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为何出奇的平静?

安琪儿露露


626年7月2日,首都的长安城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政治变动,被历史记载为“玄武门事件”。玄武门之变是由李世民主导的一场令人震惊的政治变动。这场变动让李世民成功登上太子之位,继承李渊的皇位后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造福广大群众。

玄武门之变的起因是因为李世民忠心辅佐自己的父亲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在帮助父亲的整个过程中李世民创造了丰功伟绩,当时的李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承诺要封李世民为太子,但是大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渊却没有遵守自己对于李世民的承诺而封长子李建为太子。虽然李世民的内心十分不愉快但是还是依旧忠心辅助李渊。

李世民一直从一而终的辅佐李渊,他的政绩众所周知所以他在官员和百姓中的声望和权利不断的扩大,这让太子李建倍感压力,他便心生一计和兄弟李元吉一起对付李世民。他们对李世民一再逼迫,而父亲李渊对此事不重视的态度让李世民对自己的亲人心灰意冷,一场政治变动便悄然而生。

史料记载: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那小伙伴们一定会疑惑,为什么李渊在没有派兵杀李世民呢?而是很平静的对待,其实发生玄武门政变时李渊是万般无奈的,主要有三点原因,让李渊没有派兵杀掉李世民。

第一点:

李渊知道自己违背了对李世民的承诺,李世民在辅佐自己建立大唐的基业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而且他在朝廷乃至百姓的心中都拥有非常大的威望。而且在朝堂之上也有非常好的人脉关系,整个唐朝的能人志士几乎都来自于他的麾下,像长孙无忌、尉迟恭、程咬金等人都在他的麾下。他所掌握的是大唐帝国的功臣集团。他手下所掌管的兵力也十分强悍。

第二点:

在李渊的儿子中,只有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比较优秀,其余都没有治国之法,然而在玄武门事件发生之后,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杀害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李渊派兵将李世民杀了,那么他的儿子中将没有能者能守住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这并不是李渊想看到的。即便他对于李世民的做法很不满意,但是为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他也不能派兵杀掉李世民。

第三点:

李世民既然已经在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逼迫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就代表着他已经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虽然看似十分仓促的政治变动但是久经沙场的李世民一定将一切都安排好了,面对这样的李世民谁都无法阻碍他成为皇帝,他已经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背上弑兄上位的骂名,那他肯定也不会在乎在多一条弑父的骂名。

在李世民辅佐李渊的这些年里,李渊深刻的了解儿子的行事风格,如果他调兵前去杀李世民,那么最好的结果可能是杀掉李世民浇灭这场政治变动,但种好结果的概率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李渊调兵前去杀李世民,只会让这场动乱的局面更加严峻。在加之后来李世民逼迫李渊将自己立为太子就可以看出,当时李渊的处境十分的窘迫,他杀掉李世民的概率基本没有。

综上分析的三点,所以李渊没有派兵去杀掉李世民。这在后来也被证明了是李渊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李世民的的确确是一个好皇帝,大唐帝国在他的带领之下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失落的古迹


李渊的平静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对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应该有所预感,所以当这种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他并不会表现出太多的惊讶,在创立唐朝并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整个家族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李建成坐镇后方保持后方稳定,李世民征战沙场平定天下,但是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他的个人威望也与日俱增,权势急剧上升的过程中,手下的文臣武将人才济济,李建成虽然功莫大焉,但是隐于幕后的总不如李世民更为耀眼,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不可调和。

第二,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李渊此时此刻应该想的是大局已定,他并不慌乱,因为他明白以李世民的才能,足以做一个优秀的皇帝,不会将大唐江山带入歧途,因此他考虑的应该是江山稳固,皇家无亲情,他不会幼稚到因为两个儿子被杀就非要和李世民要一个说法。

第三,此时的李渊明白自己已经被架空,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现如今,他应该想的是怎么安抚李世民,毕竟杨广可是为了皇位直接杀了老爹,同样作为战场杀伐过来的狠角色,他相信如果自己稍有不慎就会重蹈覆辙,走上杨坚的老路,因此此时冷静的李渊应该是在想方设法稳住李世民,给他一个安稳的晚年。




悟非居士


首先,李渊的天下是自己主导打下来的,现在历史写的好像就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李建成也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的功劳并不少,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李建成在兄弟俩的权力斗争中也并不落下风。第二,李世民既然敢博一把,肯定都是事先有过布置的,事变后李渊基本就处于软禁状态了,而且膝下就这么个年长的儿子了,也是一种无赖吧,不可能把李世民给杀了,而且关键是李世民手下的人也不允许,否则这波人也要跟着陪葬了。


浪里个浪1024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深知已左右不了局面了,暴发也是白搭,好好的听从李世民安排还能继续做太上皇,安度晚年。


TT四哥


事已至此,局面已定了,李渊这个时候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和把握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自保了。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离终极目标“皇帝之位”仅一步之遥。历史上杀父弑君的并不是没有,如果李渊这个时候大动干戈,激情之下,李世民做出忤逆不孝之事也不是没有可能,反正已经背上杀死同胞兄弟的骂名了,虱子多了不痒,不怕再来一个。

李渊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一切都顺着李世民,先是立李世民为太子,随后自动退位,当了悠哉的太上皇,得到善终!


向阳花开7290


626年6月,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流血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李世民进宫见了李渊,这两人有一段“超高演技”的表演!

史书中云,“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这句话的意思是,李渊召见李世民,只是的安抚他说,我因为听人谣言,误会了你!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很关键,即:李渊服软了!

李世民听了,反应很激动,即:“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这句话很雷人,关键在于“吮上乳”,意为吸吮李渊的上乳,一边吸一边哭。其实,这是当时一种习俗,“以示为孺子时无间之态”,李世民在卖萌而已!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大问题了,即:李渊为何要服软?大家都知道,李渊是开国皇帝,李世民只是秦王,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要给李世民找麻烦,即便不能改变大局,也肯定让李世民相当头疼!

其实,李渊之所以痛快的服软,而不是率军相抗,有一个关键因素,即:没有真正的亲信!关于这一点,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第一,江山是谁打下来的?坦率的说,主要是李世民、李建成、和李三娘(影视中叫李秀宁),所以武将几乎都掌握在他们手里。更为重要的是,李渊本来有机会收取很多武将之心,但他没做好,比如冤杀了刘文静,不重用李靖等,让大臣们心灰意冷,宁愿跟随李建成、李世民,也不想跟随李渊。

第二,正因为手里不掌握真正的权力,所以李渊玩平衡,即:放任两人争权夺利!结果造成了一个现状,逼的朝中大臣站队,不是跟李世民,就是跟李建成,要么保持中立,唯独没办法跟李渊。原因很简单,李渊如此行为,更让大臣认为:李渊只是一个即将要失去权力的皇帝!

所以,通过这两点,大家可以看到,李渊一直是在玩平衡,但手上属于自己的筹码却非常少!因此,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也无可奈何,或许早就看透了,于是一点也不愤怒,只是淡淡的对李世民说了十个字:“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彻底宣告投降!同月,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8月,李世民登基,李渊成为太上皇!


口水杂谈


秦王李世民开府授官,麾下能节制的文臣武将占半壁,建立显赫功勋!其成就是李唐江山的基础之大半!玄武门之变乃秦王手下策动!至变后,能保老皇帝的唯秦王晋位一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