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鄭和船隊真的在非洲留下了後裔嗎?

訫------流浪


鄭和船隊在非洲留下了後裔嗎?是的,鄭和的艦隊曾經遠航到非洲東海岸,並在當地留下了一些水手,而這些人與當地人結合,形成了一個叫法茂人的民族。

鄭和艦隊與肯尼亞的法茂人

在今天東非肯尼亞沿海一個名叫帕泰的小島上,生活著一個獨特的族群。他們雖然整體看上去是非洲人的外貌,但膚色卻明顯比周邊其它非洲民族要淺,而且其面部輪廓明顯帶有一些東亞人的特徵。

肯尼亞的法茂人

據說“法茂人”(Famao)這個稱呼本來的意思是“海難倖存者”。而幾百年來,法茂人一直流傳著關於自己祖先來源的傳說:在幾百年前,有20個左右的中國人遭遇海難,被衝到了帕泰島上。而這些中國人武藝高強,在上島之後幫助本地部落殺死了島上為害多年的一隻巨蟒,因此贏得了當地部落的信任,被允許在島上生活。不過根據傳說,這些中國人裡多數還是不願意留存島上,後來相繼離開,最終只有6個人留了下來。

肯尼亞在非洲的位置

這6個人後來也接受了當地的文化,並和當地婦女結婚,他們的後代也繁衍壯大,最終成了今天的法茂人。

現在考古與基因確證

但法茂人雖然有傳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後裔,但畢竟時間已經過去了幾百年,要在現代得到認可還是需要有一些現代科技手段證明才行。

(鄭和下西洋航線圖,曾經抵達肯尼亞附近

1998年,一個美國記者到帕泰島上採訪,意外地聽說了這島上竟然有人自稱中國人後裔。這位記者覺得非常有趣,就進行了報道,法茂人開始引起了一些國際關注。進入新千年之後,一些國際學者循著法茂人的傳說到來了帕泰島上進行考古研究。而在法茂人聚居地的周邊,一些學者確實發掘出了大量中國產古瓷器的碎片,其中最早的一些甚至是產於唐代的。

此外,法茂人上有相當一部分人姓“Wei”,其發音和中文裡的“魏”或者“衛”等姓氏幾乎完全一樣。而最直接的證據則來自2002年進行的一次DNA測試。在當年,一位63歲的法茂人女性接受了DNA測試,結果證明她確實有中國血統。之後她的女兒還獲得了一家中國大學的獎學金,來到中國學習中醫,並起了一箇中國名字,叫夏瑞馥(她的原名叫Mwamaka Sharifu,翻譯過來是姆瓦瑪卡·謝里夫)。

來到中國上大學的法茂女孩夏瑞馥

而根據法茂傳說裡中國人到達帕泰島的時間大致推算,當時正好有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到達東非沿岸,因此可以基本確定法茂人就是鄭和艦隊中一艘失事船隻上倖存船員的後裔了。


桃花石雜談


這個問題的緣起,在1994年美國女作家李露曄出版的一本關於鄭和的書,《當中國稱霸海上》。在這本書裡,李露曄講到,她在非洲的帕泰島考察時,曾遇見一個當地人,像黑人,又不完全像黑人。細問之下,這個人告訴他,自己的祖上是中國人,是數百年前肯尼亞帕泰島中國船遇難倖存者的後裔。

肯尼亞“瓦法茂”人

1999年,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吉斯德沿著李露曄指引的方向探訪了肯尼亞拉穆群島中的帕泰島。吉斯德發現,這些人的墓地與當地的黑人不一樣。他們喜歡將墓地壘成半圓形,前面立個碑。這種墳墓完全是中國式的造型。他還發現,島民曾經養過蠶,種過桑,繅過絲。蠶絲,這是中國古老的發明。種種跡象表明,他們是中國人的後裔。

吉斯德大膽推想:這些自稱有中國血統的人,很可能是鄭和部下的後裔。

肯尼亞“瓦法茂”人墓地

隨後,中國人也開始關注這件事情,前《人民日報》駐南非記者李新烽在2002年3月踏訪帕泰島,在此後的三年中他又先後三次訪問這裡,併發回了大量的相關報道。2002年4月,《武漢晚報》的記者範春歌到帕泰島尋訪中國人後裔。2002年12月份,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派陳延軍和陸竟春兩名外交官專程前往拉穆,就有關中國與東非沿岸早期交往情況進行考察。

明初,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將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據記載,鄭和船隊先後訪問了亞非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相距中國一萬多公里的東非的麻林(今肯尼亞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亞蒙巴薩港)。

肯尼亞的拉穆群島由大小不同的 5個島嶼組成,帕泰島面積最大,約 75 平方公里,在島上的 5 個村莊裡,許多居民自稱是鄭和部屬的後裔。

據說,600 多年前,一艘鄭和船隊的船隻因迷失方向駛入帕泰島沿岸,在上加村附近不幸觸礁下沉,船上的數百人紛紛用船載的小船逃命,並從大船上快速搬下瓷器和絲綢等貴重物品。部分倖存的船員登陸帕泰島後,逐漸入鄉隨俗,與當地女子成家,生兒育女,融入當地社會。

這些自稱是中國人後裔的當地人叫作“瓦法茂”人。

“瓦法茂”一詞在葡萄牙語中為“死裡逃生”之意。現在的瓦法茂人,皮膚仍然比當地黑人要白許多,但與中國人的形象特徵已相差較大,而且瓦法茂人還有當地人所沒有的絕技,例如他們懂得中醫,據說他們能配製防蚊膏及清涼膏,其味道極似中國民間常用的清涼油,這種土製藥方為其他地方所沒有,只有瓦法茂人知道如何配製。

自稱鄭和水手後裔的肯尼亞女孩姆瓦瑪卡·沙里夫

但是,仍有些學者認為,瓦法茂人的祖先也許不是中國人,他們可能在某個時期,曾接受過中國的影響,學會了一些中國人的生產技術和生活方式,如生產絲綢、棉布,使用陶瓷、中藥等。

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考證。不知道,如果查驗一下DNA,是否能查出什麼蛛絲馬跡?願這方面的專家能夠指教。


洪良


鄭和下西洋曾到達過非洲東海岸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否留下了華人後裔呢?先請朋友們看一則2017年的與此相關報道

中國、美國和肯尼亞的考古學家組成的團隊在肯尼亞拉穆縣的曼達島挖掘出了擁有中國血緣的人骨遺骼,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曼達島位於肯尼亞的東部,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並不像大多數非洲人一樣都是漆黑的皮膚,他們的外貌特徵其實跟亞洲人差不多,而且他們當地的習俗也跟中國一樣,比如在人死的時候,他們會建立墓碑;在吃飯的時候還會使用筷子;這些人的種種行為,都和中國古人們的習俗特別像。

在當地人的家中還留存有古代的瓷器和錢幣。專家們說,這裡的人,極有可能,是當初鄭和下西洋時留下來的。

更神奇的是,在曼達島旁邊有一個帕泰島,住著1000多名“瓦上加人”,他們聚居的“上家村”被外界戲稱為“鄭和村”。瓦上加人自稱是中國水手的後代,他們會將墓葬壘成圓形,並豎碑,這樣的墳塋並不見於非洲,而且他們的墓碑方向全部朝向東方或者東北方;村民養蠶織布,和本地之前的漁獵方式截然不同,在飲食上,他們熱衷於“炒菜”。


歷史拾穗人


是真的,東非肯尼亞 帕泰島(Pate)上生活的一箇中國人族群,“法茂”的稱呼來自葡萄牙語,葡萄牙語的意思就是“從大海中死裡逃生的人”,根據一系列實地考古研究發現,他們是明代鄭和船隊水手與東非當地居民通婚繁衍而形成的族群。 他們的膚色不像黑人那樣全黑,帶著黃色,面部輪廓和中國人特別相像。除長相之處,法茂人生活中還保有大量中國明代的青花瓷器,當地人編織籃子的方法也與華南的編織手法極為相近。

非洲法茂人的祖先的墳墓很像中國古代的墳墓。並且墳墓外壁上有精美的青花瓷片,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脫落了。當地也曾發現大量中國古代瓷器,保存在當地的博物館內。至今法茂人還保留著中國的一些習俗,例如:客人來了要用茶招待。(茶與這裡的有些不一樣)


這事兒有點趣兒


鄭和七次下西洋據史料記載在其第四第五次到達非洲

公元1413年11月(永樂十一年十一月),鄭和率船隊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國。

公元1417年1月(永樂十四年十二月),鄭和率船隊出發,到達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公元1419年8月8日(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國。

這兩次顯示鄭和船隊到達了非洲,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都超過兩萬,兩萬多人在非洲下幾個後裔也不奇怪😳。





評古說今


鄭和下西洋有幾點值得存疑,第一是那個時代的大明帝國,能夠有能力組織起數萬船員規模的遠洋航行嗎?即使有這樣的能力,鄭和也不過是圍著東南亞轉了一大圈而已,根本不會遠洋到遙遠的非洲,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明史》上曾這樣記載:“木骨都束, 自小葛蘭舟行二十晝夜可至。永樂十四年遣使與不剌哇、麻林諸國奉表朝貢, 命鄭和齎敕及幣偕其使者往報之。後再入貢, 覆命和偕行, 賜王及妃彩幣。” “不剌哇, 與木骨都束接壤… …鄭和亦兩使其國。宣德五年, 和復往使。”

這裡的木骨都束,在非洲地區的一個古國名,位於今天非洲東岸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一帶,鄭和不止到過這裡一次,據記載,在他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時,前後來到過這裡兩次,將大明帝國的文化傳播到該地區,同時也和這裡的民眾開展了友好的商業貿易。除此之外,肯尼亞、坦桑尼亞等非洲海岸地區,鄭和船隊都成功抵達。這樣的史料記載,就是鄭和船隊遠洋到非洲的明證。

不過西方學者卻不以為意,認為口說無憑,然而一次考古的發現,卻直接打臉了西方學者。2013年,在非洲肯尼亞的曼達島海域,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學者的考古下,他們從這裡出土了一些古代錢幣,錢幣上鑄刻的四大大字,正是永樂通寶。由此證明,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不僅到達了非洲地區,同時他還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和當地的部落民眾開展友好貿易,促進了中非文明的交流。

正如後人所評價的那樣:“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也可以說,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壯舉,同時也為西方几十年後的大航海鋪平了道路。當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達加馬,率領船隊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一路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曾對達伽馬說,早在幾十年前,東方的中國人已經來過這裡好幾次了,不知當年的達伽馬,聽到這個消息時,心裡面又如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