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时候打仗包围时为什么只围三面?

秦野雁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

古代战争基本分为攻城战和野战为主。

野战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消灭敌人。所以一般两军在旷野摆开阵式,相互攻打的时候一般是不留后手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但是攻城时就不一样了。攻城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打下这座城。我的目的是打城。但是如果里面的守军死守那我军岂不是要损失更多的士兵?所以一般围城时都只围三面。给守军留个退路。如果围死了,守军无处可逃,就只能拼命。如果网开一面。那么守军就知道自己还有活路,一般不会死拼。实在守不住了也能撤退。攻城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但是也不要以为围三面那些守军就一定会有活路。

古代有的将领一般会在缺的那一面后方撒出大量游骑。当守军溃逃的时候那些游骑就会出动。追上射杀或者俘虏敌军。


或者直接就是攻城是假,灭敌是真。留一面让你逃。然后在留的那一面后方埋伏下大量军队。等攻城军队把敌人赶出坚城后,埋伏的军队就会出动,尽数歼敌。不过这种场景只会在攻城方兵力优势不大。守城方主将又是个草包的情况下出现。


守仁读仁


这个并不绝对!野战的时候,最多只能围三面,攻城战的时候则基本上是完全包围的!因为战场瞬移万变,你在动敌人也在动!没有人会让你随心所欲的布阵并包围他的!

古代打仗一般是两军对垒,各自沿着中间线正面铺开。而布阵的时候又分为主阵跟两翼!一般来说,主阵跟敌人主阵厮杀,两翼跟两翼正面厮杀!只有自己的两翼率先解决掉对手的两翼之后,才能往前推进,占领地方两翼,然后与己方主阵一起进攻敌方主阵!所以,才会经常有,两翼虚一边实一边,虚的这边挡住不被攻破就行,把兵力叠加到另外一个翼上面!这样方便自己率先攻破敌方侧翼阵地!可配合主阵进攻!一般来说,把敌方两翼占领以后,敌方就会后撤,不会给人三面夹击的机会!所以,也就没有四面包围的机会!除非,游骑断尾,用骑兵从远处偷偷绕开,然后突然出现,切断退逃之路。

而攻城战的话,一般都是被团团包围,其实也不算是团团包围,而是分别有四支部队堵住四个城门出口!一般情况下,攻城战很难打,基本上是攻不下来的!只能靠包围,切断其粮草水源,没其他招数!


优己


“围三阙一”是典型的中国兵法,与《孙子兵法军章篇》中的围师必阙是一个意思 ,即包围敌人的时候要虚留一个缺口,以免敌人认为没有生路时困兽犹斗,同时在一阙中埋下伏兵,在敌人撤退时再予重创或全歼。

这已经不是古代战争的专利,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就用这个计谋打垮了赣军“两只羊”。


度度狼gg


首先,所谓杀敌三千,自伤八百,全面包围只能让敌人鱼死网破,拼命到底。有经验的指挥官追求的是胜仗,而不是自身伤亡。其次,败军如山倒,毫无斗志,追击溃败军队,在运动中歼敌效果更好。最后,留一面给敌军突围,天才晓得哪一面是不是胜方故意留下的另一个埋伏圈套。


终南冠


《孙子兵法》的谋攻篇就写得很清楚。

不战屈人之兵是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全为上,破为次。

完整和尽量少损失是上策;不惜代价,拼损耗为下策。

所以包围就说明已方拥有优势,但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挥霍这个优势,毕竟损耗会使得优势逐渐消失,甚至是瞬间消失和改变。

永远要留一手和保存实力是底线。

围三缺一正是实行最佳上策的手段,如果悉数堵死,敌人就只能做困兽之斗,除非压倒性的优势,否则只能拼死一战了。

拼死一战,不管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最终的结果都是非常惨重的。

况且留出一面空挡就是为了削弱敌人的抵抗意志,让他们看到一线生机,不至于玩命。

还有就是往往这个空挡是故意留出来的,埋伏、陷阱等等都可以部署,在对手逃亡的过程中实行歼灭手段。

当然也不是死板照做,虚虚实实部署才是正解。


鸿哥iouyh福小铺


打仗就是为了消灭敌人,岂有留给他们生路的道理?包围敌人后再留下一个缺口,是为了让敌人认为还有退路,从而丧失拼死抵抗的决心。

兵法云:置之绝地而后生。绝地可使人爆发出拼死一搏的强烈求生欲望和潜能。有时,兵书读多了,就会产生兵书万能论的僵化思想,反面教训古已有之。

三国时马谡街亭战役,使自己置于绝地,最后被司马懿团团围住,马谡的人头竟被诸葛亮取去,为何?就是由于马谡的兵书读多了,脑袋僵化了。

所以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要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切莫教条照搬兵法,否则贻害无穷。

在数倍于敌人时,可以围起来不留缺口,但前提是,缴枪不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