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為啥七下西洋?有什麼目的?

鐵寶說歷史


鄭和為什麼下西洋?找建文帝?肯定不是。我個人觀點是,尋找西方文明。故事還是要從朱棣當燕王說起,話說,燕王就藩北平(北平以前叫大都,是大元帝國國都。作為當時世界級的大都市,燕王很容易通過接觸了結知道在大陸的另一頭有很多文明,這是顛覆中國人傳統的觀念——除華夏以外都是蠻夷。而把這個觀念傳個他的人是——蒙古人。

13世紀的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他們除了軍事擴張外,還起到了連接各文明的橋樑,傳播科技文化的作用,朱棣在蒙元國都就藩,不可能不知道大陸另一頭的情況。何況還有那麼多蒙元的俘虜。他們會把蒙古各大汗國的情況介紹一下。

所以在大陸的西方有很多股讓朱棣重視的力量。(十字軍和星月軍和蒙古人打了一百多年)而水路是去西方的捷徑。(馬可波羅和元帝國很多宗室之女很多都是從水路到西域或者極西之地去的)

所以龐大的鄭和艦隊下西洋,是去找蒙古人口中的極西文明。而不是去找建文帝。找建文帝不需要幾萬人的大艦隊。(如果建文帝沒有死在南京,他也不可能帶走太多人手,因為人手太多無法養活,而且還會被發現——有名冊),並且人太多了還會起到反作用。

另外一個作證就是鄭和到了南洋就往西走。既沒有在南洋仔細尋找,也沒有向新幾內亞島方向開,要知道棉蘭老島與新幾內亞島一帶島嶼也很多耶。

所以鄭和是去找蒙古人口中的文明。

個人愚見,全當拋磚引玉


吾只欲求道參禪


一、我覺得這問題沒有必要多爭辯,因為《明史·鄭和傳》已給出了明確答案:


成祖懷疑惠帝流亡海外,想尋找他的蹤跡,並想向海外炫耀武力,顯示中國的富強。


就是兩大原因:1、尋找建文帝 2、向西宣傳國威,發展貿易。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正史的《鄭和傳》都這麼說了,為什麼還有人懷疑?無論哪一種說法,都不能否定尋找建文帝,不能否定宣傳國威,發展貿易這兩方面原因。



二,另外,我覺得也可以從朱棣性格入手分析:


1、朱棣的野心巨大&英明神武:向北,朱棣可以五次親征瓦剌;向南,可以打下越南;為什麼不能讓鄭和七下西洋,向西宣傳國威,發展貿易,這是非常的合理的。


2、心狠手辣&殺伐果決:朱棣一生在前線親征,知道戰場不留情,養成了殺伐果斷、心狠手辣的性格。建文帝作為朱元璋的指定繼承人,在位期間與民休養生息,評價不錯;一旦其真正下落出現,或者有人打著其名義出現,都可能造成大明帝國的新戰爭,甚至威脅朱棣的統治;畢竟,明英宗後來就有明英宗復辟成功的案例。


(後來的明英宗復辟)

所以,問這個問題,更可以問問建文帝的下落,畢竟,正史上連朱棣都不知道這個謎團的真正答案。


濤說亂世史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是人們爭論的對象,即使是在現在的史學界也依舊爭論不休,官方的說法是鄭和七次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但鄭和每次下西洋需要耗費眾多白銀,耗費眾多人力物力打造戰船,只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嗎?所以我認為,朱棣堅定的支持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找朱允炆。

總所周知,朱棣不是通過正規途徑當上皇帝的,朱棣是篡位當上的皇帝。朱允炆上臺後,他看到了自己的叔叔們在邊疆各個手握軍政大權,很是不放心,所以他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撤藩。朱允炆撤藩也知道先從小藩王著手,於是他一邊著手把七八個小藩王撤除,一邊穩著最大的藩王燕王朱棣。但朱棣心裡跟明鏡一樣的,他不用想就知道自己這個侄兒心裡想的啥,所以一直養兵備戰,等朱允炆的撤藩令一到,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帶領大軍從北京南下,直取南京。

文質彬彬的朱允炆當然不是他四叔的對手,朱允炆在戰場上大敗,朱棣帶領大軍攻破南京城,城破的時候朱允炆在皇宮中放了一把火,大火燒了好幾天。朱棣進城後,不管怎麼找都找不到自己的侄兒,於是隨便找了一個屍骨,說這是朱允炆,然後摟著屍骨大哭,說侄兒啊,何必如此呢,讓大家都相信朱允炆在大火中去世了,但只有朱棣自己心裡清楚,朱允炆他跑了。

即使朱棣登基後,朱棣也一直不放心,一直擔心朱允炆會在某一天突然蹦出來,幹掉自己,重新登基。朱棣登基後就一直秘密尋找,但國內找遍了依舊找不到,所以朱棣就讓鄭和七次下西洋,去外國尋找朱允炆,最終找到沒找到,誰也不知道。


歷史歷來有趣


目的有二:威服四海懷柔遠方和尋找建文帝下落

一、威服四海懷柔遠方

威服四海懷柔遠方的使命,這大致也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的老傳統。但凡強盛的朝代,必定會有這樣的一些舉動,如漢朝時候貫通東西的絲綢之路,唐朝時眾多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留學生來到我國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都是這一傳統的表現。實話實說,在中國強盛之時,雖然也因其勢力的擴大與外國發生過領土爭端和戰爭,如唐與阿拉伯之戰,也曾發生過對鄰近國家的戰爭,如徵高麗之戰。總體而言中國的外交政策還是比較開明的,我們慷慨的給予外來者幫助,並將中華民族的先進科學文化成就傳播到世界各地,四大發明就是最大的例證。

綜合來看,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中國懷柔四方的傳統和宗旨:以德服人。現在中國又成為了一個強盛的國家,經過長期的戰後和恢復,以及幾位堪稱勞動模範的皇帝的辛勤耕耘和工作,此時的華夏大地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錢糧充足,是該做點什麼的時候了。還有些什麼呢?這是每一個強盛的朝代都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明帝國四周的陸地區域已由漢唐盛世時的遠征英雄的探明,相比而言,帝國漫長的海岸線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遐想,在寬闊大海的那一頭,有著怎樣的世界呢?

二、尋找建文帝下落

從建文4年靖難成功開始到永樂年間,一直困擾朱棣的一個問題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是死是活?活的死的都行,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也不怕他飛上天去,但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失蹤,皇帝不見了,那可就麻煩了。號召各地大臣勤王帶兵攻打自己,到時候勝負還真是未知數。

明查不行,這等於告訴天下人,朱允炆還活著。但是又不能不找,萬一哪天蹦出來一個建文帝,真假且不論。號召力那是肯定有的,即使平靜下來,明天后天可能會出來第2個第3個。這還讓不讓人過安心的日子了。

於是朱棣發告示,告知天下建文帝已死。然後派人暗中查訪建文帝的下落,具體的查訪工作,有兩個人去做,這兩個人尋訪的路線也不同,分別是本土和海外。這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叫胡濙(ying),另一個叫鄭和。

總結:第一點原因,國家強盛才有財力懷柔海外。明朝中後期國家內憂外患,統治者殫精竭慮,無心惦記遠航!清朝採取閉關鎖國制度,並不會大規模出海遠航。第二點原因,建文帝的下落在永樂21年已經由胡濙告知朱棣(此部分史書未記載告知的內容,只能靠後人猜測。),所以就不需要再花錢讓船隊遠航了!!


知行合一2020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永樂三年(1405)首次出航,到末次出航宣德八年(1433)共七次出使西洋。他一共走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了東非、紅海。

他的船隊是世界航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探險。對我國和世界都有很大歷史意義和比較深遠的影響。

它推動我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峰,在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也屬於規模大,、技術先進、航海範圍廣大,是世界航海事業發展的里程碑。

鄭和的船隊也促進海上貿易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的發展。他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換回外國的香料、藥材、珠寶鑽石等等,帶動了中外各國的經濟發展。

文化方面也是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的繁榮昌盛。

還融合了東南亞和南洋地區,給他們帶去了開發南洋先進的生產技術。為華僑開發南洋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國外建立起中國的威信。

另外,還有民間傳言,說是朱棣為了尋找失終的建文帝,才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的

無論如何,鄭和下西洋是人類航海史的壯舉,也樹立了中國和平友好的形象。


愛好變成事業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很多說法,

第一個說法,《鄭和傳》上有這麼幾句話:“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就是明成祖懷疑建文帝跑到海外去了,想追查他,想去尋找他。 因此有人說,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要派鄭和到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第二個說法,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有人提出是為了包抄帖木兒汗國。做為一箇中亞大帝國,它的東部邊境跟中國接壤,且意圖攻打明朝。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可能是為了團結中西亞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對付帖木兒帝國。

第三個說法,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並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與海外諸國建立朝貢關係。




探古覓今


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流傳早而廣的說法是:鄭和下西洋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但我認為這種說法欠妥,鄭和原來只不過是宮廷裡的一個太監,他在下西洋之前不是什麼探險家,外交家,也不是將軍,明成祖為什麼會派遣一個皇宮裡的太監率領龐大的艦隊呢?他歷盡艱險,屢下西洋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歷來各家各執其詞、莫衷一是。

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為,鄭和船隊是一支強大的戰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鄭和船隊下西洋顯然是從當時國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國家需要出發.鄭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績概括起來,主要包括4個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

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盪,主要表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爪哇、暹羅對外擴張,欺壓周邊一些國家,威脅滿剌加、蘇門答剌、占城、真臘,甚至在三佛齊,還有殺害明朝使臣的,攔截向中國朝貢的使團;再一個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於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明朝皇帝採取了“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通過各種手段,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從而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繫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提高明王朝的國際威望.所以從明朝派遣鄭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實現和平的使命.

鄭和下西洋調解矛盾,平息衝突,消除隔閡,有利於周邊的穩定,維護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聲望.所以,可以看出鄭和的船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不是用於侵略擴張,而是用於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陳祖義幾千人,阿烈苦奈兒上萬人,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

李約瑟評價: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有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2、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國家安全

當時,威脅明朝安全的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東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殘餘勢力和西北的帖木兒帝國.中國倭寇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日本國內發生內戰,部分武士和浪人為了生存便到中國沿海搶劫,到明初朱元璋時期,非常猖獗.當時明朝剛剛建立,國內還不穩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內,國防上採取被動的防禦戰略,在沿海省份設立衛所,在北方修長城和派兵屯邊.

朱棣時期,陸海兩方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改變了被動防禦戰略,主動出機,陸上方向實施遷都、親征漠北;海上方向組建了鄭和舟師,震懾和打擊倭寇和反明勢力,並從海上實施戰略包抄,對西北方向進行戰略上的牽制,從而減輕明朝北部的壓力.

3、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國家實施這麼大的戰略行動,它是多方面考慮的.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朝貢貿易.這種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的性質.它通過這種形式獲得這些小國對明朝宗主地位的認可,這是朝貢貿易的政治目的.當時各國都積極到中國來朝貢,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護,一方面得到的豐厚賞賜.據統計,永樂在位22年,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況空前.更有文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4個國家先後7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還有3位國王在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他們遺囑要託葬中華.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種官方貿易.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內容,它是在雙方官方主持下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是明朝擴大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鄭和船隊除了裝載賞賜用的禮品外,還有中國的貨物,如銅錢、絲綢、瓷器、鐵器等.這種貿易可以用明代銅錢買賣,多數以貨易貨.最有影響的是擊掌定價法.在印度古裡國,中國船隊到達後,由當地的代理人負責交易事宜,將貨物帶到交易場所,雙方在官員主持下當面議價定價,一旦定下,決不反悔.雙方互相擊掌表示成交.這種友好的貿易方式,在當地傳為美談.鄭和下西洋期間,尤其是後幾次下西洋貿易規模擴大,遵循的平等自願,等價交換,具備了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原則.

第三種民間貿易.這種貿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帶動下出現的.它不是通過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間自發性展開的.鄭和下西洋消滅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闢了航線,促進和刺激了民間貿易.據有學者研究,鄭和使團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帶一些中國貨物在沿途進行交換.東南亞百姓對中國絲綢、瓷器、工具非常喜歡,鄭和船隊一到都爭先恐後的划船或到碼頭交易,有的還請官兵到當地的集市設攤交易.當時中國主要輸出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金屬製品、銅錢等,中國換回的主要是珠寶、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當時中國從海外進口100斤胡椒,當地價值1兩,回到國內出售20兩,利潤豐厚.

鄭和下西洋進行的貿易活動有政治行為的貿易,也存在經濟行為的貿易.

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不僅進行海外貿易,還傳播先進的中國的文化.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非常向往中華文明.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還肩負了“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的使命.鄭和出色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新的篇章.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中華禮儀和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製造技術、建築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

現在在海外還流傳許多鄭和的故事.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廟,留下鄭和遺蹟,表達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傳播中華文明的先驅的敬意.

 4 、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佔據著地球表面積70.8%,擁有著豐富的資源.自古以來,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空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與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盛衰休慼相關.我們的祖先早期創造了龍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紀初,鄭和大規模遠航活動,把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峰,對人類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

一是開闢了亞非的洲際航線,為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當葡萄牙的航海家達加馬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告述幾十年前中國人曾幾次來到這裡.他們在阿拉伯領航員的幫助下,沿著鄭和船隊開闢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二是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蒐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數據.《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這種海洋考察活動比世界記載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國的“挑戰者”號進行海洋調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佈局.鄭和下西洋根據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識,在遼闊的海外選擇了占城、滿剌加、舊港、古裡、忽魯莫斯等地作為海洋發展的重點區域,有利於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大餡餃子雜糧五穀煎餅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標誌性事件。

野史中,鄭和下西洋傳聞是為了搜尋所謂的建文帝,是朱棣斬草除根的手段,維護其統治的合法性。

但是,這種說法只是增加了歷史的趣味性,不能做為事實依據。

朱棣繼位以後,遷都今天的北京。所謂“天子守國門”,集合整個國家之力壯大了北方的軍事存在,壓迫元蒙各部的生存空間,使得北方遊牧民族的內部矛盾逐漸突出。經過分化利誘,軍事消滅,迫使蒙古諸部向北方和西方逃竄。有利地鞏固了北方邊疆。

外部壓力解除的同時,明帝國已經初見雛形。隨著明朝社會生產力的復甦,明帝國經濟,政治,軍事實力空前強大。鄭和下西洋,對內可以拉動經濟生產,獲得大族的支持,改善民生;轉移政治矛盾,解決自身法統不正的尷尬問題。對外,向周邊國家宣示元朝徹底消亡的事實,合理合法的接收元蒙政治版圖。

同時,鄭和下西洋也是漢民族經歷百年孤寂後,重新探索世界的有意嘗試。


路丙三


鄭和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在歷史上很有爭議,眾說紛紜。但是集中起來,普遍的看法只有三個。

一個是去偏遠地區宣揚大明國威,第二就是加強和建立與其他國家的外交聯繫,發展貿易。

最後一個說法就是明成祖在追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明成祖朱棣繼位以後,大力發展國家經濟。為了標榜自己的歷史功勳和宣揚大明的國力強盛,廣納人才修編了永樂大典。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更是花了鉅款,上百搜巨船,加上人力物資,還有船上運載的珠寶器物,價值連城。

下了血本的明成祖,也的確見到了成效,很多國家紛紛對明稱臣納貢,外交也得到發展,勢力成功伸向了東南亞地區。

達到了弘揚國威的目的。明朝是天下最強之國的“君主華夷”心理得到了很大滿足。

還有一點就是加強對外貿易,當時明朝因為編纂《永樂大典》,國家剛剛穩定不久,又支付了大筆船隊的費用,所以財政有所緊張。

鄭和下西洋也是在尋找商機,和鄰國建立穩定的貿易關係。

後來,根據歷史記載估算,鄭和七次遠航帶給大明的貿易籌入應該有三十萬兩黃金,千萬兩白銀,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明王朝當時的財政赤字。

眾所周知,明成祖的皇位不是朱元璋給的,而是從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裡搶過來的。

“靖難之役”以後,朱棣並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建文帝下落不明。當時社會流傳一個說法就是建文帝沒有死,而是逃到了海外。

明成祖內心十分憂慮,所以派自己的心腹鄭和去海外追尋建文帝的蹤跡。

《鄭和傳》中就曾明確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其蹤。”這個說法流傳甚廣,但是鄭和並沒有查出建文帝的下落。

明成祖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應該是三個目的都包括,既是為了宣揚國威,發展貿易,也有追尋建文帝的可能。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明成祖的這一行動的確是給後世留下了很深的影響,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創舉。


小七古董先生


傳說是尋找建文帝,但是如果展開世界地圖,再綜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原因應該比較清楚了。

當時明朝下西洋的時候是成祖時代,剛剛派遣大將藍玉消滅北元,但是蒙古曾經橫跨歐亞,由四大汗國組成,雖然消滅了北元,但蒙古的影響依然很大,而且北元去國號之後又由權臣鬼力赤建立韃靼,在歐亞大陸也還有很多蒙古人建立的小國和依附於蒙古的國家,為了在消滅北元和蒙古殘餘勢力的影響,向天下和原本跟隨蒙古的各個附屬國宣告大明朝已經取代了元朝,並尋找更多盟友聯合對抗防禦蒙古殘餘,於是明朝政府建造了一支強大的舉世罕見的艦隊直下南洋群島,開始了七下西洋的遠征。

雖然藍玉北伐是在朱元璋時候,但是間隔時間不長,後來蒙古分裂成韃靼和瓦剌,給明朝仍然造成很大威脅,明朝下西洋實質上應該可以算是外交戰,意義大致相當於漢朝派遣張騫出西域尋找大月氏結盟對抗匈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