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教育家严修的书法修养

教育家严修的书法修养

教育家严修的书法修养

严修书法扇面作品


教育家严修的书法修养

严修《蟫香馆使黔日记》手稿

严修(1860—1929),字范孙,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1860年出生在天津一个很有声望的盐商家庭,1882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1886年任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1894年任贵州学政,倡新学。1897年热心于乡里兴学,1906年转学部左侍郎。1908年奏定各级学堂毕业生执照,这是我国最早为毕业生颁发的文凭。1909年拟定八年教育计划,这是我国最早制定的国家教育计划,还最早推行了学校文理分科。1918年筹办私立南开大学,设立“严范孙奖学基金”,并捐三万图书给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建立是严修从事教育事业的最高成就,培养出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一大批社会精英,个个风标独立,自成一家。1929年3月,严修在天津病逝。在严修的追悼会上,张伯苓曾满怀深情地追念:“南开之有今日,严先生之力尤多,严公逝世,在个人失一同志,在学校失一导师,应尊严先生为‘校父’。”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严修“不愧为旧世纪一代完人”,哀其逝世“诚为学界之大不幸”。

严修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文人、书法家。也许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与影响,或多或少掩盖了他书法艺术的成就,但他仍不失为一位书法大家,与华世奎、孟广慧、赵元礼共称“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严修一生存世的书法作品多见于信札、手稿、屏对、扇面、匾额中,无论是有意之作还是随意书写,都成了严修的风格,以一手功力深厚的行楷名闻书坛。

“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黄庭坚语)严修的书法艺术背后是丰厚的国学作支撑。他6岁入私塾读书,聪颖好学,博闻强记。8岁通律,9岁作对“有声皆在树,无处不惊秋”,师评曰:“句真惊人”。10岁师从沈季平读“四书”,17岁师从举人张绅经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22岁以李鸿章为师,24岁进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一生治学不辍,几乎无日不读书作文。

严修一生传承中华经典,从事书法研习创作。从7岁师从孙竹泉先生习字,到69岁去世,一生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临池不辍,终日伏案挥毫习书,甚至在远渡日本和欧美深入考察教育期间,闲暇之时也要“写字十余纸”,通常“写屏联至深夜”,与笔墨须臾不离,朝夕相伴,真正做到了“笔成冢,墨成池”“笔秃千管,墨磨万铤”的境界。

在戎马倥偬、社会形势千变万化之时,作为天津教育界的引领者,他虽然日理万机,但仍坚持每天书写。这种无日不挥毫的韧劲以及勤奋治学的精神,不仅需要功力,更需要一种坐观风云起的定性,一种平静的心态,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严修始终抱着一种平常心态对待书法艺术,淡泊自处,甘于寂寞,真可谓儒者风度。据《严修日记》中所载,其书法注重“循环式”练习,积极取众家所长为己用,师造化,融会贯通,蓄积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并与其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相荡,渐渐生发出自己的书风,从《严范孙先生遗墨》《严范孙先生手札》《蟫香馆手札》中可见一斑。严修早年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馆阁体”对他影响很大,但他极力摆脱其窠臼,在探究名碑之精妙的基础上,不以古为我,而是化古为我,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因此,他在谋篇、结体、用笔上更显静穆、稳重,严谨中富有变化,处处内含功力,点画之间蕴含了中和之境、儒雅之概、清真高洁之气,颇具大家风范。

严修书法功力深厚,为当时津门书坛所崇仰,为此许多人依附于门下,求教问艺,其中书法成就卓著的李叔同与袁克文深受严修的影响。严、李两家系世交,虽非同时代人,但李叔同时常去拜见严修,谈书论道,挥毫遣兴,深获讲贯之益,不仅积蓄了李叔同深厚的艺术修养,同时严修对书法艺术的发愤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李叔同。袁克文则自小师从严修,在书法、诗词方面得到他的悉心指导和熏陶,字体雄健多姿,华赡流丽,所作大字楹联作品,更显笔墨淋漓,气势磅礴,成为天津近现代翰墨名流。严修在他们人格的形成与艺事的发展上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书法艺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周恩来曾赞扬严修:“严先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好人。”在严修身上体现出的浩然正气、良知和人性,如同他的书法一样纯厚,心正笔正。(张鸿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