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二戰蘇聯為何有大量衝鋒槍手,財大氣粗的美軍卻很少

其實二戰不光蘇聯有大量衝鋒槍手,德軍還少麼?坐著三輪摩托車上架著一個MG34/42的機槍,另外哥倆就掛著MP38/40,那些坐在SDKfz25X系列上的半履帶車的士兵們手裡也多數都是MP38/40吧?如果要是說這東西不用訓練,那麼41年的德軍里老兵多新兵多啊?其實衝鋒槍是一種比步槍更難以駕馭的武器,如果不能合理控制點射長度和正確的踞槍姿勢,天知道會打了誰,打自己人概率更大。

二戰蘇聯為何有大量衝鋒槍手,財大氣粗的美軍卻很少

要說蘇軍裡面大把的波波沙,那是因為二戰中蘇軍也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作戰,所以接敵速度提高了很多,大量的交戰都發生在150米左右,這種情況下衝鋒槍的射速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設想一下,你在戰壕裡,四百米外有一個敵人向你衝過來,按照正常速度他大約需要最少一分鐘多,按照新兵的能力使用栓動步槍大約可以打出5/6發子彈。如果對方乘車的話,戰鬥車輛越野時速按照15公里來算25秒到你面前,最多打出3發子彈就不錯。

二戰蘇聯為何有大量衝鋒槍手,財大氣粗的美軍卻很少

那麼追求前面他們在200-400米距離上,你對他們打兩發子彈合算,還是乾脆在他們接近你剩下10秒左右內向他們潑灑個10—20發子彈合算?所以伴隨坦克作戰的摩托化步兵優選就是衝鋒槍嘍!

二戰蘇聯為何有大量衝鋒槍手,財大氣粗的美軍卻很少

在大量使用坦克和摩托化步兵配合作戰的情形中,什麼塹壕戰肯定是過時了嘛。坦克可以集中兵力突擊一點,要麼乾脆繞過去,就算是硬啃個別重點地域也不是不能,還會遇到上面那筆賬的問題。

二戰蘇聯為何有大量衝鋒槍手,財大氣粗的美軍卻很少

至於美軍裡的衝鋒槍少點,那是因為美軍財大氣粗的空地協同和步炮協同,加上步兵戰術小組內編成的機槍配合夠用了,少量衝鋒槍作為清掃之用,而且美軍手裡拿著半自動的M1,射速已經有優勢了。然而,衝鋒槍的150-200米還是有點短了,所以結合步槍和衝鋒槍優點的突擊步槍才有了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