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用什麼中藥好

目前,在臨床上使用化學藥物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短期療效尤為顯著,但易反覆,不良反應多。近年來,中藥抗類風溼關節炎作用已成為研究的熱點,大量的藥理學研究表明,中藥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鎮痛和免疫調節等作用,中藥複方在抗類風溼關節炎的作用效果顯著,其 化學成分多樣,藥理活性廣泛,具有療效可靠、毒性低、取材廣、價格低等優點。這期,小編就跟您說道說道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中藥吧。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用什麼中藥好

首先,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中藥有這樣幾種分類:苷類、萜類、生物鹼,以及馬兜鈴酸、川芎嗪、香豆素和黃酮類。

(1)苷類。以苷類為主要有效成分的中藥有多種,其中使用較多的包括: 含雷公藤多苷的雷公藤;含木瓜苷的木瓜;含刺五加苷的五加皮和刺五加;含白芍總苷的白芍;含三七總皂苷的三七以及含薯蕷皂苷的穿山龍等。

雷公藤對炎症本身有直接的對抗作用。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紅素、雷公藤內酯醇、雷公藤多苷均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從而抑制炎症的產生。此外,雷公藤多苷它還能抑制血管新生、減緩滑膜血管翳的形成與增殖,減輕其對關節軟骨及骨的侵蝕破壞作用,發揮對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作用。

木瓜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木瓜苷,具有較強的抗炎、鎮痛和免疫調節等藥理作用。木瓜甘作用的主要靶細胞是關節滑膜細胞,它可抑制細胞亢進的代謝、增殖和分泌功能,而達到其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作用。

五加皮和刺五加均為臨床常用中藥,五加皮參與了機體的體液免疫,可激發淋巴細胞的生物學功能,對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有增強效應。刺五加具有較強的調節免疫功能,研究顯示,刺五加多糖具有極強的免疫調節及抗氧化活性,對淋巴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刺五加皂苷可提高的免疫功能,對血液內淋巴細胞增殖具極強的促進作用。

此外,白芍、三七以及穿山龍在抑制免疫因子的活性中都呈現出了顯著的作用,同樣證實了其對類風溼關節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用什麼中藥好

(2)生物鹼類。含烏頭鹼的中藥有川烏、草烏、附子、雪上一枝蒿等,鎮痛效果的有效成分為烏頭鹼類生物鹼。動物研究發現,制川烏按不同比例與水牛角配伍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在人體的藥物試驗有待進一步考證。

青藤鹼為青風藤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表明,青藤鹼通過抑制某種蛋白酶而顯著降低免疫分子的活性,進而發揮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作用。

大量實驗證實多種含生物鹼的藥物具有明顯的抗炎和鎮痛藥效,為各含生物鹼的藥物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提供了實驗依據。另有含馬錢子鹼的馬錢子,以及龍膽鹼的秦艽等都是常用的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研究證明有著顯著療效。

(3)馬兜鈴酸。馬兜鈴科的藥材尋骨風、廣防己、馬兜鈴、關木通、青木香、硃砂蓮已檢出含馬兜鈴酸,細辛、天仙藤檢出含馬兜鈴酸類物質,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為尋骨風。尋骨風一般用於風溼痺痛,肢體麻木,筋骨拘攣,跌打損傷疼痛 。因其具有很好的鎮痛抗炎藥效,因此,也常被應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4)其他。青蒿素從青蒿中提取分離得到的是一種倍半萜有效單體,本身無藥理作用,但其衍生物卻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含青蒿的中成藥有清感丸、十四位羌活風溼酒和廣州神曲。

獨活也常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其主要成分為香豆素類。桑寄生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傳統用於風溼痺證、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等證。桑寄生的配伍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溼性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此外,還有很多中藥及其有效成分都具有一定的抗 類風溼關節炎的作用,如苷類中,含柴胡皂苷的柴胡、含山茱萸總苷的山茱萸、含竹節參總苷的竹節參;生物鹼類中,含苦參鹼的苦參;多糖類中,含靈芝多糖的靈芝;含萜類的伸筋草、青蒿以及以川芎嗪為主要成分的川芎在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方面有著顯著的有效,有待於進一步更為深入的研究。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用什麼中藥好

[1].《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常用藥物的研究進展》池裡群,周彬,高文遠* ,劉振.中國中藥雜誌 第 39 卷第 15 期 2014 年 8 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