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祕聞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對於每個剛進幣圈的小白來說,當他們看到市場上那黑壓壓一片的項目時,幾乎每個人都是一臉呆滯,目光茫然——這都是啥啊?該買哪個啊?每當這個時候,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業內人士”,就成為了他們的精神依靠,而在眾多的“業內人士”中,那些把諸多項目的各項指標打理得整齊有序的評級機構,無疑最吸引他們的目光,讓他們感覺“正規”。不過就社長所見,那些入行沒多久,就按照評級機構所給出的結果,大筆買入排名靠前的那些項目的朋友,後果一般都非常悲催——這些項目要麼橫盤,要麼下跌,即便有上漲的,也很難漲出特別驚豔的走勢。

為什麼會這樣?評級難道不應該是我們投資的指南針嗎?在今天的推送中,社長就給大家揭秘一下“區塊鏈項目評級”,以及它對我們普通投資者的參考意義。

圖:很多小白在看到密密麻麻的項目時,都會產生一股恐懼感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中心化評級:逃不離的詛咒宿命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需要說一下:你在市面上見到的絕大部分評級,儘管看上去光鮮豔麗、整齊有序,看他們實際上都是不夠準確的。而這種不準確,主要來自於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

首先一方面,從主觀上講,區塊鏈行業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就決定了身處其中的評級機構不太可能給出一個特別準確的評判,這不是一家的事情,而是一個行業的事情。那種披著評級外衣的軟文或者黑稿姑且不論,除此之外,您覺得評級機構就不會瞻前顧後嗎?不可能的。就算你沒有拿項目方給的、針對這篇文章的錢,那你背後的股權基金投了你,算不算另一種意義上的“拿錢”?想必大家心裡都有數。

讓我們來模擬一個場景:假設你在評測某個垃圾項目的時候,發現這個項目的背後竟然是你的股東、或是另外一個權勢通天的大佬!需要指出,這樣的事情,在幣圈出現的幾率是非常大的,畢竟這個圈子本就很小,而那些頭部的基金又特別沉迷於“海投”,所以只要是做評測,那就非常可能會遇到上面的情況。

這就有意思了。請問此時你怎麼測?實話實說,一黑到底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得是多沒接觸過社會的人,才會讓你如此不食人間煙火的去貫徹心中的“正義”啊,反正到時候機構撤資、捱餓的又不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你再不濟多少也得給點面子。必要的時候,還得把這篇評級報告交給股東和項目方過目,讓他們先打分,然後你照著這個分數去寫報告圓邏輯,活脫脫成了一個命題作文。顯然,這樣的所謂“報告”,幾乎就沒啥參考價值。你如果按照上面給出的投資建議去買賣幣種,那恭喜你,你非得虧到哭不可。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另一方面,從客觀因素上講,即便你這個評級機構鐵骨錚錚地不屑任何幣圈勢力,但對不起,你寫出來的報告,實際上也是不準確的。為啥?因為區塊鏈這項技術的跨界特性。

我們都知道,區塊鏈(尤其是公有鏈)實際上是一項Fin-tech,它的前端界面(token)有著很強的金融屬性,後端架構(區塊鏈)則是實實在在的計算機科技,而能掌握這兩門技能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了,結果現在我們又要用區塊鏈去賦能實體經濟、同時引入社群組織,這一下又牽扯到了“產業經濟”和“社會組織”這兩門學科,請問能夠跨界四門學科的人或者團隊,全社會又有幾個?我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

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分析師不想給你寫,實在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知識邊界,超出邊界的部分,分析師的認知水平其實跟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相差不多,或許你會說了:那你團隊裡招四位精通不同領域的專家就OK了啊!哪有那麼簡單。姑且不說同時招到四位大牛的難度有多高,即便是你手底下有,讓他們相互磨合也是很困難的。

舉個例子:在我們討論某某行業使用區塊鏈的必要性時,這就要求分析師一定要既懂區塊鏈又懂行業,啥?你說讓幾位專家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告訴大家,白搭。要那麼容易的話,高盛/大小摩跟GAFA一聯手,早就對比特幣達成共識了,哪還輪得到現在這批幣圈大佬拋頭露面?要知道:跨界之所以難,就因為其精髓在於,你需要將掌控的多門技能融會貫通,類似於各項技能的相乘之積、而非簡單的相加之和,而要做到這一點,簡單地把幾個專家趕到一起,是沒什麼太大效果的。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出,中心化的區塊鏈項目評測,會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就開始設想:既然如此,那麼我若是採取“去中心化”的評級,讓分佈式的社區代替單獨的團隊來做這件事情,是不是就靠譜得多了呢?

去中心化評級,自由的烏托邦?

好,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究竟什麼才是“去中心化評級”。嚴格來講,它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根據一部分踐行者的經驗來看,它有以下兩種表現形式:

第一,讓每位成員給這個項目都評測一個分數,然後把這些分數綜合一下,一般來說是取個平均數,或者名望高的人權重高點之類的。

第二,將區塊鏈項目的評測標準分為幾大塊,例如行業部分、團隊部分、項目進展部分,由對每個領域比較擅長的社區成員來完成這件事,比如說在社區內部設置各個小組,A小組負責給行業部分打分,B小組負責挖團隊從業背景、C小組負責跟蹤項目動態等。

很顯然,跟中心化的區塊鏈項目評測相比,分佈式的社區評測在主觀上不容易受到利益相關方的影響,而在客觀上又實現了相對高效的分工,看似已經是比較完美了,對不對?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然而,很少有人想到,“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項目評測,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陷——權責不對等。

相信大家已經看出來了:“去中心化”項目評測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群體決策”的過程。但是,在社會活動中,“群體決策”有一條最讓人頭疼的定律:法不責眾。你要抓幾個典型,可以,但要是開集體AOE,那純屬自尋死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扁平化、匿名的社群如果決策失誤,社群中的成員幾乎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而這正是這種評測模式的死穴之處。

相信很多讀者都知道,作為成年人,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得承擔相應的責任,才能享受相應的權利。拿我自己做例子,當一個投資者問我某某項目能不能投的時候,我如果給了投資者建議,那就要對這個結果負責。如果賺了還好說,如果是賠了,甚至歸零呢?那傷害的是自己的行業名聲。所以對我而言,如果不把這個項目研究到比較有把握,基本不敢給出什麼比較確定性的建議。然而,如果你要把我扔到一個完全匿名的場景下,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還能繃得住,時間一長,馬上找回自我,原形畢露——也就是嘴上把不住關,開始比較隨意的發表言論了,因為我知道我不用為此擔責。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單位,尤其是大的政商機構,都堅持“群體不做決策”的重要原因。因為如果決策出了問題,你根本沒處找負責人去。

具體到區塊鏈評測領域,這種“權責不對等”的弊病,實際上就更加明顯。筆者以一些“去中心化”的社區評測為例,給大家列一下其中存在的兩點缺陷:

一是評分跨度極大。一個滿分10分的項目,社區給打的分從1到9都有。我們要知道,區塊鏈項目的這種評測,可不是主觀性特別強的大眾點評,而是比較縝密的金融評級,能出現這麼大的兩極對比,說明這個社群肯定是有問題:首先在主觀上特別隨性,其次客觀上根本不懂行。畢竟,任何一個項目也不可能什麼都好,也不可能哪方面都差,就好像你基本上找不到高考總分打100分,也很少有超過700分的,大部分都是在300~600分之間。

二是評分標準讓人無語,這一部分我就不多說了,現原文轉載幾條社區成員評分的標準,大家感受一下——

“想法很好,但是TPS只有每秒2W,就顯得不夠吸引人,畢竟現在很多公鏈比如夸克都百萬TPS。”

“目前尚未發佈testnet版本。又是騙錢項目!”

“外國人的認知水平和態度遠遠沒有中國團隊好。”

“團隊小姐姐顏值高,好評!”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不誇張地說,這種權責不對等語境下的隨性表現,決定了那種大眾化、匿名化的社區,就不可能成為區塊鏈項目評測的中堅力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想要用去中心化的社區,來替代中心化的企業進行區塊鏈項目的打分評級,實際上只有一個選項:那就是在上述兩種極端方案之間尋求中庸之道。換言之,就是在行業內挑選一些主觀上能夠為自己名聲負責、客觀上具有一定評測水平的業內人士,由他們組成議會式的圓桌組織,來對區塊鏈項目進行評級,畢竟,互聯網所起到的最大作用,本來就應該是讓那些有才華的人擺脫其他因素的干擾,憑藉自己的能力脫穎而出。至於在這個圓桌組建的過程中,如何平衡中心化和分佈式組織的利弊,這屬於一個世界性難題,大概只有在起步之後才能逐漸探索出來,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區塊鏈項目的打分評級行業,除了這條途徑之外,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評級評級,我們究竟是在給誰評?

好,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大致瞭解了一個靠譜的區塊鏈評級機構的誕生過程,假設——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優秀的社區團隊,那是不是就可以給投資者們提供靠譜的投資評級報告,從而讓韭菜們在市場中戰無不勝,實現財富自由了?

真不好意思,並不是。

先說一點,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分佈式社區評級”,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新事物,它實際上老早就存在了——這就是我們的各種生活類APP。比如說美團、滴滴、愛彼迎等。那麼,當我們在評分的時候,我們究竟是在評價什麼呢?毫無疑問,當我們在美團上打分時,我們評測的是美食的體驗;當我們在滴滴上打分時,我們評測的是司機的服務態度;當我們在愛彼迎上打分時,我們評測的是住宿條件與環境,而當我們給區塊鏈項目打分時,我們評測的是……項目風險。

圖:分佈式的“項目”評測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早已有之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各位朋友,大家有沒有感覺畫風有點不對?沒錯,對我們而言,美食體驗、服務態度、住宿條件,都是我們在使用美團、滴滴、愛彼迎所最在乎的一個指標,而我們投資區塊鏈項目的時候,看到的卻是項目風險?你開玩笑,如果為了規避風險,那我全換成現金存在銀行裡是最保險的,何苦要跑到區塊鏈這種騙子滿地走的市場冒險?畢竟,對於99%的投資者來說,他進入區塊鏈行業最大的目標:永遠是為了確保資產增值保值,甚至一夜暴富別墅靠海,因此他們最感興趣的指標,就是這個項目會漲幾倍,而你現在給人家呈現的目標,卻是一個人家不感興趣的風控指標。

這種產品供需的錯位,實際上體現了現在區塊鏈評級行業非常尷尬的一點:那就是評級機構所提供的服務,根本就無法滿足C端用戶的需求。換句話說,它對於投資者來說,無法構成最佳的參考建議,甚至可能連中等水平都算不上。

為什麼這麼講?舉個例子:時間倒轉回一年前,如果讓現在的這些評級機構給市場上所有的區塊鏈項目打分,會是什麼樣?不用說,比特幣、以太坊肯定將會位列質量最好的一批項目之中,直到現在,寶二爺、趙長鵬這種行業名人對比特幣都是情有獨鍾。然而,這兩個主流幣給我們提交了怎麼樣的答卷呢?答案是:比特幣上漲了35%,以太坊下跌了14%,如果考慮到2017年底經歷的大牛市,這樣的成績,能夠讓人滿意嗎?哪個數字貨幣的投資者,進場是為了這點收益的?要知道,一度被認為極度不靠譜的波場,現在也有10倍收益,如果你去年此時100萬元進場比特幣,隔壁老王100萬入局波場,那現在的話,你只能攥著135萬,看著隔壁老王拿著1000萬滿世界笑哈哈,這上哪說理去?

事實上,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案例並不是特例,大家有空可以去翻翻那些被稱為“主流幣”的項目,比如NEO、QTUM、BCH過去一年的表現就會發現,那真是一個賽一個悲催。當然了,專業人士肯定會說:比特幣多麼多麼靠譜,以太坊多麼多麼努力,你們小散根本不懂BLABLA的……很好,這樣的言論,無意之間暴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數字貨幣的評級報告,很可能就不是給C端的投資者看的,也不是給B端的投資機構看的(畢竟token fund也要回報率),那是給誰?答案是:很可能是給那些對這些項目有剛需的專業人士看的,比如說,想要在某某公鏈上開發DAPP的程序員等,因為只有他們,才能更加認同這些評級的內容,比如說比特幣的強壯主鏈、以及以太坊的優良性能等。至於那些新生的百倍千倍幣,他們是肯定看不上,為啥?連個demo都沒有,根本沒法用,上哪去給你好評?

至此,真相大白。數字貨幣評級所針對的讀者群體已經昭然若揭。這些所謂的“評級”,實際上只反映了項目的商業屬性,而沒有反映其金融屬性,它所面向的群體,更多的也是這個項目的剛需群體,比如直接用戶和合作夥伴等,而對於投資者來說意義相當有限,所以,對於那些今天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來說,恭喜你們,你們從此對市場上那些項目評級有了一個更加客觀的認識,而不是在盲信與無腦黑之間搖擺不定,然而與此同時,社長也要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那就是真正值得追隨的項目評測,比你們上面看到的那些評測要複雜得多,除了那種傳統的、針對項目商業屬性的評級之外,它還需要根據項目現有的市值,和它未來可能的市值,來預測這個項目將會是漲還是跌,由此反映出這個項目的金融屬性。最終將這個項目的商業屬性和金融屬性綜合考慮,才能判斷出某一項目是否值得入手。

圖:我們所看到的各種評級,只不過是對這個項目商業屬性的評測,至於它的金融屬性(比如盤子是否太大),目前並不為主流機構重視

盡信不如不信?你在公開渠道永遠瞭解不到的“區塊鏈評級”秘聞

毫無疑問,這個過程聽上去無比繁冗,然而數字貨幣本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地方,大多數財富的獲取,都是建立在超於常人的認知和勇氣之上的,至於那些“XXX躺著就賺錢”的說法,笑笑就可以了,畢竟,你只看到了人家躺著的時候,至於他站著的時候做了些什麼,又有誰曾關注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