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對不起,這不是你該知道的”,同事一句話戳破職場的潛規則

剛上小學的時候,一張長方桌子,一張長板凳,兩個小朋友一起坐。剛入學那會,不是我佔很多位置,就是同桌,這次我用胳膊肘子推同桌,下次就是同桌推我。

“對不起,這不是你該知道的”,同事一句話戳破職場的潛規則

後來兩個人想出一個法子:畫條“三八線”,就是從桌子和凳子中間各畫一條線,有了這條線彼此上課寫字都會相安無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慢慢的長大,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到三年級……那條“三八線”越來越淡,到最後完全消失。

但我們再也不會因為超越界限而相互用胳膊肘子推對方,“三八線”界限感,即使不用畫,我們也知道那是不可超越的底線。

後來我們長大成熟了知道:原來人和人之間都有界限,保持距離,不能隨意窺探別人隱私,踏入他人領域。

“對不起,這不是你該知道的”,同事一句話戳破職場的潛規則

無界限感,讓人反感

默默是今年剛來的新同事,活潑開朗的性格很快和大家混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大家對她就沒有剛開始那麼熱情了。

有一次,我和同事在聊天,默默也剛好在旁邊,我和同事聊說到生娃問題,同事說一個人帶娃很辛苦,每天工作已經很疲憊,下班後要一個人接娃,回到家做飯、監督孩子做作業,很累。

我說:“一個人又上班又帶娃確實很累,如果有老人或老公一起在身邊幫帶那就輕鬆很多。”

同事轉移話題說把娃送回給娃外婆幫帶了。全程沒有提到他老公,或許聽到這,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同事老公呢。

基於禮貌,我和同事也沒有很熟,所以我沒有繼續追問。但默默這時開口了:“你老公咋不跟你帶?”同事說:“他不在身邊了。”

默默繼續追問:“那他多久回來一次,去哪裡工作……”等等,同事不耐煩的回了句“對不起,這不是你該知道的”。同一時間我看同事臉色不太對勁,趕緊轉移話題。

這也是同事對默默漸漸冷淡的原因之一。

我能理解同事的心情,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例如,逢年過節回家隔壁的阿姨上門問:有男朋友沒有、什麼時候結婚、在哪裡工作、工資高不高……

待你回答繼而進行深一步的追問,這次問不到一次見你還繼續問。沒有界限的追問,都會讓人反感。其實在職場上,像默默這樣沒有界限感的人真不少。

“對不起,這不是你該知道的”,同事一句話戳破職場的潛規則

② 無界限感,讓人感到不適

同事小謝,之前在我們部門,辭職也沒經過我們部門經理,所以後來不懂什麼原因辭職走了。當時弄得我們經理跟分管我們部門的領導挺尷尬的。

記得小謝剛應聘來我們公司,按理說,正常情況職場中一般不會越級彙報,小謝剛來我們部門沒多久,不懂他是對我們經理不滿還是怎麼樣,直接去分管領導訴苦。

公司領導本著關懷員工原則,告訴我們經理多找小謝談心,我們經理也摸不著頭腦,不懂什麼原因,因為在日常工作中,小謝也沒表現出有什麼異樣。

後來我們經理回來找小謝聊天,他說沒有事,再過一個多月,小謝直接向部門分管領導辭職,也沒經過我們部門經理,經理也不懂情況。

我們都知道是小謝越級了,有什麼事應先和自己部門經理溝通,就算有意見也要先提。

我們經理那段時間也挺擔心,怕領導誤會他工作沒做好,工作疏忽。

職場上做沒有界限感的事,讓人容易感到不適和恐懼。

“對不起,這不是你該知道的”,同事一句話戳破職場的潛規則

③ 無界限感,讓人遠離

記得我之前看過《快樂大本營》,其中有一期,是何炅喊謝娜回來,給其他嘉賓讓位置。結果謝娜玩得太嗨,直接回了句“滾”,在一旁的黃磊臉色都變了,偷偷看了一下何炅。

還有,謝娜去《嚮往的生活》做客,將主人的蘑菇屋改名為謝宅,把主人黃磊的私人手套扔掉。作為客人,卻給屋子主人來個下馬威。

類似這樣沒有界限的事還有:在跨年晚會上,搶汪涵的臺詞;在節目中搶佔嘉賓的C位,打斷別人的發言;在舞臺上放聲大笑......

謝娜成為了觀眾眼中不會為人處事、情商低,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能拿捏好分寸,考慮問題不充分的人。

或許因她頻頻出錯後,湖南衛視將她主持人的名字放到了最後,或許因她頻頻越界才有何炅在一個訪談中開玩笑地說:

如果知道後來謝娜會黏自己這麼久,當初的他一定會跟謝娜保持距離。

《奇葩說》中就討論到辯論與主持的區別時。蔡康永說:“辯論是在舞臺上充分展示自己,而主持則要退到一個相對輔助的角色。”他在主持中也是這樣做的。

在《奇葩說》中,他從容不迫表達自己的觀點,從不退卻。在主持《康熙來了》的節目中,他甘當綠葉,從來不搶嘉賓的風頭。這也是他那麼受歡迎的原因

所以無界限感,才是人與人的關係漸行漸遠的原因。

“對不起,這不是你該知道的”,同事一句話戳破職場的潛規則

界限感如此重要,

那麼在職場中如何建立界限感:

一:刻意保持距離,不窺探別人隱私

就像上面提到默默的事情,對別人的隱私追著問不放,只會讓別人你反感。

應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不打聽、不評判、不八卦別人的好壞,就算一群同事一起聊天,也請收起好奇心,刻意保持距離,不要因為“好像關係還不錯”,就可以暢所欲言,職場中領導往往也會從這些細節處看一個人。

二:工作上分清“你、我、他”,明白自己處境

工作上無論是工作分工,還是自己直屬領導,都要分清。是你的工作就是你的,就要自己去幹,儘量不要麻煩別人,更不要推卸給他人做,需要同事幫忙,要誠懇請求,不要擺架子,一副自己是“領導”的樣子。

其他同事職責的,不要搶著去幹,讓你乾的要學會合理拒絕。有事先請示自己直屬領導,不要越俎代庖。

其實職場上比較核心的就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知道自己在一個公司的職責和職位。

這才是人人要懂的職場潛規則。

我覺得網上說的很對: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微妙的,尤其在職場中,別人都不是傻子,很多時候,知而不言、笑而不語才是聰明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拿捏好分寸,既讓別人舒服,也會讓自己少很多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