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进贤县:游家村的变迁

进贤县:游家村的变迁

进贤泉岭游家村

驱车经316国道,由西向东前行,进入进贤县泉岭乡后,左前方一个素雅的江南村落跃入眼帘:村口的景观墙上写着“湾溪游家”四个大字,高高的水车缓缓转动,沥青村道蜿蜒进村子深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村容整洁,绿树成荫——很多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不信:打造这个美丽家园,只花了半年多的时间。

游家村是进贤县泉岭乡南岸村委会7个村小组中最大的一个。虽然紧靠国道,游家村却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发展起“马路经济”,也没办出特色产业。全村186户,856人,耕地只有400来亩。人多地少,青壮劳力选择外出打工。

没有致富门道,缺少支柱产业。穷,既是一切的果,也是一切的因。南岸村支书游海金对此深有感触。

游海金是游家村小组人,2003年担任村支书至今。“当村支书,我这是第17个年头了。”游海金说,“要在以前不敢想,那时候的村干部能干满3年是奇迹,很多人干一年就不干了。为什么?群众不支持,干不下去!”

1998年到2000年,游海金担任南岸村村委会主任。由于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想施展拳脚做点实事的他,时时处处使不上劲。不得已,游海金辞职,“独善其身”创业去了。

游海金“罢官”3年再回到村里后,很快迎来了国家农业政策的大改革。2005年,南昌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反过来给农民发放种粮等多项补贴。

那么村干部该好当了吧?

未必。

2006年,南岸村响应国家号召,准备以游家村试点,开展新农村建设。上级补助的项目资金只有10万元,只够“洗洗脸、扫扫地”。于是,村干部动员在外创业的老板给家乡建设“献爱心”。可到了项目真要启动建设时,说好的200多万元集资款却一直没动静。后来有人告诉游海金,家里的老人们“打破嘴”(拆台,打退堂鼓的意思),不让孩子出钱。

群众心里有顾虑,干部用行动释疑。慢慢地,村里的进村公路硬化了,路灯亮了起来,农田水利设施建好了,卫生常态化地保持了下来……做这些事,没向村民要一分钱。

村里的富民产业也有声有色地壮大了起来。游家村传统的甲鱼养殖,养殖户从3户增加到了20多户,面积从不到10亩扩大到了200多亩。去年,村里流转了150亩地,栽下了黄桃、春香柚、杨梅等果树,如今枝头已现新绿。很快,村民就能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不仅如此。

丈夫2002年因车祸去世后,村民吴六乔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顿。那时起,村委会对她一家帮扶的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大,吴六乔的儿子游洋洋就是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完成学业的。2016年游洋洋考取大学后,村干部协调在外进行电商创业的村民,手把手教他做电商。如今,游洋洋在义乌电商市场站稳了脚跟,去年家庭收入达4万元,实现脱贫。

真心做公益,真情帮贫弱。游家村近年来不断改变的,除了外在的容貌,还有内在的人心。有了这几年的“铺垫”,游家村半年多时间实现由内到外的焕然一新,就不难理解了。

2018年7月,游家村小组启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内容包括古建筑修缮保护、道路提升改造、污水处理等。

建设美丽乡村,既靠党委政府的主导支持,更需村民群众的主体主力。让游海金欣慰的是,听说打造美丽乡村,800多万元的村民捐款,很快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游家村。

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村前的连心广场边,矗立着一个10根柱子的民心亭,这10根柱子,是为了表彰纪念10位老人。连心广场所在地,以前是一个污水塘,在10位老人的提议下,大家把污水塘改造成了休闲广场。

村里的新户型安置房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式实施。方案一出,50户有住房改善需求的村民“认购”踊跃,其中一期30户已将各自13万元“首付款”,交给了村民理事会……

村民游志华,以前不支持村干部工作,这次带头出资1000元。“过去自己穷,还怨天尤人一肚子气。”游志华说,“现在政策好,干部办了很多实事,大家都服气,信得过。”

游家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全部委托给了江苏溧阳田园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新农村综合改造提升业务的企业,此前从未在江苏以外承接工程。在游家村干了半年多,该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建军由衷地为这里的村风、民风点赞。

“以前我们做工程,村民顺手牵羊拿施工材料、不配合工作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来江西前我们还担心自己是外地人,事情会更难做。”李建军说,“来了后发现,这里什么问题都没有!我们事做到哪里东西就放在哪里,也不用看着,村民阻工更是从未发生。同样规模的工程,这里的工期要比别的地方短半个月!”(南昌日报记者 万利平 赵丹 吴思勇 张代艳 陈明喜/文 熊家福/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