了,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种社会需求和表现。

现在日本的漫画作品也好,游戏作品也好,包括现在的影视作品对于情色的东西依然保持有一种热情,其实是从江户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有学者认为,浮世文化其实是通过包容通俗与高雅,日常与非常,从而创造出了充满活力,属于它那个时代的特殊的文化。


潮人陈佬


浮世,浮世绘

浮世,指红尘俗世不定,人生聚散浮沉。意指人们所生活的现世,以及世间的生活百态,后引申为享乐的人生态度。

浮世绘是一种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17世纪的日本,内容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戏剧等。通常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也有手绘作品。


浮世绘的分类

浮世绘的画师主要出自狩野(融合中国水墨画风格)、土佐(画风纤细)两派

图一:狩野派创始人狩野正信的画作


图二:重振土佐派的日本宫廷画师土佐光信代表作《十王图》(部分)


浮世绘的题材和种类有很多

美人画:以年轻美丽的女子为题材

役者绘:以著名的歌舞伎演员为题材

戏画:以滑稽有趣的事物为题材(鸟羽绘是其一个分支)

春画:以性爱场面及相关事物为题材

名所绘:以名山秀水为题材

花鸟绘:以花、鸟、虫、鱼、兽为题材。

武者绘:以传说、或历史小说中的武士为题材。

历史画:以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为题材。

相扑绘:以相扑为题材。

死绘:名人去世时的追悼肖像画。

子供绘:以小孩子游玩时的情景为题材。

长崎绘、横滨绘:以长崎、横滨的异国风情为题材。

风刺画:以时事为题材。

疱疮绘、麻疹绘:做为防治天花及麻疹的护身符之用。

团扇绘:绘在团扇上的装饰图。

此外,还有用于绘画教学的漫画(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漫画),和多位画师分割画面并合作完成的张交绘。


风格淫艳的美人画和春画

美人画主要是描绘艺妓、游女、町人女性等身份低下的女性,其画中的美人通常身着和服,且有着细致小巧的眉眼和嘴唇,面颊丰满膨出。

图三:美人画代表作,喜多川歌麿的宽政三美人


春画是……你懂的,所以我们只放一张含蓄的。

图四:美女打伞


风格诡异的武者绘,以及受幕末时代影响新生的无惨绘

图五:歌川国芳的武者绘(大骷髅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他还画过《水浒传》和关羽刮骨疗毒等中国名著题材,因为和我心目中的关帝君天差地远,花荣、史进等也是不敢恭维,就不上传了。


关于无惨绘,其代表作《英名二十八众句》,堪称日本最早的猎奇向绘画作品,由月冈芳年和落合芳几两人合作,描绘了歌舞伎故事中的二十八桩恐怖罪行,堪称重口味。

所以……真的没法上图。



【关注历史,坚持原创,欢迎意见与交流,我是夜未央】


万里长空夜未央


浮世绘是18世纪日本江户时期的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版画,分为“肉笔”和“板稿”两派。它类似我国的月份牌年画,属于民间,而题主说浮世绘多给人淫艳之感,似乎是在说它更接近于中国民间的春gong图,我觉得其实不然。

一笔斋文调、嘉多川歌麿、葛饰北斋、安藤广重这些画家均是浮世绘大师级人物,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出身贫民,所以作品是非常的接地气,但就是在这种所谓的大俗中也见到了真正的大雅。,不然也不会那么广为流传。

与孤芳自赏的中国文人画不同的是,浮世绘不光是东方人自己欣赏的玩意儿,也曾风靡欧洲,最著名的要算是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不仅如此,左拉、莫奈、塞尚、凡高和高更都是对浮世绘情有独钟。

说浮世绘有淫艳之感可能过于片面了,花花绿绿的市井生活,只是这个绘画品种的一个主题而已,而大自然的静美,也是它想要重点表现的。比如说,葛饰北斋的名作《山下白雨图》, “富岳三十六景”,富士山白雪皑皑,朗空云浮,给人的静逸之感无与伦比。还有《千绘之海》,斜线的波涛,散点的浪花,无不让人印象深刻,难怪有人说,北斋的风景永是日本的象征,此语不假。

在中国,也有人对浮世绘喜爱有加,周作人就曾撰文表达了他对浮世绘的喜爱之情:歌麿和北斋向我的感觉诉说更多的日本妇女与风景所包容的秘密,“浮世绘必定永远传递着亲密的情话。浮世绘的生命确实和日本的风土同在。” 




大先生的故纸堆


日本问题还是由日本问题专家桥本来回答。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盛行的平民绘画,发源地在江户(现在的东京),所以也称为江户绘。什么叫浮世?就是指不是阴曹地府,也不是过去,现世,未来,而是现在的世界,,特别是好色味道很重的俗世的事情。所以浮世绘的主题就是当时社会风俗,从官府(幕府)到各种色情场所的各种风俗。

当时的木板绘画发达,所以浮世绘的绘画者都是描写当时柳巷人气的“花魁”,以及歌舞伎的演员,或者风景,以及与时代相符合的风俗。这里要补充的就是花魁就是江户色情场所吉原的游女中位阶最高的游女(大夫),当时江户游女人数近万名,但花魁只有数人。

画家在描写日常的风俗的同时,画家间也存在竞争,如仅仅描写美人,风景,风俗的话,

浮世绘绘画师的生活很难完成,所以现在发现,很多大师在描写江户的各种风景的同时,也在利用浮世绘绘制春画,数量要远远超过一般的题材,当时这种题材的浮世绘只能作为一般平民的收藏,而不是大量的公开流行,直到近世,这些画才被重新发掘,到世界各地展出,特别是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的展出,使得日本浮世绘另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说明,这些画师如果不在画的内容与题材上下功夫,浮世绘也不能吸引江户民众的追捧,在男性为主的江户,淫艳是吸引眼球的最好武器,几乎所有的画师都在画中有这样的痕迹流露。


桥本看日本



永远是学者


浮世绘,是日本的风俗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日本的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它和我国清代相吻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种风俗画呢?那就是因为社会安定,经济增长,人们衣食无忧,必然加强了精神食粮的需求,于是就催生了这样的文化。



对日本浮世绘的评价还是颇高的。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至于问题中所提到的问题,确实也是一种现象,因为这种艺术就是表现市井生活的风俗画,而平常的市井生活的真实一面本就如此,因而它的表现是真实的。也容易带给人这样的感觉。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图绘,以及描绘妇女生活,还有记录战争,表现山川景物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释,那么你是怎样看的呢?欢迎留言,谢谢关注!


存希斋书法


我们中国有门神、灶神的年画,逢年过节,就去买了来张贴在门上、灶上,在檐檩上还贴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如此等等,如果不明就里的外国人见了,也总觉得奇哉怪也。同样,日本文化发展至今,也衍生出很多在外国人看来感到奇哉怪也的故事和行为习惯。

浮世绘,算是日本的版画,跟中国的年画差不多。不过中国做事都是批量印刷,图个规模。日本人做事精致,用料考究,所以做出来后也不乏精品,被冠之以艺术的名义。

江户时代的日本由于经济的增长,在城市里产生了一种"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用我们的话说,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产生了矛盾。

由于市民文化迅速得到发展,需要量扩大,作品大量印制,以供需求。从而使日本原有贵族社会少量手绘的浮世绘进入版画浮世绘阶段。尤其是套色版画锦绘,在公元1643年至公元1765年前后出现,浮世绘的印刷技术,达到一个高潮,如锦绣万花,绚烂多彩,代表了日本民族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


浮世绘浮世绘的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图绘,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或抒写山川景物等。

前文说过,日本的和族,自古以来就相信“万物有灵论(也叫泛灵论)”,认为神明创造了世界万物,而万物因此各有自己的灵魂,所以日本人对自然万物像对神明一样敬畏崇拜。日本有多少神呢?据记载有800万神。这么多神,必然就会有数不清的故事,因此日本人把有关800万神的故事也都刻进了版画,这样,对日本文化了解不多外国人对浮世绘就有了诡秘的印象。对日本人来说,八百万神可是大和民族的精神寄托,让他们在越来越无所畏惧的现代人类中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与信仰,依旧保持着对生存的感激与生命的尊重。


此外,日本的两性文化,在神的传说中就是比较开放的,也在无形中影响了日本人的性观念。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并没有在日本生根,反而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及时行乐的思想满足了日本人在多灾的土地上生活的精神需求。在资本主义的市民文化发展起来后,出于对人性的解放和对自由的推崇,对日本人的性观念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在明治时期,日本的买春业一度发达兴盛,出现了一大批的情色文学创作。对他们来说,这是“情到深处自然色”。这些反映到市民阶层的浮世绘中,就形成了色彩明艳、饱满的“春宫”图,给人淫艳的印象。


日本的浮世绘也有很多其他题材的,只是对于日本社会来说,神秘和情色更能在市场上打开局面,所以见到的更多的就是这两类题材了。


而知而行的历史


浮世绘会给人“淫艳”之感的与浮世绘产生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浮世绘是描绘普通人民生活百态的,他所描绘的反应的是他服务对象的审美趣味。



浮世绘产生于江户时代,这一时期大量的市民阶层兴起,各种服务于市民阶层的娱乐性场风行,主旨是表达人民生活百态的浮世绘自然要如实描绘。

由于市民文化的兴起,文化上也更加丰富。这一时期的画家们不再执着于表达宫廷贵族们的精神生活,与普通百姓生活相关的主题内容深受喜爱,在普通百姓中,这种带着些许“淫艳”意味的作品最受欢迎,在我们宋元明清的茶坊小馆,最受人民喜欢的也是同样的内容。



画家菱川师宣对浮世绘的开创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改变了浮世绘仅用于配图这一地位,浮世绘由此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形式。

后来的铃春木信将浮世绘的版画颜色变得丰富多次,被成为锦绘,鲜艳的颜色也使浮世绘的表现力更足,其淫艳之感也更明显。



后来的浮世绘画家们吸收了一些西方的绘画技法,浮世绘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