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豬油們冤枉啊!

豬油們冤枉啊!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人們的生活富裕了,食物豐富了,諸如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一些癌症等等“富貴病”也如影隨形,隨之而來。於是,人們便把罪過都歸於動物脂肪,認為食用豬油、牛油、雞鴨油及其產成品對人的身體有害無益,一些所謂專家也推波助瀾,一邊抨擊動物油,一邊大談植物油對人體的益處,說一些諸如動物油裡有什麼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等等的話,雲山霧罩的,反正也沒幾個人去驗證證偽。雖然也有專家說過一些動物油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的話,但是這聲音很快就被淹沒了。我非專家,不能對食用油置喙,但有一點我明白,沒有誰會把豬油當水喝,把羊油當餅乾吃,油就是油,無論動植物,都是輔食,適可而止。家畜家禽何辜?人們吃飽了不活動,腦滿腸肥又怨誰?收支不平衡,只能說是自作自受。

其實,許多美食離開了動物油還真不成,動物油脂具有植物油所不具備的特有香氣。蔡瀾先生有一篇《豬油萬歲論》,熱情地謳歌了豬油。他充滿感情地說“對於豬油的熱愛,和許多老一輩的人一樣,來自小時候吃的那碗豬油撈飯,在窮困的年代中,那碗東西是我們的山珍海味”他還有一篇文章叫做《死前必食》,“穀類之中,白米最佳,一碗豬油撈飯,吃了感激流淚。”今年,蔡先生已經七十有七,這個年齡在古代叫做“喜壽”,老先生依舊灑脫地出沒在各種美食時空裡,對包括豬油在內的各種食物來者不拒,我們期許他何止於米,相期以茶。

豬油們冤枉啊!

豬油拌飯

豬油撈飯或者豬油拌飯,更多地流行於南方各地。前幾年,我曾經在臺灣的鹿港小鎮一家掛著“古早味道”招牌的小店吃過一餐豬油拌飯,其味豐腴,今有餘香。先盛上一碗剛出鍋的的白米飯,之後在米飯上澆一勺混有蔥花和紅辣椒的店家自制醬油,最後放上一塊方方正正的的凝豬油,看著豬油在米飯的熱氣燻蒸下慢慢融化滲入米飯裡,這個過程就很誘人。用調羹攪合幾下,撲鼻香!我一連吃了三碗,同行的《京郊日報》總編輯馮君,更加不堪,比我還多吃了一碗。我們真的是捧著肚子出的店門。回至京城,又自己做過幾次,依舊是那般香甜適口。

老北京的許多食物同樣離不開動物油。舊時館子裡炒菜多用豬油,許多廚師在出菜的當口,還要澆上一勺明油,這個油也往往是大油,即豬油,大油能夠提香增色,即使今日,猶有遺風。

油炒麵是老北京小吃,也是一種快餐食品,它用食用油和麵粉炒制而成,加工方法很簡單,但是卻耗時耗力,其加工方法一是用香油炒麵,另一種是牛油炒制。前者的香油味很濃,很多人不喜歡。後者則味道醇厚,老幼咸宜。先將麵粉放在鍋裡小火翻炒,需要不停翻動,防止麵粉炒糊。待麵粉炒至變色後晾涼,之後鍋內放牛油,最好是牛骨髓油,放入麵粉繼續翻炒,其間,要幾次盛出放在面板上將加入油料後形成的麵疙瘩擀碎,繼續翻炒、擀碎,直至一鍋炒麵沒有疙瘩、顏色變為黃褐色為止。先父也是一名資深吃貨,我小的時候見怹炒過幾次,至今難忘。吃的時候加入乾果、青紅絲和白糖,絕對至味,早餐來上一碗,對老人和孩子來說,都是很好的食物。如果把牛油換成植物油,就遜色許多。現而今,各種食品琳琅滿目,油炒麵已經成為小眾,我偶爾買過一兩次,那味道遠不及當初。一些老人可能還會記得它,大多數年輕人是不會吃的。

豬油們冤枉啊!

京八件

老北京糕點裡的代表作“京八件”裡的起酥,過去多用豬油,如果使用了精煉過的陳年豬油,那點心除了更加香氣撲鼻,還能夠久放不壞,擱上半年,也沒有哈喇味兒。而今,許多所謂“京八件”以及其他傳統糕點,都改用植物油起酥、和麵、拌餡兒,風味大失,令人扼腕。

涮羊肉是北京傳統名吃。我吃涮肉時必點一盤綿羊尾巴,這是什麼?就是純粹的綿羊肥油,細膩豐滑,口感精潤,不亞於上腦、三叉。而且此物應當先下涮鍋,可以肥湯。即使吃烤羊肉串,我一樣找肥瘦相間的下手。同樣的道理,紅燒肉假如都是用精瘦肉,那是沒法吃的,吃的就是那油汪汪的感覺。

全聚德烤鴨店使用掛爐烤鴨,過去在烤鴨時,會在鴨爐的爐膛下方放一個長方形的鐵質承油盤,把烤鴨時滴下的鴨油接住,每天不知道要烤多少隻鴨子,自然,那滴下來的鴨油也很多。店裡把鴨油澄清以後,過一段時間就當做福利分給員工,偶爾還會在店門口出售。鴨油在常溫下呈現出紅褐色,溫度一低則凝如煉乳,那鴨油混合著烤鴨時果木的香味、鴨身上調料的味道,是其他油料所無法媲美與替代的。拿這個鴨油烙餅,香酥無比。今天,烤鴨滴下來的鴨油被視同地溝油,真可惜!前不久,在南京吃到了鴨油做的燒餅,味道真好。

雞油也是傳統美食裡的恩物,熬一鍋雞湯,表面上一定要漂浮著黃澄澄一層雞油,那湯味道才會鮮味十足,大補羸弱。今天同樣則芳蹤難覓。

豬油們冤枉啊!

油渣

我家的冰箱裡永遠有一罐兒自己煉製的豬油待命,煉油的油渣兒是烙餅的最佳搭檔,切點蔥花兒,切碎油渣兒,撒點鹽花兒,烙幾張油渣餅,熬一鍋棒碴粥,配一碟自己醃的鹹菜,甭提多美了。

行文至此,想起一則軼聞,武俠小說大家古龍過世以後,蔡瀾、倪匡、黃霑等生前好友攜十幾瓶美酒去古龍的墓地祭奠他。哥幾個在墓碑前喝得酩酊大醉。那個灑脫,頗具魏晉遺風,真以為是竹林七賢再世呢。人的一生,不過區區三萬余天,你就是嚴格恪守養生之道,也不能永生,為何不率性一些,想吃什麼吃什麼呢?包括動物油脂在內,適度就好。管住嘴不等於別張嘴,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