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數字也瘋狂|4500億元的祕密與許氏配方

數字也瘋狂|4500億元的秘密與許氏配方

微信上,我諄諄告誡董小姐,年報行情季,你得多看看上市公司的年報,至少明星公司要全部翻一遍。

董小姐發來一個不服氣的表情,並說,看年報寫稿已非追求。

我繼續好為人師,解釋說,年報如同年度體檢,上市房企日新月異,我們必須經常更新對一個公司的基礎認知。

人聽不聽,咱管不著。但是,在眾多的年報裡,認真看一遍,確實有助於瞭解每一家地產公司的野心,焦慮,強項,軟肋與伏筆。

今天,我來談談世茂房地產。

說起世茂,相當有緣分。四五年前,董小姐靠著一篇世茂特稿,獲得當年地產媒體圈的黑馬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就此騰飛,邁上地產界的爆料女王康莊大道。

那篇特寫,大致記錄了世茂的2011年—2014年,那也是世茂房地產在歷史上第一次距離地產行業五強最近的時刻。

此後,世茂開始主動調整,在保持規模穩定的同時,對利潤指標進行強化考核,並啟動全方位的內功修煉。

直到去年,世茂攜帶全新的五大產品線,重新發出迴歸主賽道的信號,大家紛紛說,豪門歸來。

昨天,在香港,世茂當家人許世壇讓這個信號變得更加強烈。他說,2020年,世茂的銷售目標是4500億元。而2018年,世茂房地產的銷售目標是1400億元。

距離2020年底,不足1000天,許公子在長槍短炮前,公開喊出這樣的規模增速,是向資本市場拋灑雞血。

在可見的三年內,我們有幸將見到非常多像許公子這樣豪情滿志的競賽選手。賽道上已經擁擠不堪了,視野中很多房企都喊出了各自的千億、3000億口號。

這些願望不管能不能實現,但是,他們的冒險讓房地產的格局與座次確實變得不確定,也讓房地產重新充滿故事性。

我曾對董小姐說,兩年前本來以為房地產已經沒有新聞了,現在看,就像一個電影結束,又換了一個影廳一樣。

現在進入正題。

瀏覽世茂的年度體檢報告後,我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覺:它是一個絕佳的千億成長路徑樣本。

理由有三個。

第一,2014年,世茂曾以700億的規模位列行業第八名,排在華潤置地與融創中國的前面,是迄今行業排名最好、距離千億門檻最近的一次。當時,風頭正勁的是綠地與萬達。那年底,碧桂園也僅僅1250億元。

第二,2017年,世茂以1007.7億元簽約額進入千億俱樂部。回顧過去幾年的增長曲線,業績沒有驟然的跳漲,用股票語言講,沒有跳開的缺口可以回補。

第三,世茂再次站到千億門前,在產品、工程、投資、運營與負債率五大層面上均有改善。此次重回行業肌肉榜單,是有備而至。

這三大理由,令這個千億俱樂部的一年級新生,歸來之際具有很強的底蘊。我們之所以經常擔心很多地產新貴的規模增長不可持續,主要就是擔心它沒有做好該做的熱身準備工作就已經上場比賽,那麼,傷病、傷退與挫折便經常不可避免。

2017年,世茂頻繁出現在地產新聞頭條,除了巴薩合作,世茂與Hello Kitty合作,就是釋放產品線。

我之所以說世茂1007.7億元的年度銷售額含金量比較高,就是因為,2017年世茂首次推出了兩條產品線國風系與璀璨系,藉助於這些產品線,我們可以很清晰地對世茂的銷售數字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拆解。

数字也疯狂|4500亿元的秘密与许氏配方

而不同產品線的項目在總銷售額的貢獻比重,就可以拿來視作一個描摹強指標:世茂究竟是一傢什麼樣風格與定位的房企。

總之,產品線的出現,讓世茂的形象更立體,讓財務數字更精細,也讓世茂的未來更有想象空間。

昨天,世茂在香港業績會上表示,今年將推出兩條最高端的產品線:天譽系與龍胤系。

預計,我們很快就能看到落地代表作。而TOP產品線的亮相,按照經驗,通常具有三個非常直接的殺傷力:

1,強化世茂在高端物業市場上的存在感,對未來的銷售均價提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利好。

2,TOP系通常會賦能給一個公司,逐級降維作戰,增加其在不同城市樓市的競賽能力。這個觀點一勺言多次表達過,而且在很多房企中得到了印證。

3,產品線的出現,還對土地的獲取有幫助。它讓你的投資拓展更有目的性,相當於安裝了一個自動瞄準系統。如果拿地能夠很理性,我們沒有理由擔心這家房企的未來。

我還看到了一張曲線圖,很有意思。

数字也疯狂|4500亿元的秘密与许氏配方

什麼意思呢?

2017年世茂的1007.7億,是在產品線只發揮了五成功力的情況下實現的。隨著今年產品線覆蓋率提升到78%,世茂今年的業績將更有支撐點。

在世茂的年報業績會上,許世壇也披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我是如何激勵我的將軍與士兵的?

世茂全國分為九個戰區,南京,華南、蘇滬、浙江、華中、福建、西部、華北與山東。

2017年,表現最好的是福建區域,貢獻了251億元的銷售額,不僅在世茂內部是頭名,在福建省也是行業頭名,成功捍衛了主場地位。

福建區域得到的最好獎賞就是,被總部授權拿更多的土地,去年拿了20塊地,超過了歷年總和。

在業績會上,福建區首呂翼被邀請來現身說法。

世茂的總部,用四張表格來考核地方。這四張表格分別是:資產信息表,盈利預測表,運營現金流表,以及,供貨跟蹤表。除此之外,充分授權給地方,地方自負盈虧,獨立核算。

集團劃定一條利潤的分成紅線,超過標準就是超額利潤,大家來分成。基礎獎金是分享利潤的3%,超額利潤是5%,管理費則是10%。

根據這套遊戲設定,2017年福建區域拿到了數量不可描述的獎金。土地機會與直接獎金,兼顧未來與當下,許世壇治下的世茂,恩威並施,獎懲毫不含糊。

許世壇對於這套激勵機制也相當自許。

他說,大家都曾以為跟投是無敵的,但是事實上跟投在世茂的效果並不顯著,並沒有令公司的業績明顯提升。而我們新推的這套「超額利潤」激勵,可以秒殺跟投。

跟投制的最大牌信徒是碧桂園,後者把它運用到極致,配上天時地利,結果發生終極化學反應,短短數年之內,便製造了中國地產界帶頭大哥易位的壯觀局面。跟投也因此成為行業新貴們衝刺豪門的標準動作,沒有跟投,你幾乎不能說自己是一個有夢想的開發商。

如今,75後掌門人許世壇祭出了碧桂園成名絕技之外的第二條道路,希望給自己剛剛喊出的「2020年4500億元」計劃增添一些新的砝碼。

一個雄心壯志的老闆,加上,一個更大野心的平臺,這套超額利潤激勵機制便具有了更大的試驗性。

這樣的激勵方案受益者是全行業的參與者,我們沒有理由不祝福它成功。

土地是原料,產品系是生產線,激勵與權力下放是生產環境。現在,許公子緩緩走向控制檯,伸手按下了紅色啟動鍵。

未來波瀾壯闊的商業故事,開始讀秒。

但是,等一等,讓我們大膽地猜測一下吧:也許還有另一個世茂大懸念還在等待著我們。

當土地,資金,生產關係已經配置到位,唯獨還缺什麼呢?

是的,你沒有猜錯。答案是,一大批明星職業經理人的登陸。

一個4500億元的世茂,可以盛放下多少地產英才的盛世地產夢呢?

前文閱讀提示:

一勺言 | 履職萬科董事長九個月後,鬱亮定了20個規矩

數字也瘋狂 | 被恆大財報改變的三個地產傳統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