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房地产将走向平稳,这两大信号已经说明一切

要是之前楼市还基本上停留在房价上涨下跌或调控放松与否上,那么今天基本上已经步入新的阶段。时下房地产变天的信号逐渐清晰,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房地产正在迎来史无前例的蜕变。

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有人说是最好的时代,有人说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比如一些炒房者自然不希望市场好起来。他们认为现在的变天让他们越来越没有机会那就是不好的时代。

但是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过去买不起房,将来可能也买不起,但是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住得起。这就是新阶段的调控。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房价大涨的时代里,终究有一天那一切都会过去。至少当变天那一天来临时,我们不至于心慌。

自从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出来后,我们的政策在围绕房住不炒而展开,如何保证更多的人有房住?那就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房地产将走向平稳,这两大信号已经说明一切


这也就非常清晰得展现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格局。那就是房价不会大起大落,而且很多人住房问题将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而不是再继续挤买商品房的独木桥。

为什么一个观念改变那么难?因为在我们骨子里认为,过去就是这个样子,买房就必大赚,你不买别人抢着买,越买越有钱,越有钱越买。首先是你不想去改变,再一个就是你不敢相信会改变,因为一次次你失望过。所以,可以理解,但是这次最好还是要有心理准备。

最近,万科郁亮的两句话可以让很好地诠释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巨变。这也正好跟我一向讲的如出一辙。

近日,万科郁亮在集团2019年目标与行动沟通会上发言表示,不要指望“触底反弹”会很快到来,房子的财富效应已经改变。过去对宏观形势判断都过于乐观,但如今的宏观形势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不是过了今年、明年就会好转,我们需要做好长期准备。


房地产将走向平稳,这两大信号已经说明一切


另外,郁亮还谈到了楼市的两大变天信号:首先,住宅全面短缺时代结束。虽然“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但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超40平,住房全面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其次,房子财富效应已改变。以前买房就赚钱,然而现在该局面也发生了改变,同样因为“房住不炒”,住房的金融投资属性会被长期抑制住。由此可见,万科郁亮的活下去并非虚言,更不是吓唬人。

尽管郁亮提到的人均住房面积超40平并不会让大家感觉到欣喜,然而如果数据是真,至少也让我们明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房子总量不缺。这也就让我们在今后工作开展中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盖房子。当然多盖房子有必要,但是要知道,过去盖的房子有没有到了真正需要住房人手里呢?

没有,真正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住不起。不需要房子的人拿房子炒来炒去。所以今后要明确盖了房子要为谁盖,盖的房子能不能给到需要住房的人,更重要的是已经盖了的房子该如何利用起来,既然房子总量不缺,那就应该从存量房里来调配,实际上很多房子都在空置着。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财税手段让多余的房子推向市场,让炒房者发自内心的认为囤房不划算。


房地产将走向平稳,这两大信号已经说明一切


当大家不再被房子短缺所忽悠时,购房者也就变得理性多了。还有一点就是,过去买房很多是为了投资炒房,可是真正刚需并没有享受到高房价的好处。

事实也证明,买了房的的确感受到了财富的上涨,尤其是炒房者,他们通过倒买倒卖实现了财富的变现。但是对于广大刚需购房者来说,尽管表面上财富上涨,但他们多数只有一套房,没有用来变现,只能算作是纸面财富,这样的房价上涨其实对刚需并没有多大意义,当你再想改善买套新房时,你却已经买不起了。实际上对经济增长并没有好处,因为人们都倾其所有都押在了房子上,都没有能力去消费其他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称,中国楼市“买房必赚”时代正在远去。房地产保值增值的神话被打破。背后原因在于,“杠杆买房”的黄金时代终结。


房地产将走向平稳,这两大信号已经说明一切


房地产的金融宽松高杠杆时代已经结束,房企要习惯房地产行业从支柱产业的重点向体制改革的痛点转变的位置转变。要问刚需该不该买房,需不需要你自己心里最清楚,是不是买来用来自住更清楚。并不是说房地产不行了,更不是说不能买房了,而是像以前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