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男子突发呼吸困难,诊断心衰,急诊科医生提心吊胆:这下悬了....


男子突发呼吸困难,诊断心衰,急诊科医生提心吊胆:这下悬了....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值班。


icu的夜班是比较辛苦的,因为病人多,而且危重,一般来说,病房有一个危重的就够值班医生忙一晚了,而我现在病房有10多个病人,都是危重的。


大家体会一下过山车是什么感觉,ICU晚上值班就是过一晚上的山车,运气好的话,可以闭闭眼睡一觉,运气背的话,忙到第二天下午都是常有的事情。


这不,电话又响了。有时候真害怕接电话,电话来了,往往意味着有危重病人要会诊。


是急诊科老马打过来的。


现在有没有空,有空的话赶紧下来,帮我看个病人。老马开门见山,火急火燎。


什么病人啊,这么着急么。我反问老马。


当然急,不急找你干嘛,另外,有没有空床。老马再问我。


还有2张空床,我回老马。心中暗暗叫苦。看来又得通宵了。我瞥了一眼时间,正好零点。


那废话少说,先下来急诊看病人再说。老马挂了电话。


我跟护士交代了两句,披上白大褂,匆匆去了急诊。


到了急诊抢救室,老马正在处理病人,旁边还有一个进修医生,一个规培医生。两个护士。抢救室门口站着好几个家属,看得出家属非常焦虑。


老马见我来了,迅速跟我交代着患者病情。


一个大约70岁的男性患者正坐在抢救床上,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扣着面罩吸氧,双眼已经有点迷离。


卧槽,看来这的确是重病人。估计不是心力衰竭就是呼吸衰竭,或者两个都有,我暗自思忖。


我抬头看了一眼心电监护,心率132次/分,血压172/90mmHg,血氧饱和度90%,呼吸频率有30次/分。

男子突发呼吸困难,诊断心衰,急诊科医生提心吊胆:这下悬了....

患者血压很高,血氧饱和度很低(正常人吸空气时都应该有99%),而他正在扣着面罩吸氧也就只有90%,说明他非常缺氧。心率快也是缺氧的一个表现。


老马说,68岁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时生活质量还行,这两天精神不大好,今天傍晚饭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家属才警惕起来,赶紧来急诊。


老马看了一下时间,说大概是4个小时前来到急诊的,考虑是心力衰竭,按照心衰用了利尿、扩血管的药物,效果都不是很好,尿也不多。


我点点头,同意老马的看法。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时间一长,很容易就会损害心脏,导致器质性心脏损伤,这时候一旦有诱因,很容易就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急诊科、ICU天天都会遇到类似的患者。


抽血了么?我问老马,有没有心肌梗死的可能?


这是我最担心的,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心衰的,必定会有诱因,而很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患者可能突然发生了心肌梗死,或者是有肺部感染,还有一个就是发生了心律失常从而诱发心衰,这是很常见的几个原因。


患者没有心梗胸痛的典型表现,老马摇摇头说,而且我们前后做了三次心电图,没有明显改变,不支持心梗(如果是心梗的话,动态观察心电图必定会有逐步加重表现的),而且抽血看到心肌酶、肌钙蛋白都不是很高。


这么说来,应该可以排除心肌梗死了,我缓缓地说。


老马嗯了一句,说刚刚心内科医生过来看了,也认为不支持心梗。


你怎么不把病人收入心内科继续治疗呢?我问老马,心衰收入心内科治疗很正常啊。


老马皱皱眉头,说哪有那么简单老弟,病人没尿啊,我刚刚给静推了几支托拉塞米(一种利尿剂)了,来那么久总共才不到50ml的尿液。


心衰的病人,利尿是很重要的,利尿能减少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心脏的负担,从而改善心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缺氧表现。但严重的心衰,利尿往往无效了。我明白老马的担忧。

男子突发呼吸困难,诊断心衰,急诊科医生提心吊胆:这下悬了....

胸片拍了么?我问老马。


拍了,双侧都有肺水肿,符合心力衰竭表现。老马说。


有没有肺部感染?我再问。要知道,病人不会无缘无故心衰的,必须有诱因,肺炎就是很常见的诱因。


有一点,但不严重,而且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不明显,也没有发热,查血里面感染指标都不高,老马眉头紧锁,长呼了一口气说。同时带我看了看胸片片子。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心衰,患者现在尿很少,利不出来,而且喘成这个样子,又缺氧,必须得去你们科加强监护,可能还要做超滤了(类似血液透析),把水分拉出来可能会好一些。老马望着我说。


我点点头,同意老马的看法。


但我还是有点不放心。


没做胸部CT吧,我问老马。


还没呢,刚想拉出去做的,但看他情况不是太好,也还没敢去。老马突然问我一句,干嘛,你怀疑有肺栓塞么?肺栓塞也要做CT增强才好看,他现在这样子,估计受不了。


没错,任何一个呼吸困难、缺氧的病人,都应该常规排除肺栓塞可能。这是我担忧的。所谓的肺栓塞,就是有血栓堵在肺动脉里面,导致肺动脉缺血,自然会影响了肺泡的呼吸氧合,从而导致患者严重的缺氧、呼吸困难。我们见过不少这样的患者,所以多留一个心眼是不会错的。


我能想到的,老马自然也能想到。


不像肺栓塞,老马摇头,说首先患者没有高危因素啊,没有长期卧床、手术、肿瘤等等情况,而且也没有胸痛、咯血等表现,几次心电图都没有看到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的一种表现)表现,抽血查的D二聚体也不高,不像是有血栓栓塞的样子。


我没回他,我怔怔盯着患者心电监护。老马见我没反应,又低声说了一句,真要做胸部CT也是可以的,小心驶得万年船,但眼下这个情况,风险巨大啊兄弟。


我再跟老马简单聊了两句,期间护士又把药物挂上去了。

男子突发呼吸困难,诊断心衰,急诊科医生提心吊胆:这下悬了....

患者意识还是清醒的,但精神不是很好。我简单给他听了听心肺,整个肺部就像煮开了的开水一样,咕噜噜响,这就是典型的湿罗音,还有哮鸣音,这都可能是心衰的表现。


我看了看床底下的尿袋,尿液颜色很深,褐色的,量的确不多,只有可怜的50ml左右。老马说这是入急诊以来总共的尿液。


尿液少是个危险信号。一方面说明心衰治疗效果欠佳,另一方面说明有可能会有急性肾损伤,必须警惕起来。


我出去跟患者家属郑重交代了病情,表明身份,说我是ICU的医生,然后说老人家病情很重,很有可能是个心力衰竭,至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心衰不好说,可能是有肺部感染,可能有心律失常,还可能有肺栓塞等等原因。


家属很好说话,老大表态,一切听医生的。


我再把患者需要住ICU、ICU的花费等等都跟他们说了,他们很快就决定,那就去ICU加强治疗吧,行不行没关系,就搏一搏。


我太喜欢这样的家属了,少了来自家属这边的压力,我可以腾出手脚专门治疗病人。


病人老伴这时候拿出一个药袋子给我,说这是老头子这几年吃的药,要不要带走。


我心想正好,看看病人平时都吃什么药。


我一看这药袋子,就暗暗叫苦啊,五花八门,将近10个药物,有降血压的,降糖的,调血脂的,还有一些中成药,阿司匹林等等,还有两个药盒子,一个是呋塞米,一个是螺内酯,但都是空盒子了,我有点奇怪,问老太太,怎么这两个药盒是空的?


老太太年纪虽大,但是眼聪耳明,说这些药都是之前门诊医生给开的,这个呋塞米、螺内酯是最近这个星期才停的,吃完了,没继续拿药,我看老头子腿脚也不肿,说明书说减轻水肿的,所以就没继续吃了。


我眉头一皱,问老太太,这些药是你们自己停的,不是医生让停的?


老太太很快反应过来了,说是的,是我们自己停的,药物太多了,能少吃一个算一个吧。哎呀,你不知道啊小伙子医生,吃药跟吃饭一样,一天好几碗。


我哑然失笑,望向老马,老马这时候也正好望着我。


看来我知道老头子为什么会心衰发作了,老马当然也意会到了。他责怪老太太,就不该随便停用这些药物。

男子突发呼吸困难,诊断心衰,急诊科医生提心吊胆:这下悬了....

呋塞米、螺内酯都是利尿剂,也有降压功效,因为这两个药都会影响电解质,因为利尿后电解质从尿液中排出来了,但两个药又有些区别,比如呋塞米会导致低钾血症,螺内酯却相反,会引起高钾血症,所以往往会联合使用它们,抵消不良反应。


病人心衰发作,很有可能就是不恰当停了这些药物引起的。


有了心衰发作的解释,我内心就稍微踏实了。否则,老觉得背后还有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我,生怕出什么问题。如果不是及时了解了这些信息,我很有可能会逼着老马给病人做胸部CT增强了。即便如此,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时候,还是应该做个胸部CT的,老马说。


那天晚上我直接把患者收入了ICU。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衰还是很严重,而且血肌酐有将近500μmol/L,所以我们直接给他做了肾脏替代治疗,类似透析那样,穿刺了一根大静脉,然后把血液引出来到体外,在血滤机上面洗干净血液成分,同时去掉一部分水分,再重新把血液回输病人体内,这样既能达到“利尿”的效果,又能达到净化血液的效果,所以叫做肾脏替代治疗。


这个过程起效要好几个小时。我看患者已经很煎熬了,严重呼吸困难、喘憋,根本没办法躺平。所以直接用药物镇静他,然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这样一来,既能让患者安静入睡,又能提供更多氧气,而且正压通气也能减轻肺水肿,一举三得!

男子突发呼吸困难,诊断心衰,急诊科医生提心吊胆:这下悬了....

经过2天的治疗,患者转危为安。呼吸机提供了氧气,让患者呼吸肌肉充分休息。而血滤机把多余的水分过滤出去,减轻了心脏负荷,也让心脏得到了休息。


等他脱开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我才知道他原来是那么活泼开朗的老头,还问我们的护士姐妹有没有男朋友,如果没有,他可以帮忙介绍。


嗯,看来,他真的可以离开ICU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