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我若走了,不放哀樂,吹曲《回家》送我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我若走了,不放哀樂,吹曲《回家》送我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武漢 武漢

作者: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感染管理科副主任袁曉寧

2月1日 武漢

來武漢已經第七天了,一直不想寫也不敢宣洩自己的情緒,一直在鼓勵年輕隊員抒發心聲。

今天的夜班已經是第二輪了,小朋友們防護服穿脫得越來越順暢,和其它醫療隊的交班問題越來越少,和同濟醫院的合作越來越融洽。

現在是凌晨四點,這時的武漢安安靜靜,清潔區的工作有條不紊,只有電腦運行的聲音和空氣消毒機呼呼喘氣。旁邊是已經第三次患難與共的隊長,房間安靜下來了,武漢也安靜下來了,是時候整理一下心情了。

在接到院方組建應急醫療隊之前我已報名了國家醫療隊,正在緊鑼密鼓完善院裡應急響應流程的時候接到院裡通知。

大年初一,一個很特殊的春節,年夜飯還沒吃完,爸爸媽媽還在強調這次不是17年前,不年輕了,加上一直氣道敏感,整天咳嗽還偶爾哮喘,就別上前衝了;先生可能立刻回憶到我17年前從隔離病房醫學觀察出來立馬體溫升高的恐懼,建議我這次培養新人;上次三歲多的兒子如今已長成一米八五的大小夥子,在中國人民大學讀大三,剛剛結束與美國學校的交換學期,為我帶回了輔酶Q10,要營養營養我的小心臟。聽說這次任務,他開始也是反對的,恐怕也是想起17年前第一次超過一個月的分離吧?

我若走了,不放哀乐,吹曲《回家》送我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袁曉寧一家三口

儘管所有親人都反對,但是數數科室的同志,會芝主任已經57歲了,其他同志們要麼孩子太小(實在不想讓她們的孩子再受兒子小時候的刺激),要麼年紀太輕,實在無法承擔20個隊員的健康保障。

所以,我只在科群裡發了“我去吧”三個字後,就開始收拾行李。先生默默看著我,不斷提醒帶這帶那,兒子主動收拾晚餐殘餘,開始包餃子。看著他們有點情緒低落,除了反覆叮囑別告訴遠在家鄉的老爸老媽,還給兒子開玩笑讓他有空練練薩克斯,吹吹《回家》(早已做過預囑,在我最後的一程不放哀樂,要兒子親自吹曲《回家》送我),小夥子立刻拒絕了。

大年初二,本是回孃家的日子,我吃完了起腳的餃子和初二的面,先生和兒子堅持帶著狗狗,全家一起為我送行。到辦公室的時候,同事們已經到了,總務處、工會和醫工處的老師通宵達旦事無鉅細地為大家準備了生活物資和個人防護用品,藥劑科的老師準備了常用藥品,滿滿當當裝滿了一個大行李箱和一個大紙箱,更裝滿了大三院濃濃的愛!

10點半,一夜之間組建的醫療隊員第一次見面,喬傑院長、金昌曉書記和全體院領導親自作了動員,隨後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診療與防控的專項培訓。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臉龐,接觸到曾經在SARS病房和玉樹地震中患難與共的葛慶崗隊長的眼神,聆聽到金書記關於臨時黨支部書記的任命,結合這次疾病的特點,的確壓力山大。

送行中一次次擁抱,耳旁的叮嚀、美食的誘惑、元宵十六圓的約定……一直縈繞在心頭,成為我的牽掛。但是重任在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武漢武漢,我們來了!

終於不再擔心因為等待航道造成飛機延誤,在機場與國家醫療隊集結後直飛武漢、平穩落地、入駐酒店、對接醫院、改造病房、確認流程、防控培訓,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往日覺得難培訓的一線人員現在學習練習得十二分認真,就連已經57歲的王麗副隊長也一招一式深度投入學習中。

培訓考核現場,我一度哽咽,是因為壓力,更多的是感動。喬院長送行時候再次強調了感染管理科人手不足,儘快加強。相信這次也一定能推動專業的發展,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

我若走了,不放哀乐,吹曲《回家》送我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30多個小時未睡的袁曉寧

1月28日凌晨三點,進入病房正式開始隔離區工作,親手幫助每個隊員穿上層層隔離服,整理頭髮,檢查裝備,調整護目鏡的位置,微涼的手觸及到年輕微汗的額頭,正視著年輕但是堅定的眼神,對於醫學的未來充滿信心。

隨著一個個隊員進入病房後,所有人對工作有了切身的感知,隊員的情緒穩定下來了,估計我前幾天發給大家的舒緩音樂和心理疏解引導都不必用了。所有的人都情緒穩定,鬥志昂揚,每個隊員都養成了寫日誌的習慣。看到一篇篇美文的推出,一張張鼓舞人心照片的問世,以及各大媒體的宣傳,有隊員們的努力,更有大後方宣傳中心老師們夜以繼日的加班加點。

不過是一滴水,懷抱著玲瓏的心,在愛與痛的地平線上仰望天使座右銘,我們帶來一片愛的風景,讓三米陽光撒滿武漢,點燃生命勇氣,吟唱生命長青,用愛創造奇蹟!

武漢武漢!北醫三院來愛你,大北京來愛你,大中國來愛你,你還有什麼理由不盡快康復,春暖花開呢?

我若走了,不放哀乐,吹曲《回家》送我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我開始熟悉隔離病房裡的各項工作

作者: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康復醫學科鞏志慧

2月1日 武漢 多雲

經過昨天晚上的六小時工作,相比第一次進隔離病房我感覺在各方面都熟悉了很多。我開始熟悉隔離病房的工作流程,掌握瞭如何使用醫囑系統。我和同濟醫院的同事一起核對醫囑,一起照顧患者。我和隊友們在適應,在前行。我知道,同行者不僅僅有我、隊友們,還有這個擁有五千年曆史國度裡的所有人!

我若走了,不放哀乐,吹曲《回家》送我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鞏志慧

我在前線“忙”,北醫三院工會幫我穩後方

作者: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放療科馬駿

1月31號 武漢 晴

從隔離病房出來,接到北醫三院護理部李葆華主任的電話,詳細詢問了我的情況,我跟李主任說能夠堅持下去,保證勝利完成任務。

除了領導的真切關懷,我每天都要接到許多師長、同事、朋友的問候,他們的一句句 “怎麼樣了?”“還好嗎?”“加油啊”,都給遠在前方的我,帶來溫暖與力量。

在後方北京,今天我家也接到了北醫三院工會送來的豐富生活用品,本來我正發愁老人帶著孩子在家沒空兒出去,出去買菜也危險,這下子完全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

今天是平凡的一天,也是不平凡的一天。來到武漢以後,每天我都被許多的事情感動著,這份感動來自領導的真誠關懷,來自親朋的深深掛念,來自後方的堅強後盾,我會帶著這份感動,繼續堅持奮戰,讓患者們早日擺脫病魔之苦,讓武漢早日恢復美麗之貌、英雄之姿,讓國民生活步入正常。

我若走了,不放哀乐,吹曲《回家》送我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馬駿

疫情拉近了兩地醫務者的距離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 說心裡不緊張是假的”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武漢,這座城市很溫暖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她們的日記,我們一起來看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第一次面對疫情,就像戰士上戰場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為奔赴一線,我剪掉留了15年的長髮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來源:科技日報 以上內容由科技日報實習記者代小佩約稿 文中圖片由北醫三院提供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