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致糖媽媽,產後你需要警惕這件事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居高不下。妊娠期糖尿病會不會真的轉變成二型糖尿病,成為終身疾病,是每一個孕媽媽非常關心的問題。

致糖媽媽,產後你需要警惕這件事


正常情況下,分娩結束六週以後,90%的產婦血糖會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那麼,這就代表萬事大吉了嗎?


產後為什麼還要控糖?


懷孕時,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孕媽媽都是每日小心翼翼地控制飲食,監測血糖濃度。因為控制得當沒有併發症,很多孕媽媽甚至感覺不到糖尿病的嚴重性。一旦“卸貨”,便開始了高熱能、高油脂、高蛋白的生活,好像妊娠期糖尿病從來沒發生過。


實際上,如果我們把妊娠期糖尿病稱為『假性糖尿病』,那麼『真性糖尿病』的發生更應引起產褥期媽媽的重視。因為妊娠期血糖異常的媽媽日後患糖尿病的幾率,和再次妊娠時血糖異常的幾率都要比妊娠期血糖正常的媽媽要高。


研究發現,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在產後5~16年間有17%~63%婦女發展成2型糖尿病。


1、什麼人產後更容易變成糖尿病?

研究表明,有以下糖代謝異常高危因素的孕婦,產後更容易患上二型糖尿病:

➡GDM診斷孕周早

➡孕期空腹血糖高

➡高脂血症

➡孕期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家族史

➡孕前及產後BMI高

➡孕期相關合並症


也就是說,妊娠期糖尿病出現的時間越早,產後糖代謝異常的幾率越大。

妊娠期糖尿病多在孕24周左右高發,在孕早期便出現血糖異常的狀況,產後糖代謝異常幾率更高。


甚至子癇前期等合併症者都是產後持續出現糖代謝異常進而發展為二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GDM孕婦產後如何預防復發?

(1)積極追蹤血糖變化

由於胰島素抵抗引起的血糖異常會在產後逐漸恢復正常,妊娠期糖尿病產婦不必每日都進行血糖監測,每1-2周監測一次即可。


如果6-12周複查時,血糖正常,可將監測的頻率繼續降低。如果產後糖耐量監測仍偏高,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後兩小時後血糖≥11.1mmol/L,需要及去醫院進行干預和治療。


(2)科學坐月子

“坐月子”期間,各種湯類和高蛋白的“惡補”容易導致產婦體內血脂堆積,而血脂的高水平對胰島素起到抵抗作用,導致誘發糖尿病。


因此,產後的能量及營養素攝入應在保證正常哺乳的基礎上,儘量避免營養過剩及脂肪堆積的現象。同時應在產後6-12周複檢時監測血糖及血脂和胰島素水平。


致糖媽媽,產後你需要警惕這件事


(3)積極哺乳

母乳餵養不僅能增加產褥期婦女自身的能量消耗,預防超重和肥胖,也會降低子代患糖尿病的風險。

致糖媽媽,產後你需要警惕這件事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不會對乳汁產生不良的影響。


(4)保證哺乳期飲食

產後6周左右,妊娠期血糖異常的孕婦血糖都會慢慢恢復正常,此時出於哺乳需要,不必苛求一直執行糖尿病飲食。但是對能量攝入和營養素攝入依然不能大意,特別是要控制好體重,以降低二型糖尿病轉化的幾率。


當然,如果此時的血糖波動依然較大,要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繼續執行糖尿病膳食。


為了保證哺乳需要,產後6個月內的能量推薦一般為在孕前基礎上每日增加500kcal。以輕體力女性孕前每日攝入1800kcal為例,產後每日的能量攝入在2300kcal左右,其中蛋白質保證在每日85g(來自魚、禽、肉、蛋、奶的優質蛋白質應占1/2以上)。


熬過了孕期,並不代表隱患徹底消除。妊娠期糖尿病孕媽媽應該更加註意產後飲食和生活方式,杜絕糖尿病變成終身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